高中生只需学习4门必修科目。

August 6, 2015 15:49

根据最新修订的普通教育大纲,初中生将由目前的13门必修科目调整为7-8门,高中生将仅学习4门必修科目。

教育培训部刚刚调整完成了最新的普通教育大纲草案,草案规定,学生必须修读的科目将从目前的13门减少到初中只有7-8门,高中只有4门。

Học sinh của một số trường THCS, THPT trên địa bàn tỉnh Lâm Đồng tham gia lớp học thực tế giữa rừng xanh. Theo dự thảo chương trình phổ thông mới, Bộ GD-ĐT rất chú trọng đến các hoạt động sáng tạo, trải nghiệm của học sinh - Ảnh: Phan Thành
林同省部分中学和高中的学生在绿树成荫的森林中参加实践课。根据新一轮普通教育计划草案,教育培训部高度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和体验。——图片:Phan Thanh

根据草案,将根据传统学科内容、性质和教育意义的变化,整合出新的学科,或重新命名。

根据普通教育计划的内容和要求,学校可以灵活制定或申请制定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教学计划。这也适用于未来将使用的多种教科书——即主要教材。

课程内容可选性越来越强

教育培训部副部长阮永贤在接受《青年报》采访时表示:“普通教育课程的科目体系旨在确保教育内容均衡,适合各年级和各班级,上下级衔接,低年级融合性强,高年级逐步分化。该课程体系也经过调整,与世界许多国家兼容。”

根据上述草案的设计,教育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八个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伦理-公民教育、体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信息技术。

每个领域都会有核心科目,并根据班级和水平进行调整。例如,1、2、3年级的科学教育领域将设置“我们身边的生活”科目,4、5年级将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科目,分别对应社会科学(融合历史、地理等传统学科内容)和自然科学(融合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学科内容)两个学科。

如果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中学)将许多传统学科融入新学科,那么在高中阶段,则回归一些传统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同时融入许多具有较高职业导向的新学习课题。

与以往多份征求意见稿相比,新点在于,在三个层次的教育中,学科体系均分为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在选修科目群中,也包含多种类型:学生可以选修也可以不选的选修科目;学生必须在科目群中选择一门或几门科目的科目;学生可以在某一科目中选择的内容……这种选修内容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多。

中学阶段,学生将不再像现在这样学习13门科目,而是大幅减少必修科目数量,初中仅为7-8门,高中仅为4门。文学、数学、祖国公民身份和外语1(由学校选择)是高中生的四门必修科目。此外,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内容的科目或科目组。

阮永贤副部长表示:“所有高中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更改选修科目和学习主题。但是,学生必须按照课程规定完成最低数量的科目和学习主题。课程将留出一定的时间,为学生进行此类更改创造条件。”

强调创造性体验

以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为导向,教育培训部在学科建设定位上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学生的体验活动,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建设合适的学科建设方案。

例如,在文学科目中,教学方法以活动学习为主要原则,鼓励和创造学生读、写、说、听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和运用越南语的能力;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限制机械记忆……

此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新增的一点是创意体验活动和科学技术研究,其中创意体验活动面向1年级至12年级的学生。

这是运用知识、技能和个人经验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方式,从而形成一般和特定能力(组织活动、管理生活、定位、选择职业……),促进每个人自身的才能。

每个科目都强调创造性体验,并将其设计成单独的活动,以综合运用许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采用适合不同目标的多种组织形式和操作方法。

“如果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创意体验活动注重培养品质、个性、习惯和生活技能,那么在职业导向阶段,创意体验活动则更多地关注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要求,学生有机会体验不同的职业,形式丰富多彩”,副部长Hien解释说。

通识教育计划还规定了科学技术研究和专业课程的实施。这也是一种体验形式,让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来创造实际产品,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和问题,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专题学习、学习项目学习、科研学习等形式组织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学、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习惯于讨论、辩论,懂得表达和说服。

阮永贤副部长表示,综合普通教育计划的亮点和本学科计划的方向均来自现行普通教育计划下的教育科学研究、总结实践和在学校开展实验。

其中包括:开展综合学科教学;组织科技竞赛、跨学科知识应用竞赛;落实学校教育计划自主权,主动为师生设计教学项目;创新学生评价方式;创新课堂组织管理方式,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为方向(在中小学推行的新学校模式)……

特邀客座讲师

选修课教学的组织要根据学生需求和各学校实际情况,允许学校聘请客座教师或派学生到邻近学校、小组/班级学习,以增强满足学生需求的能力。

阮永贤副部长表示,为确保该计划的稳定性和发展性,该计划正式发布后,在实施过程中仍将广泛听取管理人员、教师、学校、教育管理机构以及相关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教育培训部每年都会组织评估,研究调整方案,并指导实施。

自2018年起滚动实施

Năm học 2018 - 2019: triển khai chương trình sách giáo khoa mới ở lớp 1, lớp 6, lớp 10.

Năm học 2019 - 2020: triển khai ở lớp 2, lớp 7, lớp 11.

Năm học 2020 - 2021: triển khai ở lớp 3, lớp 8, lớp 12.

Năm học 2021 - 2022: triển khai ở lớp 4, lớp 9.

Năm học 2022 - 2023: triển khai ở lớp 5.

Trước đây, trong lịch sử giáo dục Việt Nam từng trải qua nhiều lần cải cách, đổi mới chương trình - sách giáo khoa phổ thông:

Cuộc cải cách giáo dục năm 1950.

Cuộc cải cách năm 1956.

Năm 1981, chương trình cải cách giáo dục đánh dấu việc thống nhất hệ thống giáo dục phổ thông trên cả nước với việc chỉ có một chương trình - sách giáo khoa.

Chương trình phân ban thí điểm ở bậc THPT lần thứ nhất vào năm học 1989 - 1992, lần thứ hai vào năm học 1993 - 1994.

2000-2001年,教育培训部门进行了普教方案和教材改革,2002年该方案和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并持续至今。

*理学硕士 Ha Huu Thach(胡志明市第二郡 Giong Ong To 高中校长):学生可以轻松地掌握未来职业生涯所需的知识。

普通教育方案草案中规定,高中必修科目从目前的13门减少到4门,初中则减少到7-8门。我认为这是教育培训部的一个重大变革,是教育和培训部的显著进步。因为大家都明白,减少必修科目将有助于减轻高中生的学习负担。

Ông Hà Hữu Thạch - Ảnh: HOÀNG HƯƠNG
哈友石先生

保留高中四门必修科目,即文学、数学、公民和外语1,也相当契合全国中考的定位。学生也可以轻松识别和选修科目,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服务。

然而,我仍然怀疑“祖国公民”这门课程是否真的属于一门伦理学——公民教育课程。我的观点是,这门课程需要融入历史知识,才能满足当前融合时期的教育要求。

* 阮光明先生(胡志明市阮公支高中教师):减少学术和理论,增加应用和实践

我对草案中提出的“高中只设4门必修科目”的内容感到担忧。乍一看,减少科目数量似乎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实际上,负担过重是因为现行教育体系过于学术化、理论性过强、知识量过大。如果真想减轻学习负担,就需要减少理论性内容,增加应用和实践环节……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会发现这门学科在生活中非常有用。这样,他们就能学得更轻松、更舒适、更愉快。

 Ông Nguyễn Quang Minh
阮光明先生

如果高中阶段只规定四门必修科目,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内容不均衡,有些科目虽然生活中很有必要,却永远学不会。比如历史和地理,虽然很有必要,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草案没有把它们列入必修科目,或者把它们并入四门必修科目?试问,一个工程师或医生,如果不懂国家历史,不懂地区地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 丁光宝教授(河内国立师范大学前校长):师范学校必须采取行动。

为了有效实施新的通识教育方案,从方案制定之初就必须考虑教师培训创新的问题。新的通识教育方案的创新点之一是融合教学(跨学科和学科内),而此前教师的培训仅限于单一学科。因此,师范院校必须紧跟步伐,创新培训方式,提供新的师资来源以满足这一需求。

 Ông Đinh Quang Báo
丁光宝先生

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习者的能力和素质,意味着教师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基础,接受更多方法、教学技能的培训,了解教育心理学……这些都是师范院校必须关注的问题,以便能够承担起培训和教育教师的职责,满足新通识教育计划的人力资源需求。

* 黎玉叶先生(胡志明市教育培训部初等教育处前处长):现代性与民族认同

综合通识教育项目是具有现代性和民族认同感的项目。例如,现行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素质和能力,强调“以家庭、宗族、祖国以及学习和生活中必要的习惯为主要取向”。

各级教育培养的素质和能力方向也非常明确具体。热爱生活、独立生活、负责任的生活品质,以及自学、解决问题和创造、沟通、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能力……这些正是越南人的素质,也是现代越南人的能力。

据《青年报》报道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高中生只需学习4门必修科目。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