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养蚕业
(Baonghean.vn)- 杜良村的养蚕业始于何时,无人知晓。但据传,在桑园村长辈的记忆中,兰河冲积平原上曾遍布着绿油油的桑园。养蚕业从八月三日开始拯救了这里的人们,也让这个村庄逐渐繁荣起来。
我们来到了林江边的冲积乡当山杜良,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桑树。3村的陈氏贤女士透露:“我们家只有4亩桑地养蚕,一年养蚕10批,产茧200公斤,每公斤蚕茧售价11万越南盾,4亩桑地一年收入2200万越南盾,扣除成本,利润在1600万到1800万越南盾之间,比种水稻、养牲畜的利润高出好几倍。”
![]() |
春柔工艺村的村民正在加工蚕茧。 |
当山3村陈文良先生说,这个村有50多户人家。2007年,全村只有10户左右种桑,桑园面积约7公顷。现在,全村种桑养蚕户超过30户,桑园面积近20公顷。陈文良先生说,凭借种桑养蚕的传统,村民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现在重操旧业,没有人会感到惊讶。村民懂得选育优良蚕种,结出的茧漂亮、多,产出的茧比其他农村好。此外,在国家的重视下,从2010年至今,当山村已扶持种植桑树新品种“沙一峦”80%以上的桑树。据朱氏花介绍,这“站岗”工作也非常繁琐,蚕是“难养”的品种,养蚕的人既要有技术,又要有经验,蚕一天要吃5-6顿,必须用1年以上的青桑叶,不干净的桑叶很容易把蚕咬死。蚕房要夏天凉爽,冬天温暖,养3次蚕卵,需要近20平方米的面积,5-7平方米的桑叶存放处。
当山人不仅种桑养蚕,而且吐丝技术也很好。义安省的南丹、新岐、演州等桑区过去都有缫丝业,但如今这些行业都已消失,只有当山乡的春如丝绸村还保留着缫丝业。我们回到春如手工艺村,正值盛夏时节,我们穿过村庄,随处都能听到缫丝机的声音,这是手工艺村特有的声音。在朱文同先生的缫丝厂,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兢兢业业,有的摘蚕茧,有的纺线……朱文同先生透露:“我从事缫丝行业十多年,厂里目前有6台小型缫丝机,创造7个就业岗位,日薪12万越南盾。我们每天加工30-50公斤蚕茧,用于生产丝绸。为了保证蚕茧供应,我家除了在当地收购蚕茧外,还主动提供服务,比如把从南定收购的蚕种,送到宜禄、南丹、新祺等桑园的村民手中,再收购蚕茧给他们。”
香先生补充说,满负荷运转的话,他每天可以加工50-60公斤蚕茧,但由于原料缺乏,他只能节衣缩食。每个月收购蚕茧和支付人工费用估计在5000多万越南盾,扣除家庭开支,每月利润在1600-1800万越南盾。另外,陈文同先生家是最大的,目前有8台小型缫丝机。陈先生正在指导缫丝工们:高峰期,他们每天可以加工60-80公斤蚕茧。为了保证原料,他把所有产品都收购了,并为义同、新旗、义禄等地近百户桑园户提供了蚕种(主要投入资金撒种、收茧)。他的工厂创造了近10个工人的就业机会,产量也不错,主要销往万福、河内、南定等地的丝绸织造厂……丝绸价格相当稳定(每公斤85万越南盾)。一般来说,董先生的缫丝厂每月扣除成本后还能盈利2000万至2200万越南盾。董先生一家靠着缫丝生意,建起了设施齐全的新房子,养育了孩子们读书。
当山乡主席黄玉俊补充道:仅春如丝绸村目前就有6户人家组成大型缫丝小组,为近50名工人提供就业机会,其他小型缫丝点更是数不胜数。仅春如手工艺村就从杜良和全省许多养蚕县收购数百吨蚕茧。近两年来,手工艺村蚕茧消费量稳定,当山养蚕业日益兴旺。全乡从最初只有30公顷桑园、约150户人家从事这一行业,现在已发展到300多户人家,桑园面积达65多公顷。春如手工艺村从国家获得近60亿越南盾,用于修建2.6公里的乡村道路。目前的困难是蚕茧加工户缺乏贷款资金购买现代化机械设备,主要以手工加工为主,更何况加工厂还缺乏供应蚕种和收购蚕茧的资金。
此外,许多正在恢复养蚕业的乡镇,例如顺山乡,也正在复苏。顺山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如本先生分享道:以前,蚕茧价格便宜的时候,人们就把林河冲积地的桑园清理出来,种植玉米和花生。现在,得益于春如手工艺村收购蚕茧,近年来,人们又开始种植桑树。全乡桑树面积从最初的15多公顷发展到现在的近70公顷,其中60%是新的沙一仑桑树品种。
然而,多良的养蚕业也曾因多种原因而起伏不定,尤其是在义安蚕业公司解散(约10年前)之后,蚕茧价格低迷,而养蚕原材料价格却上涨。此外,桑园种植户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天气变化、主要采用手工耕作技术、农户数量和桑树种植面积波动、缺乏合资企业和合作生产,以及蚕茧质量不高,难以与其他地区竞争。即使自2010年以来,仍有许多人继续养蚕,但由于产量困难,他们不得不将廉价的蚕茧作为“特色菜”出售。
自2011年以来,随着蚕茧市场的好转,柳山、当山、顺山等桑园的人们意识到养蚕比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等收入更高,许多桑园因此重新焕发活力。杜良县农业厅厅长陈端雄介绍说:自从春如蚕村开始消费蚕茧产品以来,杜良县的养蚕业逐渐好转。桑园面积从最初的250公顷增加到现在的320公顷,分布在林江沿岸的顺山、玉山、林山、当山等乡,其中60%以上是高产桑树新品种。仅在2012-2013年,该县就提供了桑树价格的50%补贴,用于支持当地居民种植30公顷以上的沙尼仑桑树。种植桑树的平均收入相当高。如果桑树与玉米、豆类和花生间作,平均每公顷桑树年收入为1.2亿越南盾。如果是纯桑树种植(非间作),则平均每公顷桑树年收入为1.8亿至2亿越南盾。
可以说,养蚕业收入丰厚,充分利用了沿江冲积土地的潜力,充分利用了闲置劳动力资源,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从长远来看,需要国家投入资金,支持人们购置加工设备,尤其需要引导和寻找丝绸产品丰产的产出地,让桑农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
文章和照片: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