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养蚕业

DNUM_CJZAEZCABE 17:12

(Baonghean.vn)- 杜良村的养蚕业始于何时,无人知晓。但在桑园村长辈的记忆中,拉姆河冲积平原曾遍布绿意盎然的桑园。养蚕业从8月3日开始拯救了这里的人们,也让这个村庄逐渐繁荣起来。

我们来到了兰江边的冲积乡当山杜良,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桑树。3村的陈氏贤女士透露:“我家只有4亩桑地养蚕,一年养蚕10批,产茧200公斤,每公斤蚕茧售价11万越南盾,4亩桑地年收入2200万越南盾,扣除成本后,利润在1600万到1800万越南盾之间,比种水稻、养牲畜的利润高出好几倍。”

Bà con làng nghề Xuân Như đang chế biến kén
春柔村村民正在加工蚕茧。

当山3村陈文良先生说,这个村有50多户人家。2007年,全村只有10户左右种桑,桑园面积约7公顷。现在,全村有30多户种桑养蚕,桑园面积近20公顷。梁先生说,凭借种桑养蚕的传统,大家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现在重操旧业,没有人会感到惊讶。大家懂得选育优良蚕种,吐出的蚕茧美丽多产,而且产出的蚕茧比其他农村地区更好。此外,在国家的重视下,自2010年以来,当山村一直得到支持,种植桑树新品种“沙一峦”的面积占80%以上。据朱氏花介绍,这“站着”的工作也很讲究,蚕是“难养”的品种,养蚕的人既要有技术,又要有经验,蚕一天要吃5-6顿,必须用一年以上的青桑叶,不干净的桑叶很容易把蚕咬死。蚕房要夏天凉爽,冬天温暖,养3茬蚕卵,需要近20平方米的面积,以及5-7平方米的桑叶存放处。

当山人不仅种桑养蚕,而且吐丝技术也很好,在义安的南丹、新旗、演州等桑区,过去都有缫丝业,但都消失了,只有当山乡春如丝绸村还保留着缫丝业。我们回到春如手工艺村,在太阳当空的时候,我们穿过村庄,到处都能听到缫丝机的声音,这是手工艺村的典型声音。在朱文同的缫丝厂,工人们在各个工序上辛勤工作,有的摘蚕茧,有的拉丝……朱文同透露:从事缫丝行业已有10多年,厂里目前有6台小型缫丝机,为7名工人提供就业机会,每天的工资为12万越南盾。我们每天加工30到50公斤蚕茧来生产丝绸。为了保证蚕茧充足,我们家除了在当地收购蚕茧外,还提供其他服务,比如把在南定收购的蚕种卖给宜禄、南丹、新基等桑园的村民,然后再收购蚕茧给他们。

香先生补充说,满负荷运转的话,他每天可以加工50-60公斤蚕茧,但由于原料缺乏,他只能节衣缩食。每个月收购蚕茧和支付人工费用估计在5000多万越南盾,扣除家庭开支,每月利润在1600-1800万越南盾。另外,陈文同先生家是最大的,目前拥有8台小型缫丝机。陈先生在指导缫丝工人说,高峰期,他们每天可以加工60-80公斤蚕茧。为了保证原料,他把所有产品都收购了,并为义同、新旗、义禄等地近100户桑园户提供了蚕种(主要投入资金撒种,然后收茧)。他的工厂创造了近10个工人的就业机会,产量也相当可观,主要将丝绸销往万福、河内、南定等地的丝织厂……丝绸价格相当稳定(每公斤85万越南盾)。一般来说,董先生的缫丝厂每月扣除成本后,还能盈利2000万至2200万越南盾。董先生一家靠着缫丝事业,建起了设施齐全的新房子,养育了孩子们读书。

当山乡主席黄玉俊补充道:仅春如村一地,目前就有6户人家组成大型缫丝小组,为近50名工人提供就业机会,其他小型缫丝点更是数不胜数。仅春如村就向杜良及全省许多县收购数百吨蚕茧。近两年来,该村蚕茧消费量稳定,当山乡养蚕业日益兴旺。全乡从最初只有30公顷桑园、约150户人家从事该行业,现在已发展到300多户人家,桑园面积达65多公顷。春如村从国家获得近60亿越南盾,用于修建2.6公里的乡村道路。目前的困难是蚕茧加工户缺乏贷款资金购买现代化机械设备,主要以手工加工为主,更何况加工厂还缺乏供应蚕种和收购蚕茧的资金。

此外,许多正在恢复养蚕业的乡镇,例如顺山乡,也正在复苏。顺山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如本先生分享道:“以前蚕茧价格便宜的时候,人们就把林河冲积地的桑园清理出来,用来种植玉米和花生。现在,得益于春如村收购蚕茧,近年来,人们又开始种植桑树了。全乡桑树面积从最初的15多公顷,发展到现在的近70公顷,其中60%是新的沙一仑桑树品种。”

然而,多良的养蚕业也曾因多种原因而起伏不定,尤其是在义安蚕业公司解散(约10年前)之后,蚕茧价格低迷,而养蚕原材料价格却一路上涨。此外,桑园种植户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天气变化、主要采用手工耕作技术、农户数量和桑园面积波动、生产缺乏合资企业和合作社,以及蚕茧质量不高,难以与其他地区竞争。即使自2010年以来,仍有许多人继续养蚕,但由于产量有限,他们不得不将廉价的蚕茧作为“特色菜”出售。

自2011年以来,随着蚕茧市场的好转,柳山、当山、顺山等桑园的人们意识到养蚕比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等收入更高,许多桑园因此重新焕发活力。当山省农业厅厅长陈端雄介绍说:自从春如蚕村开始消费蚕茧产品以来,当山省桑园的养蚕业逐渐好转。桑园面积从最初的250公顷增加到现在的320公顷,分布在林江沿岸的顺山、玉山、柳山、当山等乡,其中60%以上是高产桑树新品种。仅在2012-2013年,该县就提供了桑树价格的50%补贴,用于支持当地居民种植30多公顷沙尼仑桑树。种植桑树的平均收入相当高。如果桑树与玉米、豆类和花生间作,平均每公顷桑树年收入可达1.2亿越南盾。如果纯桑树种植(不间作),每公顷桑树年收入可达1.8亿至2亿越南盾。

可以说,养蚕业收入丰厚,充分利用了沿河冲积土地的潜力,充分利用了闲置劳动力,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从长远来看,需要国家投入资金,支持人们购置加工设备,特别是要确定蚕丝产品的产出方向,让桑农安心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文章和照片:范长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复兴养蚕业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