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战场
(Baonghean)—— 安山县甘山乡克梅村曾遭受美军轰炸,特别是1968年10月中旬的轰炸,烧毁了20多所房屋,造成10多人死亡。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昔日的惨烈战场正在日新月异,凭借着这里人民敢想敢干、敢于创新的精神和有效的模式,新的生活正在复苏。
在越南,几乎每个村庄都留有战争的痕迹,要么是墓地或山坡上的坟墓,要么是自家菜园、冲积平原、河岸上的弹坑。柯梅村也是如此,战争早已结束,炮火声和枪声也已消散,但甘蔗田和玉米地里仍然隐藏着密密麻麻的弹坑,让人想起那段痛苦而残酷的岁月。在年末的一天,寒风凛冽,我们来到这里,聆听了49多年前美军在朝鲜上空投下大量炸弹的悲惨故事。
![]() |
甘山乡(Anh Son)Ke May 村一角。摄影:Cong Kien |
每当提到“战争”二字,柯梅村的人们,无论老少,都不会忘记1968年美军轰炸该村的惨烈经历。1968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上午10点左右,数十架美国B-52轰炸机从越老边境飞来,向村子投下了36枚炸弹,烧毁了22栋房屋,造成11人死亡(包括村里3户人家10口人和1名筑路工人)。美军的炸弹炸死了梁氏盛一家7口人,梁氏平一家失去了2个孩子,何文益先生失去了1个儿子。那场惨烈的轰炸之后,全村被迫疏散到森林里……
梁氏盛夫人的哥哥梁文美先生(80岁)是当年惨烈轰炸的目击者之一,他回忆道:“那天晚上10点左右,我和村里的民兵正在树林里训练,突然听到飞机飞来的声音,接着是一阵爆炸声,地面震动。整个村庄被浓烟笼罩,火势熊熊。我们确信村庄被炸毁了,赶紧跑回来,22栋房屋全部被烧毁,掩埋在石头和泥土中,老人和孩子四处逃窜,惨叫声不绝于耳……”。
柯梅村四面环山,7A国道穿村而过,毗邻祥山乡。该乡的杜阿机场正被国防部用于拦截北方上空的美军飞机。当时,柯梅驻扎着一个高射炮连,负责守卫杜阿机场西侧“门户”,阻止来自老挝和泰国的美军飞机轰炸。因此,敌军经常寻找炮兵阵地进行轰炸,该地区经常遭受猛烈轰炸,典型的就是上述战斗。
回想起1968年10月中旬那场猛烈的轰炸。梁文美先生跑回村子,第一件事就是在硝烟弥漫、弹坑密布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房子,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担忧。幸好,他的妻子和孩子及时躲进了掩体,炸弹没有击中房子,茅草屋顶被烧毁了,可能是被邻居家的火星烧的。望着姐姐家的房子,梁文美先生惊讶地发现,那栋四室的棚屋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深深的弹坑,地面上还冒着浓烟。
他冲过去,看到梁氏盛(梅先生的妹妹)的长子河文强正站在坑边,痛苦地喊着:“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得知盛太太家的房子被炸弹击中后,全村人立即赶来救援,用尽一切工具在散落的泥土中挖掘搜寻,但只找到3具尸体,其他4具尸体已融入家乡的泥土中。梅先生和村民们把找到的残骸收集起来,铺在草席上,埋葬在一座公墓里。
![]() |
甘山乡(Anh Son)Ke May村的村内道路已铺设混凝土。图片:Cong Kien |
想必没有人能想象,当轰炸夺走了家中所有亲人的生命,当父母和五个兄弟姐妹被美军炸弹炸死时,河文强先生承受着多么巨大的痛苦。美军飞机来轰炸时,他和村里的民兵正在训练,他跑回村里,但房子被毁,父母和兄弟姐妹在防空洞里也被炸死……
他的仇恨达到了顶峰,他用鲜血写下了请愿书,要求参军直接作战,为家人报仇,偿还对国家的恩情。在南方战场上,河文强积极作战,英勇牺牲,年仅二十多岁就英勇牺牲。就这样,他的家人全都死于美帝国主义的炸弹和子弹之下……
近50年来,越南英雄母亲梁氏盛的家人香火一直由其兄长负责。梁氏盛夫人和她的丈夫、烈士何文强以及五个弟妹的亡灵,都被梁文美先生带回家中祭拜,但已不见其遗像。梁文美先生家曾经耕种的花园,炮弹坑依然完好,上面是一座小小的砖砌坟墓,每逢节假日和春节,村民们常常会来这里焚香,缅怀那段痛苦而艰辛的岁月……
![]() |
1968年10月中旬轰炸后,梁文美先生站在弹坑旁,旁边是他姐姐一家(梁氏盛女士)的坟墓。照片:孔健 |
如今的柯梅村已然变成了一个村庄,任何有机会沿着7号国道来回穿梭的人,都不会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战场,数十条生命被枪林弹雨掩埋。如今的柯梅村已绿意盎然,山峦、田野、玉米、水稻、甘蔗和蔬菜都绿意盎然。柯梅村从最初的22户人家发展到如今的168户人家(其中77户为泰族人),人们始终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经济,为建设富饶美丽的家园贡献力量。
村长黎文强先生说:“这里的村民团结奋进,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全乡的模范村。柯梅村于2001年被评为文化村,是全乡第一个达到新农村标准的村……”。目前,全村贫困户仅剩6户。
漫步在柯梅村,我们为这个饱受炮火摧残的村庄的复兴而惊叹。宽敞的房屋、干净的水泥路、笔直整齐的篱笆,无不彰显着复兴的价值。来到这里,我们听到了关于经商的故事,关于农民如何紧紧抓住土地和森林致富的故事,有些家庭饲养了200多头商品奶牛,每年收入数亿越南盾。村里的水牛和奶牛数量始终在1000头以上,大多数家庭获得林地种植原木,并扩大茶树面积以增加收入。良田定期轮作,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食物,农民几乎在任何时候都有收入来源。目前,该村的贫困率仅为0.35%(6/178户),其中大多数是独居老人和身患疾病的老年人。
甘山乡党委书记黄伯尼先生分享道:“近年来,克梅村的经济社会状况显著改善,成为全乡的模范村。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们依然无法忘记那段惨烈的战争岁月。每逢春节、大团结节等节假日,人们总会默哀,缅怀那些在敌人炮火中丧生的先烈……”
丛健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