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讨会“黎鸿山同志与革命及其祖国义安”
(Baonghean.vn)——“黎鸿山同志及其革命事业和故乡义安”科学研讨会,旨在更全面地缅怀和认可黎鸿山同志对越南革命事业的贡献。此次研讨会也为探讨如何保护和弘扬其故乡南丹与其相关的文物提供了契机。
7月15日上午,文化体育厅与南丹县人民委员会协调,举办了题为“黎鸿山同志与革命及其祖国义安”的科学研讨会。
出席会议的中央代表有:胡志明研究院院长兼党的领导副教授李越光博士;国家文化遗产委员会副主席邓文白博士。
义安省方面有同志:阮南定——省委常委、省人民议会常务副主席;陈氏美幸——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文化体育厅厅长;黄文年——省委常务副书记;以及旅游厅、科技厅、省政治学校、南丹县人民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分支机构、行业和组织的代表。
![]() |
会议现场。照片:清琼 |
忠诚的共产主义士兵
黎鸿山同志原名黎文峰(俗称黎文潘),1899年出生于南丹县宣寮乡(现宣和乡)宣和村一个贫苦的儒家家庭。宣寮乡是人才辈出、爱国革命传统深厚的土地。
1920年,他离开家人和故土,前往泰国翠峪(由潘佩珠和邓叔华建立的越南人民爱国基地),并改名为黎鸿山。后来,黎鸿山同志被邓叔华同志派往海南(中国)留学。1920年底,黎鸿山同志抵达广州。
![]() |
同志们:胡志明研究院院长、副教授李越光博士;国家文化遗产委员会副主席邓文白副教授;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文化体育厅厅长陈氏美幸共同主持了会议。照片:清琼 |
在海外工作的13年间,黎鸿山同志改了25个名字,被党指派从事各种革命活动。尽管他多次被俘,遭受敌人的酷刑、贿赂和诱惑,但他始终没有动摇过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精神。
1933年2月20日,黎鸿山同志在其家乡南丹县春花乡被处决。他的遗体由乡民运回,安葬在距离行刑地300米的潭嫩山一处高地上。这对我们党来说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损失。
![]() |
位于南丹县春和乡的黎鸿山同志纪念馆。照片:何哈 |
![]() |
| 国家级文物寺庙新山庙(位于南丹县春花乡)——祭拜黎鸿山同志的地方。照片:何河 |
在研讨会上,省委执行委员、文化体育厅厅长陈氏美行同志强调,黎鸿山同志的革命生涯是祖国和国家传统的延续,体现了爱国青年的精神,充满了抱负和理想。
经过训练和成长,黎鸿山同志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并成为当时越南革命的领导人之一。整个过程是一场持续不断的艰苦斗争,展现了真正共产主义者的勇气和立场,面对艰难险阻毫不退缩。黎鸿山同志不畏艰难险阻、为目标和理想奋斗的坚定意志,对后世来说是宝贵的榜样。
![]() |
省委委员、文化体育厅厅长陈氏美幸同志在研讨会上致开幕词。照片:清琼 |
促进对黎鸿颂同志的遗产研究和保护
事实上,过去曾有不少文章和杂志提及黎鸿山同志的背景、生平及事业。然而,这些文章仅限于狭隘的评价,尚未有针对他的全面深入的研究。
因此,促进对黎鸿山同志相关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保存,以此作为教育后代传统的榜样,是一项必要且有意义的任务。
![]() |
与会代表是参加会议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照片:Thanh Quynh |
在30多位科学家、研究人员、领导人、地方官员的参与下,“黎鸿山同志与革命事业及其祖国义安”科学研讨会通过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科学报告和意见。
与会代表、科学家和历史见证人进一步阐明了塑造黎鸿山同志个性和理想的历史影响,以及他在国内外接受启蒙和参与革命的过程。
研讨会提供了更多关于黎鸿山同志活动的信息;评价和认可了黎鸿山同志在越南共产党成立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他对越南革命运动的影响。
![]() |
与会代表在研讨会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照片:Thanh Quynh |
报告还从许多科学和准确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和弘扬与黎鸿山同志在其故乡义安的生平及革命事业相关的遗迹和遗址价值的可行方案和方向。
研讨会结束时,文化体育部主任对与会代表的热情和高质量的贡献表示赞赏,并确认研讨会已达到既定目标。
未来,要继续推进与黎鸿山同志相关的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工作。尤其要加强宣传工作,并与各级学校协调,在文物遗址组织课外活动,将这里打造成为培养年轻一代爱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场所。
同时,继续收集文献和文物,以补充和阐明黎鸿山同志的生平、事业、奉献精神和对革命的贡献,从而提高革命传统教育的质量,培养后代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