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治城士兵的回忆和愿望
(Baonghean.vn)——阮文义先生是C10-D15-E284-F367型37毫米高射炮部队的一名士兵,曾直接参与1972年“红色夏季”保卫广治城的战斗。他始终为部队的战绩感到自豪。然而,他和队友们仍然对自己的部队没有被列入广治城博物馆感到担忧。
首次使用高射炮摧毁敌方步兵
1971年底,我(阮文毅,琼心乡琼琉)还未满18岁,就主动申请参军。经过三个月的训练,1972年3月底,我被分配到C10-D15-E284-F367型37毫米高射炮连,穿过滨海河上游的滨滩地道,奔赴激烈的广治战场。
![]() |
退伍军人阮文艺讲述了他为保护广治城堡而奋斗的日子。照片:丛健 |
我的部队直接作战的地方有:甘露、同河、爱都、罗云、大孔机场、斗茅、色本(朗威)……但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保卫广治城的81个极其艰苦的日日夜夜(1972年6月28日至9月16日)。
战役指挥官命令284团15营(37毫米高射炮)渡过石汉江,向西南方向挺进,保卫广治城。我当时在10连,该连于1971年荣获英雄称号。撤离艾图基地的命令是1972年6月29日晚7点。炮兵车辆必须在夜间出发,因为白天OV-10飞机经常进行侦察飞行。
![]() |
广治城俯瞰图(摄于1967年)。图片库 |
幸好,当晚B52和F4H的地毯式轰炸没那么频繁,我们逆流而上,河水只到腰部。我们挖不了战壕,因为地上全是沙子,挖沙子会把我们划伤,所以我们只好把沙子堆在上面挖战壕,还砍了菠萝树来伪装。
1972年7月4日下午3点,敌海军陆战队连队涌入我连驻地。连长阮文河同志(海雄籍)高声喊道:“亲爱的同志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我们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我们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卫每一块神圣的土地。只要还有人和炮兵,我们就要战斗。各位,把沙袋全部拆掉,把炮管放下,向步兵射击。”
我被分配到2号炮手的位置,面对着前进的敌人,3门炮同时向敌阵射击,打得他们反应不过来,一边逃跑一边大声喊着:“喂,越共,这是什么枪?好大啊!”这也是我军第一次用37毫米高射炮射击敌步兵,使他们无法前进,伤亡惨重,只好撤退,呼叫B52、F4H飞机投弹。
石汉江救援同志
海上105毫米火炮也不断向战场扫射,我连被炮弹淹没,一个连队被激光弹击中,1名战友阵亡,3名战友受伤。轰炸和炮火袭击持续了近1个小时,他们又增派了2个连的海军陆战队员继续涌入战场。
![]() |
解放军奋战保卫广治城。图片库 |
我们一直战斗,直到7月5日凌晨3点,子弹已所剩无几。他们知道我们子弹用完了,立即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形势极其严峻,只剩下25人,还要对抗比我们多10倍的敌军,而且还得到飞机和炮火的支援。上级命令暂时撤退。撤退前,我们拆除了所有炮闩,深埋地下,留下一个排继续战斗坚守,以便连队能够撤退到1号公路,前往罗云教堂。
敌人不停地发射照明弹,我们沿着一号公路穿过堡垒,渡过了石汉江。桥塌了,我们不得不游过去。有一位战友不会游泳(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因为在激烈的战场上,同一个部队的人互相不认识对方的名字是很正常的)。我游过河把他送到这边,但快到岸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我试着站起来看看自己是否落地,却感到头晕目眩,身体开始下沉。我越陷越深,战友们就抓得越紧。幸运的是,我看到坍塌的桥头堡里伸出一根铁棍。我抓住它,用尽全身力气把战友们拉上岸。短暂休息后,我们继续向桥头堡走去,与排里的战友们汇合。
![]() |
退伍军人 Nguyen Van Ngoi 负责打理花园。照片:丛健 |
宋排长命令战友们到石汉江桥头掩体休息,第二天早晨返回艾图附近的指挥所领取武器和军装,继续战斗,直到1975年4月30日上午11点30分解放南方、统一祖国、抵达独立宫的那一天。
希望注册
战争已经结束43年多了,我本不想再细数我营队81个日夜直守城堡的那些极其惨烈的战斗岁月。但最近,每当我夜不能寐,辗转反侧,那些惨烈的日子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仿佛有牺牲的战友们的灵魂在激励着我,让我写下真相。
![]() |
第284团第15营的老兵们欢聚一堂。图片来源:NVCC |
因为广治古城博物馆里,没有记录参加保卫古城81个昼夜战斗的部队名单,而C10-D15-E284部队的名字却不见踪影。原营长、现河内退役中校阮德王先生曾任该营联络委员会主任,他已向国防部汇报,但至今未列入名单。
我们这些幸存下来的士兵,大多是伤病员。我至少65岁了,其他人都七八十岁了。我们希望,每次进广治城为战友们上香,都能在浴血奋战81个日日夜夜的部队里,看到我们部队的名字,就心满意足了。
(根据退伍军人阮文艺的故事记录(义安省琼庐市琼谭公社第 10 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