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培训合作为促进越老团结搭建桥梁(第二部分)
接收老挝留学生赴越南留学项目由乂安省友好组织联合会、越老友好协会和乂安省志愿军和军事专家联络委员会实施已十余年。这是具有人道主义意义的民间外交活动之一,为老挝留学生创造学习越南语的机会,有助于提高老挝留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知识水平。


接收老挝留学生赴越南留学项目由乂安省友好组织联合会、越老友好协会和乂安省志愿军和军事专家联络委员会实施已十余年。这是具有人道主义意义的民间外交活动之一,为老挝留学生创造学习越南语的机会,有助于提高老挝留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知识水平。
亲密的父子关系
居住在荣市关保坊的范玉山先生,如今已是难得的耄耋之年。提起自己收养的老挝学生,这位前在老挝志愿军事专家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他心中涌起激动和自豪的回忆,尤其是想起自己作为越南志愿军事专家在邻国工作时,深受老挝人民爱戴和保护的岁月。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多次生病,遇到过很多危险,如果不是为了保护贵国人民,我们这些专家和志愿者今天就不会在这里了。”孙正义坦言。
因此,当义安省友好组织联合会和义安省越老友好协会实施收养在省内各高校就读的老挝留学生计划时,时任义安省志愿军和军事专家联络委员会主任的山先生积极响应,并与协会领导一起,联系老挝留学生就读的学校及周边社区,宣传和动员开展这项有意义的民间外交活动,收养了许多老挝留学生。山先生表示:“我和许多人一样,怀着真挚而正义的感情,热情地接待了这些孩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生活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能够报答我亲爱的老挝祖国。”
妻子早逝,留下他孤身一人,但至今已收养了数十名来自不同世代的老挝学生。令他感到高兴的是,孩子们有时会互相邀请,也邀请同学、学长到他家聚会,一起做饭、做饭、社交。这些被收养的老挝孩子个个天真烂漫、温顺乖巧。他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业和日常生活,当他们遇到疾病、车辆故障、事故等困难时,他总是在一旁帮助他们。他还安排孩子们去参观金莲遗址、义安苏维埃博物馆、青章茶岛、烈士陵园等名胜古迹,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义安的山山水水和人民。

正因为这份真挚的感情,有些老挝留学生回国多年,如今已成为医生、成功的商人、银行职员或优秀的教师,但他们心中始终铭记着自己的父亲孙先生,满怀爱意和敬意;就像老挝养女诺伊一样,她曾是荣市医科大学的学生,现在是川圹省的一名年轻医生,孙先生常常亲切地称呼她诺伊。
Noi家境贫寒,父母早逝,由姐姐抚养长大。Noi去义安省读书时,虽然获得了奖学金,但在离家求学的岁月里,Noi的生活费依然捉襟见肘。Son先生了解Noi的处境,以父爱之心帮助她。每当Noi生病或遇到困难时,Son先生总是及时给予她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这位年轻的老挝学生克服困难。Noi的姐姐来越南探望时,她紧紧拥抱Son先生,泪流满面,表达了她和姐姐永生难忘的感激之情。
另一位来自波里坎赛省的养女名叫阿姆皮,她曾就读于义安经济大学,现任老挝Viettel银行分行职员,对孙先生的父家也怀有深厚的感情。回到越南后,阿姆皮仍经常打电话与孙先生分享喜怒哀乐。阿姆皮结婚那天,孙先生像一位父亲对待女儿出嫁一样,亲切地前往老挝参加婚礼。他带着螺蛳、鱿鱼干、鱼露等各种海鲜礼品到女方家,还贴心地准备了嫁妆让女儿带回夫家。他的到来让阿姆皮一家感到无比幸福。婚礼结束后,养女和亲戚们带着孙先生走遍了老挝各地。得知孙先生在越南遭遇意外,腿部受了重伤后,阿姆皮的家人组织了近20人的团队前往义安省探望。




每次有机会回到越南,孙先生的养子们都会带些物产回家送给父亲,有的带肉,有的带糯米,有的甚至从老挝带回几棵罗望子树,种在孙先生家门前作为纪念。那棵罗望子树如今已高大挺拔,绿荫成荫,见证着来自占城花乡的孩子们对像孙先生一样的养父的珍贵情感和感激之情——是他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庭,一个“即使远在天涯,却依然铭记”的第二故乡……
收养老挝儿童的妇女协会
义安省“收养老挝儿童”、“结对友好交流”项目已深入到老挝学生就读的学校周边许多街区和家庭,如:荣大学、荣技术师范大学、荣医科大学、义安经济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荣市雄勇坊忠兴妇女协会举办了结对仪式,收养老挝儿童到荣医科大学就读。忠兴妇女协会前主席黄氏娥女士表示:“在各级妇女协会开展的人民外交和国际合作计划框架下,忠兴妇女协会于2020年7月与位于该坊的荣医科大学的老挝学生举办了结对仪式,旨在为这些学生提供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熟悉越南的风俗习惯,让他们安心学习。从而为巩固和发展越老特殊团结关系做出贡献。”

“当时荣市医科大学有122名老挝籍留学生。2020年9月结对仪式结束后,领养活动立即启动,分为三个阶段。但由于新冠疫情爆发,街区只能组织第一阶段的领养活动,街区内包括街区干部家庭在内的13个家庭自愿领养了42个孩子,我家就领养了4个。我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经常叫他们来我家吃饭,教他们好话、正确的事情,只要他们需要我,我就会随时陪伴在他们身边。” 娜女士分享道。
在她收养的孩子中,Nga女士最疼爱的是Phommalath PhoneKeo(1994年出生),她来自川圹省,就读于荣市医科大学综合医学院。瘦弱的小女孩Phommalath PhoneKeo有一个很可爱的越南名字,叫Thao Tien。PhoneKeo的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家里的生活十分困难。但她仍然坚定地选择去越南留学,并努力争取奖学金。PhoneKeo在义安省留学期间,母亲病情加重,她被送往越南治疗,但后来由于疫情而无法回国。了解到Phonekeo的情况后,Nga女士非常疼爱这个孩子,便与协会商量如何帮助她。在那些日子里,Nga女士精心安排和照顾PhoneKeo母子俩的探望、食物和生活必需品。

2022年,PhoneKeo毕业回到越南,在首都万象担任整形外科医生。至今,Nga和母亲仍通过社交网络保持定期联系。PhoneKeo通过视频通话表达了对Nga的感激之情——这位越南母亲在他最艰难的日子里给予了他坚实的支持。“Nga妈妈永远是我的第二个母亲,是我在义安省温暖的家,我在这里依偎了五六年,”PhoneKeo说道。
来自川圹省的老挝男孩Mainouansy Amphone吐露心声:“我在家里四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父母都是老挝农民。当我来到越南求学,被Nga妈妈收养时,我非常开心。她一家人待我如同亲生孩子,给予我温暖的感受,并给予我很多帮助。” 在最近的毕业照拍摄中,Amphone邀请Nga妈妈一家一起合影,并表示希望在即将到来的荣市医科大学毕业典礼上,Nga妈妈——他在越南的第二个妈妈——能够到场共襄盛举。目前,这个1998年出生的男孩正与一位来自义安省的女孩发展着一段美好的爱情,他希望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长期留在越南……

在中兴小区,除了Nga女士,还有12个家庭收养了老挝学生,每个家庭平均收养3-4个孩子。寄养父母真挚地爱着孩子们,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每逢越南传统新年,寄养父母都会邀请孩子们回家,教他们包年糕,并烹制越南传统菜肴。每逢老挝新年,孩子们也会与寄养父母的家人一起庆祝,并与小区居民进行文化、艺术和体育交流,营造出欢乐温馨的氛围。
同样住在忠兴小区的阮氏红云女士一家,夫妻俩都是老兵协会的成员,都曾为保卫老挝而战,收养了医学院学生坎拉,对他疼爱有加,如同亲生骨肉。坎拉也把养父母家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养父身患战争残疾,伤势复发,不得不被送往第四军医院抢救,而他的亲生孩子还没有回家,坎拉便到学校报到,请求去医院照顾养父。坎拉毕业那天,阮氏红云女士代表全家参加了养子的毕业典礼。母子俩紧紧拥抱在一起,既感动又自豪……


在新冠疫情高峰期,荣市医科大学的许多老挝学生因缺乏家庭支持而陷入困境。中兴区寄养家庭和妇女联合会捐款并动员妇女联合会成员直接为孩子们提供大米、蔬菜、水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帮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中兴区妇女协会主席何氏金菊女士表示:“42名老挝学生被当地家庭收养,目前超过一半的学生已经毕业,但仍与养父母保持着密切联系。孩子们还会带着全家来越南旅游,并邀请养父母来老挝。生活中,每当有重要的事情发生、喜怒哀乐,孩子们总会通过电话与越南的养父母联系,分享彼此的感受。这些充满爱意的情感,共同描绘出一幅坚强而忠诚的越老友谊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