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军事合作有多深?
(Baonghean.vn)——中俄首次在日本海和东海进行联合空中巡逻一年半后,本周,中俄轰炸机再次进行了类似巡逻,此举引起了该地区国家的特别关注。在建立中俄军事同盟的设想最近成为众多论坛讨论话题的背景下,两国在太平洋地区的联合巡逻再次引发了一个问题:双边军事合作究竟处于何种水平?
自然反应
西方天空太平洋12月22日,俄中轰炸机联合巡逻任务后,这一地区军事关注的焦点。俄罗斯国防部强调,此次巡逻旨在“发展和深化俄中全面伙伴关系,进一步提升两军合作水平,扩大联合行动的可能性,加强战略稳定”,且“不针对任何第三国”。然而,这一进展却让日韩“目不转睛”。两国均已出动飞机监视俄中两国飞机的活动,并为“不可预见”的情况做好准备。
![]() |
2020年12月22日,一架中国轰-6K战略轰炸机与俄罗斯在西太平洋上空参加联合巡逻任务。图片来源:美联社 |
西太平洋不仅是中俄两国的战略要地,也是地区国家之间存在海上争端的地区,例如中日在东海的争端、日韩在竹岛/独岛的争端,以及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因此,俄中轰炸机出现在这一敏感海域立即引起了地区国家的关注。这是俄中第二次组织此类联合巡逻,彰显了莫斯科与北京之间日益密切的军事关系。
由于中国和俄罗斯升级关系2019年6月,中俄关系升级为“相互支持的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包括军事在内的所有领域的合作得到了切实扩展和加速。两国定期举行陆海演习。2019年,中俄举行了两项引人注目的事件:联合空中巡逻和导弹防御合作。两架俄罗斯图-95远程轰炸机陪同中国轰-6-K轰炸机在日本和朝鲜半岛之间的国际水域上空进行联合巡逻,迫使两国开展拦截行动。2019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透露,俄罗斯正在帮助中国研发导弹发射探测系统。
俄中在国防领域“和解”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这是两国共同合作框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该地区的安全和政治环境动荡多变,北京和莫斯科都致力于寻找在许多共同的国际问题上拥有相同视角和观点的合作伙伴……第三,还有美国因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分析人士一直使用战略三角来解释……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按照这种三角逻辑,加强中俄关系将是对当前美俄、中美关系紧张的“自然反应”。
![]() |
2019年6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会晤时步入会场。图片来源:法新社 |
俄中军事联盟?
俄中军事合作的不断加强,增加了两国建立军事同盟的可能性。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中俄两国领导人似乎都在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的紧张关系。尽管莫斯科长期以来一直将北京称为“伙伴”或“朋友”,但在最近的声明中,克里姆林宫的高级官员选择了一个相当强硬的词:“盟友”。
例如,11月24日,俄罗斯总统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对中国新的月球探测任务“嫦娥五号”成功发射表示欢迎,并向“我们的盟友,我们的中国同志”致以祝贺。尤其是去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参加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论坛时,提出了俄中建立军事同盟的可能性。他强调,这完全是理论上的设想,但目前并不紧迫。此言一出,便成为国际军事论坛上的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中国虽然更加谨慎,但也强调“中俄传统友谊没有止境”。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最近与俄罗斯外长通电话时强调,莫斯科和北京发挥着“全球稳定器”的作用,有助于减少地区争端。
![]() |
2020年6月24日,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纪念战胜纳粹德国75周年胜利日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向红场行进。图片来源:美联社 |
事实上,这些表态并不令人意外。俄罗斯和中国已经注意到他们与西方的关系中俄关系正处于冷战以来的最低点。“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老话如今也适用于当前的中俄美关系。俄罗斯和中国都预计,在新任总统乔·拜登的领导下,中俄关系不会有太大改善。此外,莫斯科和北京在与欧洲的关系上也备受质疑。长期以来,欧盟将重点放在俄罗斯身上,而忽视了中国的威胁。但根据北约12月2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中国被视为“破坏盟友安全”的威胁。与此同时,俄罗斯仍在布鲁塞尔的制裁名单上。
显然,世界政治格局正“推动”俄中两国走得更近。然而,俄中结成军事同盟的可能性仍然很低。目前,中国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该组织由120个国家组成,未与任何主要强国集团结盟。中国认为这是其数十年来独立外交政策的核心要素,或许不愿改变与莫斯科保持平衡的双边合作模式。俄罗斯方面,尽管出于良好的意愿,但也意识到两国在安全关系上已经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因此没有必要进一步正式化这种关系。此外,俄中两国或许都不希望在军事同盟的情况下加剧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