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 Nguyen 扩展了稻田垃圾桶模型
(Baonghean) - 每年,兴原县农民要使用约3.2万公斤农药喷洒超过8000公顷的水稻和其他作物。用过的农药袋被人们随意丢弃在稻田边,造成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县在稻田边试行了一种垃圾箱模式,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 |
农药袋被随意扔在田野里。 |
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保障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将农药袋直接丢弃在田间地头,严重污染了环境。
这种情况在兴原县的稻田和菜田里相当普遍。兴通乡7村的阮氏如女士有8亩稻田,每年产两季稻。从插秧到开花,她会喷洒各种农药。平均每亩稻田每年至少要喷洒200克农药。所以,她家平均每年在田里喷洒1.6公斤农药。她把农药包装袋都扔在田埂和沟渠里。“我知道把农药包装袋扔进田里会污染环境,但别人家都扔,我也会。在哪块田里喷农药,就扔到田地里。”阮氏如女士一脸天真地说道。兴新乡的农民也抱有同样的想法,他们从来没有收集过农药包装袋。
在兴原县,农民将农药包装随意丢弃在田地里,造成环境污染和水污染的情况在县内大多数乡镇都存在。兴原镇也曾宣传并指导农民收集使用过的农药包装袋和农药瓶等垃圾进行掩埋,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兴原镇农业服务合作社负责人阮国惠先生解释说:“我们抽水灌溉田地时,农药包装袋会沿着灌溉沟渠漂流。在一些地方,农药包装袋连同瓶子和垃圾一起堵塞了水闸。合作社不得不派人去清理。”
由于习惯,农民使用农药后,经常将装有农药的包装、瓶子和罐子直接扔到田间地头、水渠和内部交通路线上,而没有妥善收集和销毁。残留在瓶子和包装中的农药会造成水污染,影响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面对这一现实,县植保站通过培训讲解农药使用方法,并结合宣传,建议农民自行收集农药包装和瓶子,以减少环境污染。兴原县植保站正与义安省植保分局合作,建立在田间放置混凝土箱的试点模式,方便农民自行收集农药包装。”兴原县植保站站长黎越雄先生说道。
![]() |
在兴原县的田地里放置水泥罐来收集农药包装。 |
在田间设置垃圾桶,直接收集瓶装和农药袋的模式已在3个乡的4个村实施:雄通乡7村、雄田乡4村和雄忠乡12村6村。雄忠乡农业部部长阮文王先生表示:“6村自2013年以来就安装了两个混凝土垃圾桶,至今所有农户都自觉地收集农药袋并投入使用。12村的田间混凝土垃圾桶是在2015年春耕开始时才安装的,但现在一些农户也开始自觉地收集垃圾了。”在雄通,从2015年春季作物开始,公社在完成地块合并和交换后,立即在7村的示范田实施了放置两个混凝土箱收集农药袋的试点模式。
雄通公社党委书记范越先生表示:“自从在田里设置混凝土垃圾桶以来,垃圾桶附近的村内道路、田埂和沟壑里,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到处乱扔农药包装物和瓶子了。借鉴7村的成功经验,今后,公社将继续指导各村在田里设置农药包装物箱,让村民有地方收集垃圾……”
农药均装在镀银聚乙烯袋或塑料瓶中,释放到环境中后不会自行分解造成污染。因此,收集和处理农药包装物是保护产区环境、满足清洁可持续生产要求的当务之急。田间垃圾箱模式是该省一些地方的良好做法。但该模式实施不多,即使雄原省自2013年起也已实施,但至今只有8个垃圾箱。与实际需求相比,数量太少,尤其是在稻瘟病疫情蔓延、危害广泛、各地正集中精力指导农民喷洒农药的情况下。因此,有必要复制该模式,设置更多垃圾箱,并进行宣传,以便人们收集装有农药的瓶子和袋子并将其放入垃圾箱,而不是将其随意丢弃在田间,造成环境污染。
谭青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