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 Tan (Hung Nguyen):当决心与实践相结合
在过去的半个任期中,凭借贴近实际、结合当地优势的计划和项目,调动群众力量,凝聚共识,雄新公社(雄原)党委已基本超额完成了公社第28次党代会(2010-2015年任期)提出的目标和决议...
(Baognhean)-在过去的半个任期中,凭借贴近实际、结合当地优势的计划和项目,调动群众力量,凝聚共识,雄新公社(雄原)党委已基本超额完成了公社第28次党代会(2010-2015年任期)提出的目标和决议...
第二村(雄新村)村党支部书记潘登伟先生带领我们参观村庄,介绍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和经济发展的典范,他说:村党支部关于转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扩大多种产业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决议已经付诸实施。
从一个纯粹的农业村,村民们发展了铣削、木工、砌砖、贸易、焊接和水产养殖等附加职业。全村目前有6公顷水产养殖土地和6个混合养殖场,村里许多家庭,包括党员家庭,都是经济效益好的典型。参观了面积约4亩、同时养鱼、养猪、养鸡的混合养殖模式,每月收入超过5000万越南盾的何春荣先生,他高兴地说:“以前我们只种水稻,还很穷。自从接到了劣田、产量低后,我们就翻耕、挖池塘,养鱼、饲养牲畜和家禽,现在家里有饭吃,也有积蓄了。”我们在2村遇到的村民纷纷表示:党支部和村执委会的政策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所以大家的共识很高。目前全村有富裕户35户,贫困户4户,人均年收入2300万越南盾。
青年志愿者帮助 Hung Tan 农民收割水稻。
在与黄登莱乡党委书记谈论2村的情况时,他肯定道:“决议联系实际,模范干部、党员先走,‘村’齐心协力跟进。例如,在经济领域,过去田地分散,品种缺乏主动性,生产效率低下。根据大会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当地在土地、劳动力、水资源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党委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关键任务的决议和可行性极高的专题决议,包括调整农作物和牲畜结构、发展种子生产区、建设高收入田地等……”在此基础上,政府领导根据政策和决议开展社会经济发展任务,为各经济组织和家庭组织创造良好环境,使生产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政府将党委的决议具体化,建立了一些具体的经济模式,例如饲养信德杂交牛;将混合菜园改造成经济菜园,重点种植安全蔬菜和果树,并结合散养鸡;发展养鱼、养猪、养鸭相结合的养殖模式;种植安全南瓜。此外,通过建立纯种水稻种子生产区,兴新村可以主动自供水稻种子,不仅可以避免因购买劣质种子而造成的损失,还可以将种子销往市场。
得益于此,地方经济结构已转向商品生产,单位面积收入不断提高,并建立了合适的经济模式。在任期的前半段,公社还重点建设了5/9个面积在7公顷及以上的高收入田,以及30公顷以上的大型高产示范田。
年粮食产量达3204-3350吨,单产10.5吨/公顷。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已成为这个低地公社经济发展的支柱。
除了开展种植、畜牧、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为农户提供种苗和品种支持外,该公社还组织参观省内外经济模式,如清化省后禄县桂禄公社的瘦肉型猪和家禽养殖模式、琼良公社(Quynh Luu)的安全蔬菜种植模式等,为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按照党代会确定的计划,到2015年,水牛、奶牛存栏数由1200头增加到800头,生猪存栏数由7000头增加到4320头,全社水产养殖池塘面积扩大到近80公顷,辖区内大小养殖场达到157个……
蓬勃发展使雄新县多年来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18%(大会目标是16%),生产总值达55.6%,人均收入达2200万越盾/年,任期上半期预算收入预计超过130亿越盾/实现决议目标200亿越盾,达65%,贫困率降至4.3%(雄原县平均为12%)……谈到完成经济发展目标的经验,县委书记黄登莱说:“公社党委已详细指示干部,不要空口下达指示,而是至少每周一次深入田间地头,直接指导生产,交流分享经验,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对党的经济发展政策和路线的信任……”。
鉴于兴新县党委和人民在过去半个学期取得的成就,兴新县被列入兴原县新农村模范乡名单。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19项新农村标准中的17项,并力争尽快完成剩余标准。
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