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丰木工村怎么走?
(Baonghean)——几十年来,木工一直是泰和市广丰坊1、2、3林产品加工区居民的谋生手段。该行业的生产价值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稳定生活。然而,广丰坊的木工行业要想稳定发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仍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 |
| 老兵陈玉山操作一台木雕机。 |
老工匠陈玉山(Tran Ngoc Son)家族的“山月”(Son Nguyet)木工和工艺品生产厂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陈玉山从事木工行业三十余年,从最初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在林产品加工区3号拥有产品展示区,并在光丰坊义山街区拥有占地2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该厂生产桌椅、床、橱柜等各种产品。陈玉山先生说:“目前,木工和工艺品行业正面临着来自北部省份手工艺村的巨大竞争。因此,我主动前往北部考察学习,并送儿子去那里学习新技术,特别是木雕机的使用技术。之后,我投资购买了两台机器投入生产。”科技的应用使他的木制品生产工艺更加精湛,劳动生产率也更高,从而降低了产品成本,使其能够与北方手工艺村的家庭木制品展开竞争。目前,他的木制品厂为25名工人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平均每人每月收入500万至800万越南盾。
然而,并非广峰镇所有木工生产企业都像资深木工陈玉山(Tran Ngoc Son)的作坊那样反应迅速,并拥有足够的投资进行发展。因为目前,广峰镇的整体民用和美术木工产业与十多年前相比已显著衰落。2002年12月30日,义安省人民委员会认定林产品加工美术木工村为工艺村,其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桌椅、橱柜、床具、民用木工等,约有186户人家从事该行业。工艺村成立之初,曾成立民用木工合作社,作为全村活动的跳板。但时至今日,由于产品销售困难,无法与外地产品竞争,且原材料采购日益困难,许多农户已放弃了这一行业。
2014年,仅有67户家庭从事木工,约143名工人(其中10户生产高品质艺术木制品),熟练工人约占10%。由于成员参与度低,民用木工合作社也已停止运作,并于2007年解散。2014年12月,各户家庭联合成立了广峰工艺村贸易服务合作社,共有13户家庭参与。在探讨工艺村可持续发展方案时,资深人士陈玉山表示:“首先,我们建议各级政府支持场地租赁,以便工艺家庭能够集中建设生产设施,从而安心进行长期稳定的生产。因为目前大多数生产单位都在自家花园里生产,造成了污染。此外,我们需要支持工匠们参加考察学习,了解家用和手工艺品木制品的技术、工艺和新设计,并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资金,投资高科技,促进生产发展。”
广峰坊副主席黎忠勇先生赞同上述观点,并表示:“尽管有所下滑,但手工艺村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仍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木工产业产值达到约152亿越南盾。因此,如果上述问题和困难能够及时解决,民用和美术木工产业将继续蓬勃发展,为当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目前,我们已将手工艺村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上报镇政府,寻求解决方案。”
清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