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蔬菜的方向?
(Baonghean)——近三年来,荣市和义联县人民已投入超过10亿越南盾用于生产安全蔬菜。这些蔬菜经过精心种植,确保了食品卫生和安全条件,但最终上市时,它们与批量种植的蔬菜并无二致,有时甚至因为外观不如大众蔬菜而价格更低……
(Baonghean)——近三年来,荣市和义联县人民已投入超过10亿越南盾用于生产安全蔬菜。这些蔬菜经过精心种植,确保了食品卫生和安全条件,但最终上市时,它们与批量种植的蔬菜并无二致,有时甚至因为外观不如大众蔬菜而价格更低……
往年,春节过后是菜农们卖蔬菜的最佳时机。但如今,在义莲县(荣市),稻田里却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这是因为,尽管菜农们心存遗憾,但他们还是宁愿把它们扔掉,也不愿把它们拿到市场上去卖,整天在那里站着,赚到的钱甚至不够支付汽油费和运费。
![]() |
阮廷祺先生(《村庄 3》、《义莲》)正在照料自家的菜园。 |
作为村长,目睹这一幕的宜联公社3村村民黎巴德先生心酸不已。同样是农民,靠种菜过活20多年,他从未像现在这样灰心丧气。几年前,公社和村里大力推行的安全蔬菜种植项目如今却逐渐走向了死胡同,他很难与村民们沟通。他至今仍记得项目启动时,公社村民们是多么兴奋。因为种菜是村里世世代代的传统产业,但种出安全蔬菜,树立品牌,最终有单位来消费,才算真正走向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然而“喜悦是短暂的”,仅仅过了第一季,村民们就开始因为“安全”两个字而感到头疼。
与施肥繁多的传统农业相比,安全蔬菜种植的产量要低得多。此外,由于要遵循各种严格的程序,例如施肥量、收获时间、投资温室、投资供暖电力系统等,一公顷安全蔬菜所花费的金钱和时间是传统蔬菜种植的数倍。然而,蔬菜种下来后,只有村里的人知道它们干净、有保障;但到了市场上,和琼吕、南丹、兴原等地的各种蔬菜混在一起,宜莲的安全蔬菜就和其他种类的蔬菜没什么两样。因此,价格并没有高出多少,挑剔的人仍然持怀疑态度,说:安全蔬菜怎么会发育不良、长得一点也不茂盛呢?
宜连乡农业部部长陈德英表示:“起初,市政府也为宜连乡的蔬菜种植户提供了一些供应地,比如超市、学校和一些设有集体食堂的机构。但仅仅半年后,这个计划就落空了,最终破产了。原因有很多,比如学校,因为孩子们需要吃很多淀粉,所以学校都需要供应胡萝卜、土豆、西红柿等块茎水果。而宜连乡的蔬菜主要以苤蓝为主。”
还有一次,有人把蔬菜带到麦德龙超市进行介绍,他们出示了由计量质量部、植物保护部等权威机构认证的各种标准证书……双方达成协议,宜连村村民每天将向超市提供300公斤蔬菜。虽然与村民每天实际收获的蔬菜量相比,这个数量微不足道,但大家都很兴奋,因为现在宜连村的蔬菜也像“西方人”一样在超市里销售,但只供应几个月。原因是宜连村的蔬菜通常只在11月到次年4月左右供应,而超市需要全年供应。供应不稳定也导致该省将安全蔬菜引入产品介绍交易大厅的计划失败。
谈及此事,黄先生坦言:“这里面存在着民众的局限性。事实上,尽管宜莲县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但长期以来,人们都是自发种植,按照习惯种植,而不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当季的芥菜、卷心菜、苤蓝等蔬菜产量过高,但需要优良种子的优质蔬菜却供应不足。此外,主要原因是产品消费不足。” “在建设该项目时,市政府负责采购产品,但目前市里没有地方销售安全蔬菜。甚至没有人想到要对产品进行包装,以证明这些蔬菜是无害的。因此,安全蔬菜与其他蔬菜划等号也是理所当然的。”宜莲县副主席黄文俊先生说道。
蔬菜滞销影响了公社发展安全蔬菜区的计划。根据计划,宜莲村的整个蔬菜种植区将逐步转向种植安全蔬菜,初步预计约为25公顷。然而,目前全村只有9公顷的温室大棚,动员更多人参与该项目极其困难。三村村长德先生表示,错过这个机会很可惜,因为只需简单计算一下,就能看出种植蔬菜比其他作物的效益高得多。
针对这一困境的解决方案,公社副主席黄文俊先生建议:“公社确实需要市、省在方法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此外,地方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蔬菜种植的效益,吸引更多年轻劳动力参与,避免目前季节性劳动力无法带来稳定收成的局面。投资修建水渠系统,让群众能够主动利用水源。在技术和新品种方面加大对群众的支持,大胆引进更多新品种进行试验,并加大对区域集约化农业的投资力度。”
宜莲村的居民们在等待新政策的同时,一些农户积极打造自有品牌。他们种植更多新品种的树木,注重照明系统,重视灌溉,以便全年种植农作物,尤其是反季节作物。在消费方面,农户们积极寻找自己的客户,并向客户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目前,约有10户农户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每个月约500平方米的土地就能带来400万越南盾的收入。正如3村的阮廷祺先生所说:“这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尽管目前还存在‘家家有灯’的现象。”
文章和照片:我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