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伯家乡的莲花香味
(Baonghean)——我记得我第一次拜访胡伯伯的家乡是在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那天,我只是……
(Baonghean)——我记得第一次拜访胡伯伯的家乡,是在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那时,我还只是个兴奋的八岁孩子。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多少次回到森村,回到那些简朴质朴的茅草屋,回到那些充满岁月痕迹的纪念品,去怀念他,去沉浸在那片“充满情趣”的空间,多少次,我选择在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540省道把我从“母亲的Tru村”带到了“父亲的Sen村”,也就是南丹县金莲乡。胡伯伯就是在这里出生并度过童年的。不知道Sen村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在老人们的记忆里,这里曾经种满了莲花,泥里长着莲花,田里也长着莲花,水浅的地方种着水稻,水深的地方种着莲花……村名就是这么来的?!
每年五月,金莲莲花盛开。
莲花日渐凋零,“莲花村”两个字令这里人心惶惶,政府与民众齐心协力,努力恢复昔日莲花飘香的景象。金莲乡副主席阮世勇表示:“2012年初,金莲乡人民委员会决定在金莲乡土地上恢复莲花,开垦部分池塘用于养鱼,改种莲花。国家对种子和种植技术给予支持。乡政府不收取莲花,而是由民众负责照料、保存和销售莲苞。与过去养鱼相比,种植莲花的经济效益并不高,但民众都支持,希望以此美化胡伯伯家乡的面貌。”
我沿着胡伯伯父母故乡的道路漫步,荷塘里的荷花已开始泛起淡淡的粉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老人拉着椅子,坐在荷塘边,讲述着村庄和乡村的故事。我遇见了金莲乡直二村的杨廷兰先生(1965年出生),他正沿着自家的荷塘散步。他说:“以前,这塘里养着鱼、草鱼、鲳鱼……但自从开展了荷花种植项目后,我和村民们都不养鱼了。这株荷花是去年种的,但看到来自各地的游客驻足拍照,欣赏它的美景,我感到很兴奋。我觉得这也是为家乡做点事。”
游客参观胡伯伯的家乡——森村。
金莲遗址的入口大门。
到目前为止,公社人民已在道路两旁的池塘里种植了4公顷的荷花。荷花品种是从同塔梅引进的,它很快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开花早、花多、花期均匀。未来,金莲公社计划继续在540号公路、Xo Viet路和乡际公路沿线的池塘种植荷花。每年,约有200万至250万国内外游客到访胡伯伯的家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从胡伯伯诞辰5月起,荷花季也随之到来……
距离胡伯伯再也无法归来的那一天,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他的儿女们纷纷返回,在文化历史空间里鞠躬致敬,心中充满着憧憬。森村如今已成为历史文化遗迹,金莲遗迹区也是国家特殊遗迹区(包括胡伯伯父辈故里、母辈故里和大顺山脉上的黄氏嫔夫人陵墓以及中山遗迹区)。
五月,许多学生来到胡伯伯的家乡。他们是一群群来自学校的优秀学生,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成为好孩子、好学生,成为胡伯伯的好孙子,最终的奖励是一次胡伯伯家乡之旅。他们是学生,为了纪念胡伯伯的生日,来这里上香。我遇到一群刚下车的荣大学学生。阮氏香江高兴地夸耀道:“我们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但我们仍然互相邀请来金莲村看看。这是我第二次回到胡伯伯的家乡……”
走访胡伯伯故里,就像走访这片S形土地上所有子孙后代的共同故乡。漫步在弥漫的荷香中,感受着义安人民的深情厚谊,依然能感受到胡伯伯的温暖……
文章及照片:何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