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19年至2024年义安省武装力量竞赛代表大会:工程单位领导
义安省军区第17工程连排长潘志胜少校,以其扎实的专业技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和谐幸福的生活,一直受到大家的爱戴和信任。
继续军旅生涯
尽管工作繁忙,潘志胜少校(1982年出生)仍然抽出时间与我们聊天。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从军历程:“我父亲参军入伍,在南方战场作战,是一位残疾军人,残疾程度达到61%。回国后,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晚年,他一直希望我能追随他的脚步,走上从军之路。因此,在河内工艺美术大学读书期间,我决定辍学,自愿参军。”

2006年,他完成训练后,被派往工程军官学校参加短期指挥培训。一年后,他回到第17工程连任职。如今,他已在该部队服役近17年。
潘志胜少校的部队负责为省军事指挥部提供工程服务、训练战备、建造作战建筑以及处理战争遗留的炸弹、地雷和爆炸物。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该部队遇到了诸多困难,如:工作量大、强度高、施工连续、装备简陋不足等。基本任务区为山区、海岛地区,气候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水电匮乏,各方面欠缺;兵力分散,经常同时执行多项任务。

面对这些困难,潘志胜少校和全体队员发扬团结一致、主动作为、敢想敢做、敢于创新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5年来,潘志胜少校率部直接排除处理炸弹地雷数百枚,清理土地数千公顷,确保了执勤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潘志胜少校始终积极学习、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地雷的用途和结构,熟练操作探雷器。在训练中,他注重纠正每一个动作,理论联系实际,讲究秩序、讲礼貌、讲纪律,确保全队随时准备行动,迅速完成各项任务。
克服困难的精神
针对作战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即必须确保绝对安全、保密、高质量、高技术、按时、按计划交付,潘志胜少校和17工兵连官兵始终发扬攻坚克难、出色完成任务的精神。
作战工程往往地处山区、海岛地带,远离居民点,物资和施工机械运输十分困难,基本依靠人力;施工现场官兵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我还记得,刚接到一个任务繁重危险的项目时,经验不足,我无数个不眠之夜都在思考如何把纪律训练和建设工作和谐地结合起来,由此我决心真正成为各方面工作的带头人。正是这些艰苦和挑战,让战士们更加自信,更加清晰地认识每个人在工作中承担的任务。”潘志胜少校分享道。
为了确保任务完成,并在工作期间保障士兵的健康,潘志胜少校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建议和倡议。这些倡议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实施,特别是“用于运输材料的绞盘缆绳系统、码头材料升降系统、技术设备和摩托车维修的机械升降价格”等倡议。

在马特岛作战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势险峻崎岖,物资设备运输困难,潘志胜少校主动使用钢缆绞盘,解放了官兵的劳动力,加快了施工进度,工期缩短了3个月,为官兵节省了大量成本和精力。
在验收和移交过程中,该部队始终对项目的技术和美观质量给予各级领导高度评价,并迅速有效地投入使用。目前,该部队正在按照国防部关于作战设施建设的规定,在多个地点实施训练和作战设施建设任务,确保项目的安全、质量和绝对保密。
潘志胜少校凭借其所取得的成就,获得了上级的嘉奖,并被授予了许多头衔,尤其是国防部部长、第四军区、乂安省委和乂安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颁发的奖状。
第17工兵连副连长阮俊明上尉表示:“潘志胜同志经验丰富,专业素质扎实,举措多且富有实效。同时,他在工作中始终秉持负责任的精神,在生活中堪称楷模,是全连官兵的光辉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