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国际幸福日(3月20日):分享爱
(Baonghean)——幸福永远是每个人人生的归宿。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放慢脚步,换个角度思考,多一些爱”,为身边的人做一些细小而有意义的事情,每个家庭和社区都会更加幸福……
一天傍晚,我们拜访了泰友荣先生和阮氏如花女士(第八村——兴政村,兴阮村)的家。屋前,祖父母正和孙辈们嬉闹玩耍。两位儿媳刚下班回家,正在打扫房间,一起做饭。欢声笑语洋溢在屋里。全家人回家后,大家围坐在温暖而幸福的餐桌旁。
在那个家庭里,三代人(两位祖父母、两位儿媳和三位孙辈)生活得非常温馨。拥有如此幸福的家,首先要归功于家庭“守火者”的角色。华太太分享道,40多年来,她先后担任过孙媳、儿媳和婆婆。她时刻牢记,要尽职尽责,照顾祖父母和父母,永远爱护自己的孩子;在言行举止上以身作则,与周围的人相处融洽,教育子孙后代传承家风。
![]() |
Dinh Van Khanh 先生的家人(Xuan Lam、Nam Dan)聚集在一起。 |
过去,为了养家糊口,祖父母耕种着两公顷多的稻田。如今,他们年近古稀,两个儿子当司机,大儿媳是幼儿园老师,二儿媳是商人。为了让父母安享晚年,孩子们每人都自愿出点小钱,有空的时候雇人耕田、种地、打理田地,并分担家里的日常琐事,比如买菜、做饭、带孩子等等。而祖父母通常会帮忙照顾孙辈,让孩子们专心工作。团结友爱、齐心协力,让家庭生活永远充满欢笑、温馨和谐。
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家庭模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四代同堂”的家庭模式,即使不再与祖父母、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家庭依然是每个人充满爱的摇篮。
典型的例子是阮氏春(春兰-南丹第16村)丁文庆先生一家。每天,老人们和邻居们一起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吃着槟榔,喝着水。他抚摸着银发,谈起他那7个儿女和17个孙辈的大家庭时,有说有笑。他的儿女们大多在外打工,没有条件住在一个屋檐下,但儿孙们经常打电话问候身体,给爷爷奶奶打气。亲情拉近了距离。每个月,儿孙们都会安排时间聚在一起,一起吃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孙辈们还会送上一盒牛奶、一件衬衫、一条围巾等小礼物来鼓励爷爷奶奶。正因如此,老人们总是快乐而健康地生活着。通过这些团聚,大家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互相慰问。欢乐倍增,烦恼得到释放,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得到家人的支持和帮助……
丁氏香女士(庆先生的女儿)透露,无论多忙,她总是提醒小家庭成员安排时间团聚、探望,并鼓励祖父母与子孙后代幸福、健康、长寿,尽孝道。即使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他们仍然会回到大家庭,给予和接受爱;这是精神上的支持,为每个成员的生活增添动力。
小小的房子、乖巧的儿女、简朴的生活,是陈子进夫妇和阮氏明女士(清章县清东乡1村)共同生活40年来最大的财富。这也是他们快乐、健康、有意义地生活,并继续热衷于社会工作的动力……幸福的定义有很多,但对陈子进夫妇来说,幸福或许就是能够再次相聚的幸运。
说起这些,明太太最懂,因为他们虽然同龄,同村,同阶层,但她几乎一半的时间都作为妻子,独自抚养孩子,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他,从广治城战场一路奋斗到胡志明战役,又加入越南志愿军到老挝作战。在那段激烈的战斗日子里,她虽然心里一直担心,却从来不敢开口,哭也只能一个人哭。最难忘的记忆是1974年春3月,在广平的九龙。那时,他们俩刚刚结婚,不到一周,他就得回部队准备前往B地。她从义安来到广平照顾刚出生的妹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九龙停下来吃饭,在那里遇见了她。新婚夫妇见面,有那么多的喜悦和悲伤,有那么多的话想说,但只能对视5分钟左右,有那么多的痛苦和担忧每个人都藏在心里......
![]() |
小房子、乖巧的儿女、简单平静的生活,是陈慈进 (Tran Tu Tien) 和阮氏明 (Nguyen Thi Minh) 夫妇(Thanh Chuong 县 Thanh Dong 公社 1 号村)最大的财富。 |
和平后的生活并不轻松,因为他和妻子育有5个孩子。当时的补贴只有“三竿三钱”,所有开销都靠几块田地维持。尽管生活如此艰苦,他和妻子始终相亲相爱、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努力把孩子抚养成人。复员回乡后,他深受人民和政府的信任,被选为公社退伍军人协会主席、老年协会主席、村干部……他肩负着“扛牢、扛全村”的重任,工作任务繁重,但无论身处何地,他总是出色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因为他始终有妻子作为坚实的“后方”。近两年,他不再是劳动年龄,而是承担起了老年协会代际俱乐部主席的工作。尽管俱乐部成员都上了年纪,有的已经年近七旬,但他们仍然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即成立小组,定期帮助公社中的孤寡老人,包括处境非常困难的陈氏碧女士和她的孩子们,她孤身一人,因重病卧床不起,还有103岁的泰氏秋女士,无人照顾……协会还推动设立1亿的扶持资金,帮助会员建立经济发展模式,包括陈氏丹女士家、陈武豪先生家等6户脱贫家庭……协会会员也是清东公社文化艺术俱乐部的主力军。作为俱乐部的主席,田先生自成立以来,积极组织、策划节目、创作歌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能同时演奏多种乐器。许多乐器也是他自掏腰包购买,为团队服务的。该俱乐部的活动也是清章县群众文化艺术运动的亮点、游乐场和该县许多其他地方学习的榜样。
如今,生活越来越富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日益改善。因此,许多人不仅有更多条件表达对家人的爱,也愿意与不幸和艰难的命运分享……黎氏越老师(荣市长氏坊九年级)出于对所在学校贫困学生的爱,自愿捐赠书籍、保暖衣物或积攒的零花钱给孩子们。这项有意义的工作让她得到了朋友、同事和熟人的同情。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活动,黎老师的慈善活动已有近30名成员参与。她们中有教师、家庭主妇,也有市场小贩……
他们每天精打细算,蔬菜、鱼……与贫困学生、有功之士、困境中的人们分享。陈氏峯女士在Cua Dong市场卖菜卖菜,家庭生活并不宽裕,但每次慈善团体募捐,她总是热情参与。因为对她来说,有很多人比她更贫穷、更艰难,所以她把爱心传递出去,希望能减轻他们的困难,给他们带来更多快乐。那些怀揣着同样愿望、为穷人做慈善的人,用他们的善心为大家带来欢乐,他们自己也感到幸福,因为“活着就是付出,而不是索取”。
这些实际的、细微的、简单的事,正在使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更加富足、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更加快乐。当我们爱并分享爱时,幸福将不再遥远,而是始终存在于每个家庭和社区的生活中。
丁月——美哈
2015年是越南第二次举办以“爱与分享”为主题的国际幸福日活动。国际幸福日旨在祝愿全体越南人民,从家庭到宗族,彼此关爱、彼此分享。每个社区,无论大小,每个单位、机关、学校……的朋友和同志们,都以最实际的行动为自己、家庭和社区的幸福做出贡献。同时,携手发展社会保障,实现建设繁荣、进步、幸福家庭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