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哈特传说
(Baonghean) - 这片土地上不仅有郁郁葱葱的稻田。在高脚屋和帕象山脉的背后,隐藏着村庄建立和芒族建设的传说。节日过后,南哈特河右岸的村庄进入新的劳作季节。
![]() |
秋州乡(Quy Chau)的妇女们从田间劳作归来。照片:档案馆 |
如今,富贵县的土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节日的季节已过,土地呈现出别样的色彩,那是广阔稻田里嫩芽的颜色。田野间隐约可见人们在田间锄草的身影。妇女们弯腰的身影,给单调的稻田景象增添了一抹亮色。
驱车穿过周田乡的磨洞旅游区,沿着南哈河(Nam Hat River)前往归州县周平乡,一路风景令人心旷神怡。南哈河是孝河(Hieu River)的一条支流,在周田乡与南通河(Nam Ton River)汇合,形成了清岩(Chieng Ngam)地区。
清岩是义安省西部众多泰芒族之一。这片土地上有两个节日。其中,珠田乡的“布阿洞节”每年一月底举行。
每两年,在南哈特河右岸的山下——位于周平乡象二村的帕象山下,都会举行一个规模较小的节日。该节日在布阿洞节之后,即农历二月举行。不仅象二村的居民会参加,周平乡右岸所有五个村庄的居民也会参加。周田乡和周顺乡的居民也会来参加。
“规模小,参加的人也不像大型节日那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欢乐少。”——象二村村长朗文胜先生曾悄悄地跟我说道。“不过,想看这个节日,得等到明年了。去年,村里还办过一次呢。”——村干部不忘提醒道。
![]() |
2016年珠平省(归州省)“访山节”文化活动。图片由珠平省供图 |
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在东北季风来临前的最后一个晴天返回班桑二村。穿过连接南哈河两岸的渡槽,穿过另一片稻田,我到达了右岸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一排排古老的吊脚楼依山而立,显得格外诗意。依山面河的地形,让这片山区似乎更贴近平原人民的生存哲学。
古式吊脚楼间散布着四层楼房。然而,村里的大部分房屋仍然保留着吊脚楼建筑风格,并附带一个花园。花园里,沿着篱笆,种植着槟榔树、蒌叶树、果树,以及一些至今仍用于当地居民日常饮食的蔬菜。
![]() |
通往 Chau Binh 公社(Quy Chau)Pha Xang 2 村的道路。照片:Huu Vi |
依然精明的村长郎文胜(Lang Van Thang)敞开了他那栋别墅般宽敞的房子的门来迎接我:“春节过完了,现在我们专心做生意吧。”这位35岁、连续担任了10年村长的男子分享道:虽然来自山区,但绝大多数村民都是农民。村里有112户人家,500多口人要养活,每人有300米的土地。2 湿润的稻田。懂得运用新的生产技术和品种,人们再也不用担心稻米吃不饱了。有了稻米,肚子饱了,人们就可以想着致富了。村里有30多户小康户。虽然还没有富裕户,但对于一个高原村庄来说,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作为一个相当活跃的社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稻米。许多富裕的家庭仍然会去杂货店做生意,出售诸如织锦、自家菜园、河岸边种植的蔬菜、糖醋里脊等当地特产……每逢佳节,人们在欢聚时,也为村里的家庭带来了商机。这里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也顺应了商业潮流。这也是发展的必然组成部分。值得庆幸的是,这里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当地价值观。
村里有一个泰国文化认同保护俱乐部,共有38名成员。每月一次,在阳历15日,成员们会聚在一起唱泰国民歌“Xuoi”和“Nhuon”。有些人会练习书写泰文字符,以免忘记。在小村庄宁静的夜晚,吹笛的老者和唱“Nhuon”的老妇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桑氏谦女士是俱乐部的活跃成员。她不像民间艺人那样拥有流畅的歌喉,但她却对芒族村的故事了如指掌。在她那带大花园的吊脚楼里,这位老太太经常向游客讲述200年前来此建立村庄的朗氏家族的故事。如今,朗氏家族几乎占了村里人口的80%。他们最初来自清化省西部,后来迁徙到义安省西部的许多地方。
关于朗家的南顿,流传着半真半假的故事。她是一位美丽的姑娘,皮肤白皙如剥了皮的鸡蛋,温柔善良。龙王之子,南哈特河里的恶龙,听说了她的故事,立刻化作一位英俊的青年去“结识她”。后来,人们不得不把南顿带到山上躲避恶龙的追捕。南顿化作了石头——帕象山边一块美丽的钟乳石。每逢“探古恩节”,村里的年轻男女常常爬上帕象山,欣赏这位命运多舛、化作石头的姑娘的美丽容颜。
![]() |
班桑的稻田 2。图片来源:Huu Vi |
郎文胜先生说:“保护原住民文化特征,尤其是泰文传承,也得到了村里年轻人的支持。其中,郎俊公(Lang Tuan Cong)和郎氏翘娥(Lang Thi Kieu Nga)两位年轻人,正在成为社区推广泰文的积极力量。”
节日过后,便是拔草的季节。这就是南哈河沿岸春天的生活节奏。村长郎文胜说:“现在的生活虽然不算充实,但可以说村里很平静,社会丑恶现象少,人们做生意的热情也很高。致富需要每个人在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上有所突破,需要一个契机。”
南哈特河右岸的河边田野上,依然可见人们下田耕作的身影。人们趁着这个机会除草,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节日的季节已经过去,村庄即将迎来新的劳作季节。
你是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