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有望从药物中获益,以治疗世界上最危险的病毒

August 24, 2014 20:05

一种实验性药物能够保护猴子免受马尔堡病毒(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的侵害,这让研究人员对找到新的埃博拉治疗方法燃起了希望。

Virus Marburg hiện được coi là loại virus nguy hiểm nhất hành tinh. Ảnh: CBC
马尔堡病毒目前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危险的病毒。图片:CBC

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是致命的“表亲”。它们都属于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属,可导致人类严重且常常致命的出血热,目前均未发现针对人类的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和加拿大温哥华的Tekmira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给感染了安哥拉马尔堡病毒的恒河猴注射了一种名为“小干扰RNA”(siRNA)的实验性药物。根据这项最近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16只接受siRNA治疗的恒河猴存活了下来。相比之下,未接受siRNA治疗的恒河猴则全部死于该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的灵长类动物即使在感染三天后才开始治疗,也能够抵抗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托马斯·盖斯伯特解释说,实验性的siRNA技术能够抑制马尔堡病毒的自我复制方式。“我们证明了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能够完全抵抗马尔堡安哥拉病毒,即使治疗推迟到第三天,也就是我们能够检测到感染(血液中存在病毒)的时候,”他说。

研究人员声称,siRNA 技术有望成为治疗人类丝状病毒感染的良药,并可能用于对抗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

2010年,盖斯伯特和他的同事在《柳叶刀》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展示了一种类似的siRNA技术,可以对抗埃博拉病毒,这种技术在感染后不久也能保护恒河猴。他们现在计划研究这种方法在更现实的环境中是否有效,即受害者已经出现症状的情况。

在埃博拉病毒的药物试验中,人们通常在最初72小时内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盖斯伯特说,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感染后第3天可能相当于人类感染后第6天或第7天。

另一种实验性埃博拉药物ZMapp的作用机制则截然不同。它含有三种抗体,可以阻止埃博拉病毒附着并进入宿主细胞。迄今为止,两名美国医疗救援人员和三名利比里亚医生在接受ZMapp治疗后已出现康复迹象,但一名西班牙牧师尽管也接受了实验性ZMapp治疗,却死于埃博拉病毒。

专家警告说,目前尚不清楚 ZMapp 是否有助于或阻碍患者的康复。

据越南网报道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埃博拉病毒有望从药物中获益,以治疗世界上最危险的病毒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