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技术转让障碍

March 21, 2015 15:56

(Baonghean)——据越南科技部发布的数据,越南高新技术企业比例约为20.6%,远低于该地区其他国家(菲律宾29.1%、印尼29.7%、泰国30.8%、马来西亚51.3%、新加坡73%)。在工业生产企业中(约占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拥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群体仅约12%(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其余88%为中等和落后类型。

越南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率仅占营收的不到0.5%(韩国为10%)。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越南在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的144个国家中位列第68位;其中技术就绪程度排名第99位,外商直接投资(FDI)企业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排名第93位,企业技术吸收水平排名第121位,企业吸收新技术的能力排名第123位。

造成上述状况的直接原因是,大多数越南企业缺乏长远眼光,缺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来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企业对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仍然较低。越南目前拥有1200个科技组织,比1995年增长了2.5倍,其中60%为国有。尽管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但科技组织的活动质量和创造力仍然较低。同时,缺乏合理的机制将科技进步转化为企业成果。

越南企业技术水平落后的原因在于技术转移壁垒重重。达到先进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而这些企业(子公司)的技术创新升级则由其在国外的母公司决定。将技术引入越南的外商公司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投资产品组装线。对于越南企业而言,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由于资金能力不足等诸多原因(包括利益集团的影响、腐败分子的操纵),导致进口了落后的技术设备。据技术专家调查,越南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世界40年。机械工业中用于生产机床、动力机械、消费品等的技术大多诞生于1980年之前,高达30%的设备寿命超过半个世纪。

技术转让后的劳动力再分配也是许多企业尚未克服的障碍。由于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低,越南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力主要以非技术工人为主。在技术转让过程中,现代化的设备会将一批批低素质的工人“淘汰”出生产线。对于私营企业来说,这很正常。而对于国有企业(或股份制国有企业)来说,技术转让后解决工人的就业问题则是一项负担。因此,许多企业对技术转让并不感兴趣。有些企业在技术转让时,不安装一些现代化的设备,但仍保留手工劳动,以便工人有工作可做。

经济专家认为,当前越南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创新经济增长模式,将依赖开发自然资源、利用廉价劳动力、增加投资资本等方式的增长模式,转变为利用现代技术、走捷径追赶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增长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必须制定具体的机制和政策,消除壁垒,促进企业向日益现代化的方向进行技术转移。企业界必须将投资创新和技术升级视为增加利润、增强竞争力和实现更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陈鸿科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克服技术转让障碍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