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难以通过生物识别身份验证进行银行交易
根据国家银行第2345号决定,自7月1日起,网上银行交易将采用生物认证。
银行主动出击
因此,想要转账 1000 万越南盾/次和 2000 万越南盾/天的客户、向电子钱包存入 1000 万越南盾/天以上的客户或在国外进行银行间交易的客户……都必须进行生物识别认证。
此前,多家银行于6月开始试点生物识别身份验证,并紧急协助客户完成。截至目前,许多银行已提前实施,并已有大量客户注册生物识别,例如:越南工商银行(VietinBank)、越南外贸银行(Vietcombank)、越南发展银行(BIDV)、农业银行(Agribank)、越南投资银行(VIB)等。

BIDV 义安分行副行长黎氏梦丽女士表示,BIDV 几个月来一直积极引导客户办理相关业务。尤其是在6月底,分行增加了工作时间,加班加点为客户提供服务。
这几天,来总部办理的客户数量激增,因为很多人自己无法办理,所以就到银行寻求指导。具体的指导很容易理解。不过,今天流量增加了,网络有时会比较拥堵,客户可以过几天再办理。
Le Thi Mong Ly 女士 - BIDV 银行义安分行副行长
目前,部分银行已增加对芯片卡CCCD的读取和验证设备;同时,正在紧急采集客户生物特征数据,准备从7月1日起在部分交易中部署生物特征认证。
实施过程表明,银行正在竞相更新应用程序,增强客户面部识别功能,并更新信息以匹配人口数据库。与此同时,许多客户在更新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有些客户可以立即完成,而有些客户则仍在苦苦挣扎。
在荣市一家股份制银行,一位顾客表示:“因为我业务量大,金额也大,所以听说这个政策后,我马上就照做了。我按照银行的指示操作,但到了扫描身份证的时候,我却不行,只好去银行问清楚。可是,银行工作人员也办不到。”

越南国家银行义安省分行的一位代表表示:“每次转账超过1000万越南盾或每天超过2000万越南盾,或进行超过1亿越南盾的商品和服务交易时,都必须满足这一条件。使用生物识别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有效防范客户风险。为了留出时间和制定实施路线图,银行已逐步实施了这项技术。业界的观点是确保客户安全,但又不给客户交易带来任何困难,这符合银行和相关机构长期以来有效实施的无现金项目的目标精神。”
越南国家银行义安省分行的一位代表表示:“该技术将从7月1日开始实施,但并非所有银行都能应用,这取决于每家银行的技术水平。”
根据第2345号决定,最低的两个身份验证级别A和B无需生物识别身份验证。例如,对于A类交易,客户只需使用用户名、密码或PIN码登录,如果之前已登录,则无需在交易步骤进行身份验证。此类型适用于查询信息的交易;同一银行、同一账户持有人之间的转账;以及金额低于500万越南盾的付款。
B类身份验证使用OTP(一次性密码)、手持设备上的生物识别技术或电子签名,用于向他人转账、使用电子钱包存取款。但每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1000万越南盾,每日交易金额不得超过2000万越南盾。
据国家银行称,C类和D类(最高两个级别)交易的客户生物特征识别是通过匹配已收集并验证的客户生物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的。如果没有芯片身份证,则必须前往银行分行更新和验证数据。
根据国家银行的决定,生物识别身份验证是基于将用户的生物特征与公安部提供的国家人口数据库中注册的信息或通过正在试点的VNeID进行的信息进行比较。因此,用户需要区分设备生物识别和基于国家人口数据的生物识别。
如果生物特征认证与芯片嵌入式 CCCD 或客户生物特征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匹配,则人们每次交易的金额只能在 1000 万越南盾以下,或每天交易的金额只能在 2000 万越南盾以下。
即使没有芯片嵌入的身份证,仍然可以进行生物特征认证
在银行应用程序上创建生物识别数据时,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拍摄芯片式公民身份证的正反两面。那么,如果客户仍在使用身份证,或者没有芯片式公民身份证,该怎么办呢?
为解决出现的问题,6月25日,越南国家银行行长颁发了第5262/NHNN-CNTT号文件,指导落实第2345/QD-NHNN号决定的若干内容。
根据国家银行的指导意见,如果客户没有身份证、芯片式信用卡、只有身份证或非芯片式信用卡(但必须依法有效),且需要进行超过1000万越南盾的在线交易或每日累计超过2000万越南盾的交易,则必须直接在交易柜台登记生物特征信息。信贷机构需要通过匹配已收集并验证的客户生物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支持客户进行身份验证。

对于持有芯片式身份证件但使用不支持NFC(近场通信无线连接标准)的手机的客户,执行第2345号决定第1条规定的C类、D类交易使用客户生物特征识别标记进行身份验证的措施:通过电子识别认证系统对客户电子识别账户进行身份验证(单位需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应用程序与电子识别认证系统集成才能提供此项服务)。
第二项措施是将采集并验证过的客户生物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其中验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在交易柜台,通过单位内置芯片的CCCD读取设备/手机,将客户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与公安机关发放的客户CCCD卡芯片中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对;或者通过电子识别和认证系统对客户电子识别账户进行认证,将客户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与公安机关发放的客户CCCD卡芯片中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比对。
为做好自2024年7月1日起实施第2345号决定的准备,越南国家银行要求各银行加强与所有客户的沟通,指导他们按照规定的交易限额实施交易认证措施。信贷机构应制定方案,开通热线电话,安排24小时值班人员,及时指导和支持客户注册和使用生物特征认证信息。应主动与国家人口数据中心、公安部社会治安行政警察局及其他相关机构配合,制定方案解决客户在注册和使用生物特征认证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信贷机构应部署技术解决方案,确保信息和客户数据安全,遵守个人数据保护法律规定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法律规定。
为了避免交易拥堵并及时为客户提供支持,国家银行鼓励各单位尽快完成实施并为客户提供服务。银行建议客户不要通过任何其他网站或应用程序更新生物识别信息,以避免欺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