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首都解放70周年,河内旗塔互动展览开幕
10月9日下午,《人民报》举行了河内旗塔互动展览的开幕式,并推出了庆祝首都解放70周年的特刊。展览将于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3日在河内市杭仲街71号《人民报》总部向公众开放。

出席此次活动的有越共中央委员:人民报总编辑、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越南记者协会主席黎国明;河内市委副书记、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陈士清。
出席的还有:越共中央候补委员、共产党杂志总编辑黎海平;文化体育旅游部副部长郑氏翠;越通社副总干事段氏雪绒……
此次展览展示了《人民报》在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方面所做的努力。
在开幕式上,黎国明同志表示,值此首都解放70周年(1954年10月10日-2024年10月10日)之际,《人民报》组织了一场特别的信息发布会,为此进行了近半年的精心、周密和彻底的准备,首先推出了关于河内的深度知识专栏。
该产品旨在传递有关 1954 年 10 月 10 日英雄氛围的宝贵信息、记忆和情感;千年文明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以及首都未来的发展愿景。
此外,《人民报》还发起了“人人皆拼图”项目。在这个项目中,读者可以发送个人照片,这些照片将被拼成一张河内旗塔的大幅照片。读者可以使用提供的编码在10月10日发布的大照片中找到自己照片的位置。

越共中央委员、人民报总编辑、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越南记者协会主席黎国明同志在展览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
(图片:THANH DAT)
为纪念首都解放70周年,《人民报》于2024年10月10日出版了以河内旗塔为主题的特刊,这是该特刊的亮点。该特刊包含一页关于河内旗塔的内容和一页模型拼贴画。
读者可以将打印好的报纸页面剪切粘贴到河内旗塔的模型中,并通过三个二维码与模型进行互动。每个二维码都将提供更多内容,并引导读者体验《人民报》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精彩项目。
特别是,10月9日至13日,《人民报》将在其位于杭仲街71号的总部举办“河内旗塔互动展览”。参观者将有机会通过混合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体验军队进军河内的场景。此次体验将重现1954年10月解放和占领首都过程中的10个重要里程碑。
精通科技的旅行者可以使用增强现实(AR)眼镜来观看河内的3D图像。
组委会使用一台内置两颗5000万像素摄像头的设备,拍摄并录制了首都河内众多景点的高清3D视频,例如还剑湖、文庙、独柱寺、河内旗台、龙边桥、歌剧院、河内五大城门……
用户有机会在 3D 空间中体验这些图像,就像用肉眼观看现实生活中的地标一样。
黎国明同志还宣布:从10月10日起,在河内《人民报》总部以及全国63个省市的常驻办事处,我们将开始向全国读者免费发放特刊《河内旗塔》。

展览开幕式全景。(图片:THANH DAT)
读者有机会放下繁忙的工作,尝试剪贴折叠河内旗塔模型,然后扫描互动二维码,了解这座千年古都的历史。
“我们深知越南革命报业的领军报纸肩负着宣传国家重大事件的责任。‘人人为一,拼图碎片’项目、特刊、河内旗杆互动展览……都是《人民报》在数字化转型路线图上所做的努力,它将传统纸质报纸与技术平台相结合,创造新的体验,更好地服务和吸引公众,特别是年轻读者,”黎国明同志强调说。
《人民报》在新闻领域展现了其热情、远见和创造力。
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陈士清同志对《人民报》为纪念首都解放日(1954年10月10日—2024年10月10日)所做的一系列报道表示赞赏,并向新闻界全体记者和编辑,特别是《人民报》的记者和编辑们表示感谢。

越共中央委员、河内市委副书记、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陈士清同志在展览会上发表了讲话。(图片:THANH DAT)
他表示,《人民报》近期的作品“非常令人钦佩”,展现了报社的诚意、远见和卓越的创造力。其中,诚意体现在《人民报》始终尊重历史,尊重前人的牺牲和贡献,并将历史作为通往未来的支点。
“《人民报》对读者趋势的预测能力体现了其影响力。展览中的互动创造了新的体验,触动了各阶层人民的情感,”陈士清同志说道。
《共产主义杂志》总编辑黎海平同志强调这是一个意义极其重大的项目,并表达了他对《人民报》作为越南革命报业体系中领先报纸的发展信心。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共产党杂志总编辑黎海平同志在活动上发表了讲话。(照片:THANH DAT)
《人民报》为将党报送到群众手中付出了巨大努力,进行了诸多创新。今天展览上孩子们灿烂的笑容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新一代能够坚定地站在我们国家和我们党的传统之上。——《共产党杂志》总编辑说道。

与会代表体验河内旗塔互动展览。(图片:THANH DAT)
与此同时,河内市信息通信厅厅长阮越雄先生希望继续与《人民报》以及其他新闻媒体机构协调合作,创造更多富有创意的新闻科技产品,以进一步吸引公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