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义安省西部的蒙族社区:第三部分 - 蒙族笛子
(Baonghean) - 如今,少数民族社区的年轻人对传统音乐不太感兴趣。然而,对于年轻的蒙族人来说,他们仍然听蒙族音乐,唱蒙族传统民歌,蒙族笛子的声音仍然在小歌中回荡……
蒙笛传奇
高地的蒙族人视“琴”为圣物。成年男子通常会购买几把或大或小的“琴”,在高兴或悲伤时演奏。春节期间,当他们不用再操劳林业时,琴常常会奏响。在葬礼中,“琴”是尤为重要的乐器。在蒙族人的观念中,葬礼需要“琴”。“琴”是仪式的语言,亡灵会跟随“琴”的歌声吃早餐、晚餐,然后升天。没有“琴”,鬼魂就听不懂人说的话。
![]() |
南坎村(Nam Can - Ky Son)的 Xong Gia Sau 先生吹奏蒙族笛子。 |
关于蒙笛,流传着许多传说。下午,我们听了很多故事,其中一位是奇山县南坎乡南谦村的村长老刘赛披,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没有人记得这六兄弟属于哪个家族,只知道自己没有父母。因为是孤儿,所以兄弟俩爱得如胶似漆。一天,他们六个人从田里回来,趟过一条大河。当时,风雨交加,洪水泛滥。走到半路,他们全都被洪水卷走了。其中四人溺水身亡,两兄弟被冲到河岸上,不见人影,河边的竹林里到处都是溺水者的尸体。
找到食物,不再挨饿后,兄弟二人感叹天地隔绝,成为孤儿。他们把漂流到河岸的人们的尸骨磨成竹刀,雕成笛子,吹奏起来,笛声响彻山林。事后,两人想起了不幸的兄弟,心如刀割。他们商量找六支笛子,最大最短的那支是老笛,最小的那支是老笛。六支笛子组合成了一种新的乐器,名叫“Khen”,吹奏时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轻有重。笛子帮助他们与在天堂的亡灵兄弟沟通。
听到笛声和排箫声,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明白了兄弟俩的心意。他们纷纷前来聆听。后来,动物们都垂涎欲滴地想要兄弟俩的乐器。这时,两人告诉他们,谁能帮助他们渡河,就能得到最好的笛子作为奖励。森林里的动物中,只有猿猴和鹰勇敢地接受了这个任务。猿猴轮流驮着他们过河,而鹰则在前面飞翔,在他们艰难的路途中为他们指引方向,为他们保驾护航。
过了河,蒙兄弟俩高高兴兴地又去找他们的村子了。他们没有忘记长臂猿和老鹰的恩情。长臂猿得到了一支音色最好的笛子,而老鹰因为工作比较轻松,只得到了一支普通的笛子。所以,今天长臂猿的歌声比其他鸟儿都好听。那是因为蒙兄弟俩给了它一支音色最好的笛子。老鹰只得到了一支音调较低的笛子,所以它的歌声很平庸……
帕诺村的欢乐旋律
因为听过老赛披的故事,我们每次到蒙族村落,总要仔细聆听,寻找“坎”的笛声。后来,一天傍晚,我们来到了奇山县芒提普乡的帕诺村。在此之前,乡副主席哈巴泰介绍说,这个村子是全乡最繁华、最热闹的村子。小村子里难得能听到“坎”和笛声。
确实,我们进村的时候,正是孩子们把水牛从山坡上的牧场赶回村子的时候。路边的木屋里传来低沉的音乐声,时而亲切,时而天真。我们从门缝里偷偷往里看,看到一位年轻的父亲坐着吹笛子。他的肩膀上藏着两个小男孩,一个大约两岁,另一个四岁。
家里来了陌生人,年轻的父亲停下音乐,抬起头,用断断续续的京乡口音和他们打招呼。这位年轻的父亲名叫瓦巴迪,今年30岁。他是村里两个吹排箫最好的人之一。巴迪说,今天下午他的孩子们哭了,年轻的父亲只好用排箫哄他们。后来,我们问了纳尼乡的村民,得知帕诺村的瓦巴迪是当地吹排箫最好的人。
在南坎、纳埃、芒艾、芒蒂普四个乡的文化交流中,这家伙总是得一等奖。巴迪是个蒙族笛子爱好者,家里一直有两支笛子。义安省西部的蒙族人已经不再像北部山区省份的人那样会制作蒙族笛子了,所以他们不得不从老挝街头小贩那里买笛子,甚至不得不去邻国才能买到。
随后,瓦巴迪像一位热情的艺术家一样,讲述了关于坎舞的故事。据他所说,蒙族有很多坎舞。一个被认为优秀的坎舞者必须至少会演奏和跳六种坎舞。最简单的坎舞被称为“通迪”。学习这种坎舞并不简单,因为它是第一个练习。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坎舞和音符已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演奏音乐更是难上加难。一旦你掌握了坎舞和第一个练习,学习坎舞就会变得简单得多。
吹得好的笛子不一定跳得好。笛子舞乍一看很简单,但要学会却需要很大的努力和毅力。瓦巴迪刚开始练习笛子舞的时候,光是吹笛子和前后踢腿的舞步就让他累得筋疲力尽。后来,他成功地掌握了6种笛子舞。有的只是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手臂和腿部,有的则需要摆动双腿绕圈行走。笛子舞要求练习者既要有技巧,又要有力量,因为在跳舞的时候,音乐的旋律必须不停地回荡。如果音乐停止,舞蹈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是在葬礼上表演笛子舞,甚至会让鬼魂听不懂人的话。
村民们告诉我们,当地年轻人之所以在与坎儿琴共舞方面无人能及瓦巴迪,是因为他表演的是难度最高的舞蹈。这种舞蹈被认为是练习者必须完成的最后一项,其中有吹坎儿琴并前后滚动的动作。巴迪说,如果练习者想要成功完成这种舞蹈,就必须懂得忍受疼痛,尤其要避免发生意外……
虽然我们的旅程只有短短的一个下午,但这位热爱蒙族笛子和巴迪笛子的年轻人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这种六管竹笛的趣事,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神圣的物品,在我们探索义安西部蒙族聚居区的旅程中,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感触!
相关新闻 |
---|
Huu Vi-Dao T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