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各国的核避难所
(Baonghean.vn)——世界各国长期以来都在建造核掩体。如今,这些掩体再次被提及,因为它们可能在核战争爆发时派上用场。
1.日本核防空洞
![]() |
Shelter 首席执行官西本诚一郎在日本西部大阪家中地下室建造的模拟核避难所中戴着防毒面具。 |
日本人以其独特实用的发明而闻名于世。随着威胁日常生活的危险日益增加,须磨町居民织部健二先生在自家楼下设计并建造了一个“核避难所”模型。
因此,他花了六个月的时间研究并建造了这座“核掩体”。掩体的天花板和墙壁采用19英寸厚的钢筋混凝土,坚固耐用。这使得掩体能够抵御与“小男孩”同级别的原子弹。1945年,广岛遭受了“小男孩”原子弹的袭击,造成12.9万人死亡。
2.俄罗斯可容纳2700人的核避难所
![]() |
工作人员正在指导穿戴防辐射服。方舱内配备有柴油发电机、水泵、防辐射防化服、睡觉用的木床等设备…… |
除了为高级领导人建造的地下设施外,据信俄罗斯还建造了具有大型作战室容量的核掩体。莫斯科1号核掩体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旦发生核袭击,这座地下掩体可容纳2700人。
俄罗斯的核掩体位于地下近200米深处,钢墙厚度超过0.6米,一旦爆发核战争,一号核掩体将被视为“不可侵犯”。进入掩体后,每人每天可获得3顿饭和3升水的配给。该掩体还配备了空调、75个厕所和一个大型浴室,可供200人同时沐浴。
除了地下掩体外,俄罗斯的许多公共建筑也承担着在核战争爆发时为民众提供避难所的任务。2016年10月,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在为2018年世界杯建造的大型体育场泽尼特竞技场的管理部门收到了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的请求,要求其迅速为核战争爆发时的民众准备安全的避难所。
3. 中国绝密核掩体
![]() |
走廊很深,而且一片漆黑。 |
该核掩体位于北京西北20公里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地下2公里深处,是一旦发生核战争,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安全撤离场所。
该核掩体是一个地下隧道和洞穴系统,其大小相当于一座小城市,在核战争紧急疏散时,可以为 100 万人稳定供应清洁水。
该设施的主入口距离北京不远,方便中国领导人从中南海快速抵达这一安全避难所。政府将能够在掩体内维持运作。
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乌鸦岩山核电站、科罗拉多州夏延山核电站等著名核避难所相比,西山公园核避难所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迅速保障中国高层官员的安全。
4.美国核战争掩体
![]() |
这间地下室已有近五年历史,里面的设备看起来完好无损。图片:《镜报》 |
这座防空洞建于1967年,旨在抵御核战争。它可容纳五人。虽然与外界隔绝,但万一发生核战争,他们仍能保持通讯联络。
掩体正面墙厚达1米,顶棚厚逾0.5米,混凝土地面厚逾0.6米。掩体周围还建有工业水泉,用于抵御爆炸冲击波。
该掩体配备一台200千瓦的发电机、大型进气隧道以及一个定制的通风系统,该系统配备辐射过滤器,可在发生核灾难时使用。该掩体的主要用途是抵御冲击波和超高压。它还能在一定时间内抵御放射性尘埃。
5.英国的核掩体
![]() |
英国的核掩体隐藏在约克郊区一条安静的住宅街道上。 |
这座地下建筑是英国政府于 1961 年建造的,旨在为冷战期间遭受核袭击时的“世界末日”做好准备。
据了解,60名皇家武装部队成员和一支由顶尖科学顾问组成的团队负责此次行动。这个核掩体。
地堡的门是防爆的。秘密地堡的两间宿舍里大约有20张床位。一旦发生可能的(核)袭击,这间宿舍就成了地堡的“大脑”。
该掩体于1991年冷战结束时关闭,并于2006年重新向公众开放。
6.朝鲜坚固的“核掩体”![]() |
平壤地铁全长约24公里,设有17个车站和2条轨道。(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一旦遭受核攻击,世界上最深的火车站——平壤地铁可以被视为朝鲜人的避难所。
朝鲜拥有地下100多米的地铁系统。这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深的车站之一。该火车站始建于1968年,并于1973年在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领导下正式启用。
该站平均深度100米,部分区域深度达150米。在这样的深度,全年平均温度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除了作为公共交通枢纽外,如果美朝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为全面战争,这座100米深的车站还可以作为避难所。
7.瑞士核掩体
![]() |
瑞士的一栋公寓楼里有一个核防空洞,门厚20厘米。 |
瑞士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全体人口提供防核弹掩体系统的国家,尽管他们可能永远不需要使用这些掩体。
该避难所系统配备有20厘米厚的装甲门和能够过滤气体的通风系统,是紧急情况、常规战争或核战争中人们的临时住所。
瑞士的每一套公寓,无论出租还是出售,都自带一个地下室。平时,这些地下室被人们当作小仓库使用。
瑞士资讯 (Swissinfo) 的统计数据显示,瑞士人为保障自身安全(抵御各种外部威胁)所花费的资金(超过其收入的 20%)居世界首位。而且,这已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