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品加工原料短缺
加工原料短缺一直是水产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而年初的干旱、盐碱化等影响,使得原料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短缺30-40%
据越南水产出口与生产协会(VASEP)统计,截至2016年8月,湄公河三角洲各省份新增巴沙鱼养殖面积减少了约26%,捕捞面积与2015年同期相比也减少了近20%。在拥有巴沙鱼养殖区的10个省份中,有9个省份新增养殖面积急剧减少,如坚江、朔庄、芹苴……目前,民间捕捞的鱼已告枯竭,需要原料加工出口的企业必须寻找其他来源,如进口鱼、自养鱼……
原材料短缺正在威胁越南海产品产业的出口领先地位。 |
同样,当加工企业正为加工原料短缺问题而头疼时,虾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金瓯、朔庄等虾类养殖重点省份,今年头几个月,该地区许多虾场都没有足够的虾供应给工厂和海产品加工出口企业。仅在金瓯省,尽管虾价有所上涨,但到目前为止,全省仅能养殖和放养约40%的工业化虾类养殖池塘。
“原因是高温天气、长期干旱和盐碱化,导致我们的主要水产养殖产品,如查鱼、虾等大量死亡。同时,水产饲料价格上涨,利润减少,对养殖户造成了不利影响。”金瓯省(Cai Nuoc)的阮文厚先生感叹道。
越南渔业和渔业协会秘书长张廷豪表示,水产加工原材料短缺约30%至40%,这对水产出口企业构成重大障碍。此外,中部省份发生的环境事件导致企业捕捞和收购的水产产量与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0%。由于水产养殖和渔业原材料严重短缺,过去8个月,企业仅采购了约40%的原材料,销售额急剧下降。
“如果不是原材料短缺,虾等许多海产品的出口会更加强劲。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多年来一直没有根本性的解决办法。我们的业务一直受到原材料短缺的困扰,工厂不得不以低于产能的速度开工,”明孝北辽海产股份公司董事长黎氏帽女士说道。
需要导入
业内专家表示,进口虾的价格通常比国产原料虾的价格低2.2万至4.4万越南盾/公斤,因此进口虾将是帮助企业解决原料短缺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进口海产品原料被认为是帮助该行业实现2020年海产品出口额达100亿美元的目标的必要解决方案。国内企业正在“关注”的国家包括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越南第六区兽医局局长白德禄表示:“仅今年前六个月,进口水产品产量就比2015年同期增长了近67%。最大的进口市场是印度(占15%)、日本(占12%)和台湾(占11%)……主要进口虾类和鱼类产品。用于加工和出口生产的进口水产品占该行业营业额的7%至14%。”
为帮助水产养殖业实现国内原料供应自给,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刚刚发布了2016年对虾养殖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制定虾病防控计划,扩大养殖面积,推行集约化养殖和生态养虾……此外,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还建议政府实施一系列适当的信贷措施和政策,帮助出口加工企业和资金困难的虾农发展生产……
渔业局副局长阮玉伟强调:“各地方应根据规划重新规划水产养殖区,并实施联动方案,以稳定原材料采购,降低投入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将限制对生产半成品的海产品加工设施的新增投资,同时鼓励企业投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以提高产品价值和附加值,使海产品加工总产量达到60%至70%,逐步提高海产品的出口额。”
据baotintuc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