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永恒价值
为了加强我党的政治思想建设,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磨练思想理论武器,同反动、错误的思想观点作斗争,捍卫、坚定运用和创造性发展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
![]() |
在我国,革新事业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列宁和胡志明革命和科学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图片来源:青年报在线 |
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持久价值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类历史经历了巨大的损失: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政权崩溃,真正的社会主义走向衰落。这一形势使马克思列宁主义面临历史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美国前总统、《不战而胜》战略的作者尼克松认为,这是一个“抓住”的绝佳机遇,“积极进攻,对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做出有区别的承诺。对于崩溃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剩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利用胜利,向前推进、接近并转型”。
“和平演变”是帝国主义的进攻战略,旨在不通过武装战争、不通过硝烟战争消灭社会主义。这一战略的突破口是进攻思想理论战线,否定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党的领导,歪曲、 ...歪曲国家历史和革命历史;诽谤、破坏领导人威信;破坏人民对党的信任;为反对派政治组织举“旗”,煽动暴乱、推翻政权。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图谋,反动资产阶级政客、思想家协同国内政治机会主义分子,通过国外报刊媒体特别是在社交网络上,发动了一系列反动错误的思想观点。
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是人类智慧的巅峰,是指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阶级解放——消灭剥削、解放社会——消除压迫与不公、解放人民、为全体人民带来自由、繁荣与幸福——的斗争方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党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因此,敌对势力和机会主义者疯狂地进行破坏,使用阴险的手段和伪科学的论据,歪曲、诽谤、煽动,从源头上批判和否定我党,批判我党的每一个原则、每一个基本要素,批判和否定我党的整个思想基础。我党一部分干部和党员政治思想堕落、“自我演变”“自我转化”的状况,是敌对势力在思想理论领域实施“和平演变”图谋造成的。
为了加强我党的政治思想建设,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磨练思想理论武器,同反动错误思想观点作斗争,捍卫和坚定不移运用并创造性地发展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崩溃后,资产阶级思想家又抛出一系列反动错误论调,把以下论调一股脑儿地翻出来:
——历史的终结——社会主义的终结,资本主义的永恒存在!(福山)
——托普尔的文明理论否定了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人民资本主义和新资本主义理论否定剩余价值理论……
——许多论点歪曲和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 海外越南反动组织在“反对胡志明!”运动中制作的一些文件、书籍和影片,其目的在于诋毁、推翻胡志明的偶像,否定胡志明的思想。
以上所有谬论、观点和论调,都旨在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解体意味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过时了!胡伯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带到了越南,却导致了越南人民的自相残杀。选择社会主义就是在把越南人民引向灭亡!
为集中驳斥上述反动错误论调,思想战线战士必须在深刻理解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永恒价值的基础上,坚定维护党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持久生命力,首先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所形成的科学观点体系。
如今,许多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无论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出于知识分子的无能,都没有意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仅是他们纯粹个人的产物,更是对19世纪人类最先进思潮的天才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学习和继承了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正如恩格斯所评论的:马克思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即站在李嘉图、斯密、圣西门、傅立叶、恩格斯和费尔巴哈的肩膀上。
马克思主义与所有其他学说一样,不仅无法克服历史的局限性,而且也可能存在某些缺陷。然而,与其他思想相比,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可持续性在于它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之上,即辩证唯物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辩证哲学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不变的或绝对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本身就是谦逊、科学精神的伟大典范。
他们总是自我审视、自我批判、自我超越,以达到客观真理。当今人类历史的运动,不断为马克思关于物质财富生产方式的论述提供新的素材,而物质财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存在方式。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阶级结构、经济结构、政治内容、伦理道德、生活方式以及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不仅准确地解释了历史的运动,而且也是未来学的关键。
![]() |
当今的社会和民族关系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变化不仅是科技革命的冲击、现代资本主义的调整,也是社会主义的巨大影响、民族意识发展的现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民主和国家等思想已经过时。社会主义的危机和一些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一方面表明,一旦背离马克思的思想,就必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另一方面也证明,通过阶级斗争,建立人民自主的社会制度,是一条通往社会彻底解放的现实而又艰巨的道路,别无选择。
关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尽管有人试图反驳甚至歪曲,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是普遍福利国家,马克思的理论已经过时,但许多伟大的经济学家却依赖马克思来阐述他们的论点。甚至有资本主义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是经济学革命的巨人之一(RA萨缪森):“如果没有马克思的分析,资本主义的核心矛盾(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富国与穷国之间的不平等仍然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现实(M.加洛)。”
我们并不否认,今天,基于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如果我们否定剩余价值理论,我们将在科学和政治上犯下严重的错误。即使在今天,人们可以将资本家的管理劳动纳入剩余价值的构成,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贡献并不能涵盖剩余价值的全部。如果我们废除这个概念,我们甚至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而且,我们不能忘记,剩余价值也反映了一般生产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说,任何想要发展的经济体都依赖于剩余产品。
从政治上讲,否定剩余价值意味着不再有任何理由废除压迫90%以上人类的社会结构。正确的态度是继续马克思的事业,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寻求解决方案,采取适当的步骤,从限制到消除剥削,同时保持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诞生并非脱离自然历史过程。它是对资本主义的辩证否定,而非形而上学的否定。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能动性——首先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列宁汲取马克思的思想,指出革命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认为,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可以通过革命,获得比资本主义道路更短、更少痛苦的发展前提。
当今革命事业面临的一些问题的内容和性质与马克思时代不同。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已进入新阶段,并呈现出新的形式。马克思和列宁关于斗争类型多样性、发展道路选择可能性以及迈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型速度的指导,对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宝贵。
作为一种革命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依然存在于现实的革命运动中。尽管现实社会主义是一种存在缺陷、背离马克思思想的模式,但它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垮台,但仍有数百万人坚信社会主义的未来。即使在前社会主义国家,在“天鹅绒革命”、拉丁美洲左翼运动、欧洲众多社会民主党的胜利之后,一场争取共产主义理想的新斗争也拉开了序幕。
![]()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对垄断资本主义、争取人民权利和民主的斗争,贫穷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影响下,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形成的思潮。这些思潮今天仍然存在,并且在不断发展。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共产党人为捍卫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新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和新教条主义进行不妥协的斗争,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在我国,革新事业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列宁、胡志明革命和科学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革新道路的思想是解放和发展,解放和发展国家的一切潜力,逐步实现让每个越南人有饭吃、吃好、吃好;有衣穿、穿得饱、穿好;有房住、住得舒心;有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有病人得到照顾,过上自由、人道、和谐生活的崇高目标。
民族解放事业胜利后,越南革命进入了新阶段,革命斗争的内容和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多成分商品经济,在国家管理下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创造动力强大的机制;和谐地将物质利益和人文利益结合在社会关系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保社会纪律严明,切实履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全面实现社会民主化,大力发挥全社会力量和每个获得解放的越南人民的力量;实现全民族大团结,实现民族和谐;加强国际团结,广交朋友,减少敌人;逐步完善越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模式。
2-胡志明思想永远照亮越南革命的道路。
从20世纪初我国民族的历史背景来看,从越南学者一系列爱国运动的失败来看,从民族杰出青年阮必清怀着炽热的爱国情怀、热爱人民的热情、对独立自由的强烈渴望以及天才知识分子的敏锐洞察力,毅然出走,去寻找新的救国之路来看,从阮爱国到胡志明……所有蓬勃向上、英勇无畏的革命活动来看,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胡志明思想是以越南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越南文化精髓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人类文化精髓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奇妙的结合是越南民族文化精髓、精神与时代智慧巅峰的历史性相遇。
从胡志明思想的观点体系及其革命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胡志明思想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更是在越南——世界上数百个受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的共同国情——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研究胡伯伯的革命理论观点,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胡志明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的创造性发展和无价贡献。
![]() |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时,提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历史口号;列宁在研究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阶段的发展时,也提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胡伯伯在发现和理解越南人民以及千千万万被殖民主义压迫的民族在新时代、在世界范围内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的迫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为了拯救祖国、解放民族,除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别无他法”的思想观点。在这里,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紧密相连。
越共中央总书记黎可漂在纪念胡伯伯诞辰11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这是胡志明思想对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最大贡献。高举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旗帜的民族解放革命,不仅要给祖国带来独立和统一,而且要逐步给人民带来自由和幸福。民族独立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前提;社会主义是坚决维护民族独立的目标和条件。”
马克思在革命战略中预言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系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列宁在新的条件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论断: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少数几个国家,甚至一个中等资本主义国家,只要这个国家集中了当代最根本的矛盾,即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就能够爆发并取得胜利。
鉴于帝国主义是一只双头水蛭,一只吸食祖国劳动人民的鲜血,一只吸食殖民地人民的鲜血,胡志明主席创造性地发展了世界革命战略,他指出:“解放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民族解放运动是这只鸟的两翼之一。民族解放革命不是被动地等待祖国革命的援助,而是要主动地赢得和帮助祖国革命运动。”
列宁总结了共产党诞生的原理: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胡志明主席从越南革命的实践中——在一个半封建的殖民地国家,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唯一肩负着领导革命历史使命的阶级——正确地、创造性地运用了列宁的新型党性原则,成功地在越南建立了共产党。越南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和越南爱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从这一正确而创造性的运用出发,我党自成立之初就具有工人阶级的性质,是劳动人民和全民族利益的忠诚代表。结合越南革命的实际,他始终重视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培养和锻炼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正因如此,殖民地国家的共产党虽然大多数党员不是工人,但仍然保持了工人阶级的性质和党的革命先锋队作用。正是在领导革命的实践中,我党成为越南民族的唯一领导者,被全越南民族视为他们的党,他们民族的唯一领导者。
我们越深入研究胡志明思想,越深刻地认识到他对马列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就越能坚定地坚持这一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革命就是创造、就是革新;教条主义、刻板印象、机制都是失败的。
![]() |
胡志明主席留给越南人民乃至全人类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的思想体系,其核心部分是他的革命理论思想观点体系。我在此介绍胡志明革命理论思想观点的基本内容。
一个)胡志明思想是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解放、阶级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的思想。这是胡伯伯开创的越南人民、新时代越南革命的目标和理想体系。
胡伯伯理想目标体系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源于民族文化精髓传统、家庭和祖国传统;源于他所经历的充满活力的民族现实和当代世界。尤为重要的是,这一理想目标体系是在历史的契合下,在科学的基础上全面形成和完善的:阮爱国是越南人民的杰出儿子,对祖国和人民怀有炽热的爱,而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时代智慧的顶峰。
b)胡志明主席不仅找到并确定了新时期越南民族和革命的理想目标体系,而且找到了实现这一崇高理想目标的途径——将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的途径。“要救国、要解放民族,除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别无他法。”胡志明主席秉持高举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旗帜的思想,正确处理了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国际的关系,将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有机结合起来。
高举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旗帜,是1930年至今越南革命历史始终贯穿的思想。
要深刻理解革命道路思想,高举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旗帜的道路思想,就必须深刻领悟胡伯伯在“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珍贵”这一思想中提出的极其重要的论点。在这里,民族独立是最高目标,是前提。1941年,胡伯伯随中央委员会回国直接领导越南革命时,在第八次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在清晰分析越南社会背景和最根本矛盾的基础上,他断言:“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能解决民族解放问题,不能为全民族争取独立自由,不仅全民族和全民族将继续遭受奴隶和水牛的命运,而且一部分阶级的利益几千年也得不到恢复。”1945年初,当革命机遇出现时,胡伯伯做出了历史性的决断:在这个时候,即使要烧毁整个长山山脉,我们也要为民族争取独立!
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珍贵。这不仅是争取独立斗争的首要任务和指导原则,也是越南民族千百年来建国卫国的神圣召唤。这一神圣召唤动员了全民族的伟大力量,为赢得和保卫自己的生命而奋斗。今天,“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珍贵”思想的意义和重要性已经超越越南国土,被世界许多民族视为时代的真理。
在简要平台、简要战略、简要计划和缺点简述由胡志明主席起草、在成立大会上批准的越南共产党纲领——《越南共产党纲领》成为党的第一个纲领。从这个纲领开始,胡志明主席就确立了“主张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土地革命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论点。这个论点明确指出,在完成民族革命之后,人民民主必须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走向社会主义。
胡志明主席在领导北方社会主义建设的短暂时间内,对我国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留下了非常基本和深刻的见解。
胡伯伯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社会主义首先是要使劳动人民摆脱贫困,人人有工作,生活富裕,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国家独立了,而人民没有自由,那么独立就没有意义”,“社会主义就是使人民吃饱穿暖,日益幸福,人人有学可上,有病有医,老了退休不用干活,不良习惯逐渐消除”,“社会主义是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人民自己建设的”,“社会主义就是使人民富起来,国家强起来”。
胡志明主席的上述基本思想,是全党全民为逐步实现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
关于社会主义道路,胡志明主席留下了极其重要的思想观点。首先,他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出发点和最大特点,即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从落后的生产基础走向社会主义。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把全民的力量投入生产,生产是我们今天的主战场”;“生产要与勤俭节约相结合”。当务之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要有现代工农业,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有社会主义人民”。胡伯伯还就经济成分、发展国有经济作为基础、经济管理和鼓励人民致富等问题留下了极其重要的论述:贫者有饭吃,有饭吃的富裕起来,富者更富……”他关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c)胡志明主席给越南革命留下了革命方法上的伟大创造力。在确定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之后,革命方法对于革命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胡志明关于革命方法的思想非常丰富和深刻。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最基本的革命方法入手:
创造和运用合成力量的方法,在争取独立的斗争和抗法抗美的两次抗战中得到了体现,即创造和运用人民群众的政治暴力与武装暴力相结合、传统力量与现代力量相结合、民族力量与国际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合成力量;全民抗战、全方位抗战;在三个战线、三个方面、三个战略区域对敌作战……
当前,在经济建设中,社会主义定向经济中推行多种成分经济,是形成和提高各种成分经济综合实力的一种方法。
他关于懂得逐步取得胜利、争取彻底胜利的革命方法的思想,在两次抗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逐步打败敌人,打败阴谋,打倒局部,不断前进,争取彻底胜利。
“打败美国才能出去”
将木偶打倒在地
前进吧,战士们,同胞们!
“南北团圆,春来何其欢”
d)胡志明主席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天才的组织家。他留下了关于革命力量和革命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思想观点。这些思想包括:关于共产党和建设新型政党的伟大思想;关于革命国家和建设民有、民治、民享的革命国家的伟大思想;关于全民族大团结和建设全民族大团结联盟的伟大思想。“团结、团结、大团结;胜利、胜利、大胜利”;关于武装力量和建设人民武装力量的伟大思想;关于军事艺术的伟大思想;关于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革命组织建设的伟大思想。
![]() |
他建设革命组织的一贯思想是:国家以人民为根本,革命是人民的事业,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人民是决定革命胜利的力量。“没有人民,要坚持一百倍;有了人民,要完成千倍。”
e)胡志明思想是以实践为真理标准的思想,以人民的满意度和符合实际情况作为衡量一切路线、政策和战略是否正确、有效的标准。
f)胡伯伯留给我党和民族的宝贵遗产之一就是胡志明的思想、道德和作风。胡伯伯在革命活动和一生中,为人民留下了革命道德、革命道德思想和革命活动作风的光辉典范。
胡志明主席历来比任何人都更重视革命道德的教育和培养。他指出:“唯有力量,才能挑重担,才能走得更远。革命者必须以革命道德为根基,才能完成光荣的革命使命。” 他认为,道德也是革命干部和革命政党的“根基”、“根本”和“力量”。他的核心道德思想是:为祖国的独立自由、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为人民而牺牲;为人民而生,为国家而生,为民族解放、阶级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而生。即“富贵不能诱惑,贫穷不能动摇,强权不能征服”,即“勤俭廉洁,公道正直”。
胡志明主席的一生和革命活动也留下了革命作风的典范,其典型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与行相结合、说与做相结合。深入理解胡伯伯的上述思想价值,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胡志明思想——胡伯伯留给我党和民族的宝贵遗产——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越南具体情况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今天,我们深刻领会胡志明主席的伟大思想,履行他的神圣遗嘱,坚定不移地沿着他选择的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道路前进,坚定不移地推进革新事业,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胜利建成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社会,稳步迈向社会主义。这是对胡志明主席的理想和事业无限忠诚的最佳表达。
三、为了斗争、批判和驳斥错误的反动论调,维护党的思想基础,全体党员干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党的思想基础,形成和完善越南革命新发展时期的正确纲领和路线。逐步胜利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八个特点和八个方向,早日将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化国家,胜利建设和牢牢捍卫越南社会主义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