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排放量与GDP成正比增加,而不是减少
英国《气候变化杂志》10月8日刊登了美国俄勒冈大学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表明,造成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CO2)排放量随着经济增长而成比例增加,但不会随着经济衰退而成比例减少。
英国《气候变化杂志》10月8日刊登了美国俄勒冈大学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表明,造成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CO2)排放量随着经济增长而成比例增加,但不会随着经济衰退而成比例减少。
科学家通过分析世界银行1960年至2008年150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发现,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加1%,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增加0.73%,而GDP每下降1%,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的速度仅为0.43%。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一辆停在红绿灯前的汽车冒着尾气。(来源:路透社)
俄勒冈大学的理查德·约克认为,经济衰退并不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像经济增长那样大幅下降。
他表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繁荣时期新建的基础设施在经济衰退期间仍能继续运行。例如,当经济陷入衰退时,工厂不会立即关闭,人们仍然在路上行驶,许多新建筑仍在使用供暖或制冷系统。
约克先生指出,即使在1990年之后,许多发达国家开始根据联合国法规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经济低迷时期的排放量下降幅度也小于经济繁荣时期的排放量上升幅度。他警告称,经济学家应该重新思考如何预测二氧化碳的增长,而不是遵循目前GDP和排放量同步上升和下降的模型。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表示,温室气体排放正在增加地球表面温度,导致洪水、干旱、热浪、沙尘暴和海平面上升更加频繁。
根据该委员会的计算,世界经济规模将从1990年的21万亿美元增长到2100年的约2350万亿至550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同一时期地球温度将上升约1.1至6.4摄氏度。
全球约200个国家力争在2015年之前达成一项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条约,以便该文件能够从2020年起生效。然而,世界各国领导人在2009年于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仍未能实现这一目标。
根据(TTXVN)-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