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刻”被追捧时
长盆(美山-杜良)已成为一个传奇之地。战争的残酷、年轻义勇军的英勇战斗精神、牺牲与胜利,都成为一部不朽的史诗。去年十月,值此长盆大捷44周年之际,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与长盆的见证者、与世代传承的英雄们,与长盆的遗迹,同感同身受,共同感慨……
(冯宪光)长盆(美山-杜良)已成为一个传奇之地。战争的残酷、年轻义勇军的英勇战斗精神、牺牲与胜利,都成为一部不朽的史诗。去年十月,值此长盆大捷44周年之际,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与长盆的见证者、与世代传承的英雄们,与长盆的遗迹,同感同身受,共同感慨……
曾有个人,在渴望捕捉重要时刻的美好瞬间时,却突然被自己的情绪所淹没,茫然不知所措。就这样,他陷入了被“瞬间”本身所俘获的境地……这个人就是记者友义(义安报社),他拍摄的《重逢恩人》荣获“黄金时刻”新闻摄影大赛一等奖(义安报社与义安新闻艺术摄影俱乐部联合举办)。友义热爱摄影,虽然由于工作原因(负责义安报社新闻政治版),他无法继续追求这份热爱;但正是这份“克制”的热情,让他屡屡“突破”,作品在多项专业摄影比赛中获奖。
重逢恩人的瞬间
下午悠闲地喝着咖啡,在赴约前略感犹豫的友义分享道:“2012年10月28日上午,在庆祝长本大捷44周年庆典之际,省人民委员会也为这处历史遗迹的多个项目举行了奠基仪式。和许多人一样,我很早就到了现场。我手拿相机,希望能捕捉到一个意义非凡的‘长本时刻’。从前一天接到编辑部关于摄影栏目的任务后,我就一直在想象和想象着老青年志愿者们彼此相聚、老青年志愿者们与照顾他们的家人相聚的美好瞬间。一到遗迹,我就主动邀请了当天猛烈轰炸中唯一的幸存者——老青年志愿者陈氏通女士,到墓前上香,缅怀我的逝去战友。我努力集中精力按下快门……但……因为照片不符合要求,我彻底失望了。当宾客和同事们渐渐围着通叔叔商量闲聊的时候,突然一个男人一把抱住了他,泪流满面。我当时惊呆了,还没来得及明白原因,就举起相机不停地拍。惊讶之余,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人就是44年前救过通叔叔一命的人。他就是黎进荣叔叔,67岁,原307青年志愿连(连队驻扎在江山长亨乡长邦,被派去支援通叔叔的317连)。是黎进荣叔叔把被埋在岩石和泥土下的通叔叔挖了出来……”。
于是,友义被那感人至深、弥足珍贵的瞬间“捕捉”下来,他控制并“命令”自己按下快门,超越了所有传统的摄影技巧,创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新闻摄影作品。不得不说,对按下快门的热情,这种“职业本能”为友义带来了一个弥足珍贵的独特瞬间。他还以逆光角度按下快门的“格挡”证明了自己的“摄影师”身份,这是一种通常只在艺术摄影中用于捕捉自然的技巧,难度极高……但或许,友义和观众最珍视的,依然是照片中的场景:两位身着前青年志愿者制服、头发花白的老人,被自然地刻画到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细节;构图极其简洁,情感却高度浓缩,笔触之深,描绘出传奇长本时空的悲剧性自然。
这是选择摄影师的时刻!
山姆·坦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