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善良被利用时

DNUM_BHZAEZCABF 07:54

(Baonghean) - 义安报刊登文章“那样应该怎样捐赠呢?2015年4月13日出版的期刊中,舆论对越南中央教育促进会下属的职业指导与培训中心在该省艰苦山区开展的艺术表演和筹款活动有很多看法。在从各地了解到该中心活动的更多信息后,人们意识到相关机构需要加强管理工作……

多地“惊呆”

据太和市教育培训厅厅长陈明海介绍,2015年1月6日,该厅收到太和市人民委员会向弱势儿童职业指导与培训中心发出的第13/TrT-PTT号批示。批示内容为“就‘社区桥梁’主题举行见面和文化交流活动”。批示由弱势儿童职业指导与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多世龙签署,内容如下:“太和市人民委员会非常希望为中心里的残疾和弱势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与镇上的学生见面交流,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由于该批示是太和镇领导的一封“敬语”,内容为“请教育局合理安排学校时间,让中心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交流”,1月8日,太和镇教育局向辖区内中小学发出正式批示。

文件中,该部门公布了学校文化交流计划,并要求学校协助中心开展以下活动:通知学校家长代表、教职工代表等到场,为慈善援助、志愿服务精神、帮助弱势残疾儿童加油鼓劲……本着上述文件精神,该中心于2015年1月22日上午至29日上午在19所学校组织了交流活动并进行了捐款(平均每天在3所学校进行交流和捐款)。“我们也没有对文化节目的内容进行评估,也没有看到文化厅或任何主管部门批准演出内容。我知道捐款不好,但我相信市人民委员会的建议,而且我看到残疾儿童团来自河内,所以我要求学校为这群孩子创造条件,并发挥志愿服务精神……”——陈明海先生说道。

Nhóm lao động bị khuyết tật hành nghề may tại Trung tâm Hướng nghiệp dạy nghề - Hỗ trợ trẻ khuyết tật ở Hà Nội.
一群残疾工人在河内残疾儿童职业指导和培训中心练习缝纫。

与太和镇类似,2014年12月22日,新岐县教育培训局也向辖区内中小学颁发了关于2014-2015学年开展“社区桥”文化交流活动指导意见的第1084/PGD&DT-TH号公函。公函阐明了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旨在传承和帮助残疾学生和处境困难的学生,特别是传承越南民族“整片树叶覆盖破叶”的宝贵传统;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活技能教育、人文关爱和人生价值观教育。同时,“提醒”学生在文化交流活动中要以实际行动体现:自愿支持、帮助和提供物质援助,帮助处境特别困难的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生活。

与此同时,还有2014年12月26日至2015年1月6日在19所学校进行的交流活动。新岐县教育培训厅厅长郑友清表示:“去年,代表团来商讨演出交流事宜时,我们也创造了条件,因为我们看他们是残疾人,而且县里也有意见。但教育部门要求中心在交流结束后汇报活动成果和资金来源,但中心在演出和筹款后就没汇报就走了。2014年底,中心再次来访,同样是出于同情、分享的心理,也相信县里也有意见,我们也为代表团的运作创造了条件,但限制了学校的数量。不仅是这个中心,现在教育培训部门也很头疼,因为经常要接待来乞讨善款的代表团。今年以来,以残疾人中心名义的代表团已经达6个。骨科医师和人道主义者来到教育部门出售钢笔、名人雕像和笔记本来筹集资金。他们还提供了各个机构的介绍信,但我们不知道真相。如果他们不买,就回不去;如果他们买了,就得掏钱。因为教育部门没有资金……”

在奇山县,教育培训厅在收到人民委员会的意见后,也发出正式通知,要求各学校与职业指导培训及弱势儿童援助中心代表团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尽管官方通知中没有提及募捐,但据《乂安报》报道,此次活动仍然举行。奇山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切氏月女士表示,当中心来提出此事时,该县非常担忧,因为看到代表团主要由残疾儿童组成。奇山县仍然非常贫困,官员、民众和学生正在接受来自各地慈善家的捐款,但当看到来自河内的残疾儿童要求进行交流和表演时,该县“无法拒绝”。“然而,当时只同意了文化交流,并没有呼吁官员、民众和学生捐款。不过,代表团仍然组织了募捐活动……”——月女士说道。

事实上,贫困儿童职业指导与培训中心举办“社区桥梁主题见面交流文化演出”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求支持,为中心创造资金来源。归州县教育培训厅副厅长阮氏珠老师表示,2015年1月初,中心工作人员来访,提出交流演出的需求。教育培训厅领导知道会有筹款演出,因为一年前中心就来过交流筹款。教育培训厅一直强调,归州的学生和老师都很贫困,在学校筹款并不合适。但看到来自河内的残疾儿童,实在无法拒绝,所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只在周行小学和行切中学引入了交流演出。 “部门只指示两所学校安排好交流时间,安排教职工、老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可以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或团队活动,以便学生以最高的参与率参与,但对捐赠一事只字未提。而且,虽然行程安排在两个地点,但代表团至今未到,原因不明?”——阮氏珠女士疑惑道。

在祥阳县,当上述职业指导中心的代表提出交流请求时,县领导也表示同意,并责成教育培训厅通知各学校。然而,当时《义安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这种筹款方式是否妥当?》的文章,县领导便提醒教育培训厅,只允许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不允许进行募捐活动。之后,县领导收到了该中心的正式通知,内容是暂停该中心的运作。“我们随后确认,2014年,该中心曾来祥阳一次,同样以文化交流和募捐活动的形式进行。像安化乡这样收到捐款较多的地方,大约1000万越南盾,他们对此表示满意;而像和平镇这样收到捐款较少的地方,大约150万越南盾,他们则表现出不高兴的态度。我认为这不太好……”——一位县领导说道。

许多人读到上述事件的新闻报道后,不禁提出疑问:残疾人职业指导培训中心为何主要要求到山区、边远地区和边境地区演出?山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善心是否被利用了?作为越南中央教育促进会下属单位的残疾人职业指导培训中心为何要做出这样的事情?

“捐赠”方说了什么?

《乂安报》记者在位于河内市河东区南罗溪城区3号地段8号的职业培训中心总部,与职业培训中心领导杜世龙先生和阮德盛先生(均为副主任)进行了座谈。该中心为7至40岁的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一部分先天性聋哑人士学习缝纫,中心会安排工作,或者直接在总部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另一部分先天性聋哑人士则在中心接受声乐技能培训,并成为“艺术交流”小组的学员。

“中心有文件要求成立艺术团,中央教育促进会也有文件批准。目前我们有3个艺术团,”土井世隆先生说。为了“让孩子们有机会融入社区,展现自己的才能”,中心组织了前往全国各地学校的艺术交流之旅。

Học sinh Trường Tiểu học Thị trấn Kỳ Sơn quyên góp tiền sau chương trình giao lưu văn nghệ.
文化交流活动结束后,Ky Son Town小学的学生们进行了捐款。

根据成立决定,该中心的职能是合作和邀请有热情的组织和个人为残疾儿童的抚养、教育和创造就业机会做出贡献;协调各机构、部门、行业、社会组织、慈善家……举办活动,筹集资金,支持残疾儿童和贫困儿童;此外,对于艺术活动,表演艺术部同意,但条件是节目内容必须报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审查。

然而,在充分了解了乂安省活动情况后,发现其活动内容存在问题,如促使文化体育旅游厅审查内容;没有向省教育促进会通报该地区的活动情况;在极其困难的地区举办与募捐密切相关的活动,引起官员和民众的负面反应;没有遵守政府2012年4月12日第30/2012/ND-CP号法令中关于组织和运作社会慈善基金的法律规定等……杜世龙先生和阮德盛先生意识到,乂安省中心近期的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纠正的缺陷。杜世龙先生说:“我们中心确实面临很多困难。所以,为了兼顾工作,让孩子们参与活动,我们实际上不得不招募志愿者。非常感谢义安报社的建议,我们会根据这些建议调整活动,使其更加合适,并树立更好的形象……”

不要让你的善良被人利用。

为什么残疾人职业指导培训与支持中心可以组织交流和募捐活动,即使这种方式不太美观,也不符合规定?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出于对残疾儿童处境的同情和关心,以及河内与山区文化交流的地理距离遥远,所以地方负责人采取行动,为开展文化交流创造便利条件。然而,通过此次事件,地方当局和相关机构必须汲取经验教训,不能让“同情”落得官员、民众和机构自身被利用的下场。

长期以来,不少组织和个人利用农村山区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善良、淳朴、缺乏信息和理解的心理,牟取私利。例如,2014年,祥阳县一家冲印照片公司利用数百名老战士协会和老年人协会会员的信任,伪造毫无价值的“八字金”和“老有所为”证书,以25万至35万越南盾的价格出售;2013年,各级妇联为一家豆奶生产企业销售万春牌豆奶产品“创造条件”;一些企业利用健康讲座等形式,向农村农民兜售保健食品和劣质日用品;或有人伪装成人道中心、慈善机构人员,经常到设施内兜售牙签、钢笔、照片或纪念品……因此,必须看到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存在诸多漏洞,必须明辨是非,不能让官民的善心被利用。

光伏集团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当善良被利用时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