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Baonghean)-为了生计,许多女性不得不抛下丈夫、孩子和家人,远赴海外打工。在家乡,丈夫们代替妻子扮演母亲的角色,抚养和照顾孩子。“没有女人手的房子”也发生过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在琼琉县琼石乡9村见到了阮德润先生。他的妻子在马来西亚工作近两年,两个孩子还小,而他自己又是个生意人,整天忙个不停。晚间新闻播了一半时间,他才开始做饭招待孩子。阮先生一边煮饭喂4岁的儿子阮德一,一边解释道:“家里人少,孩子们还小,什么事都做不了,所以我一个人就很忙。早上做饭送孩子上学,然后去上班,晚上接孩子,做饭、辅导功课、打扫卫生、洗衣服,一天就这样了。”
2011年,Nhuan先生的妻子Tran Thi Trang女士因家庭原因远赴马来西亚从事服装工人的工作。离开时,大儿子只有6岁,小儿子也只有2岁,所以Nhuan先生不得不包揽所有家务。最难熬的是出国的最初几天,Nhat思念妈妈,哭得稀里哗啦,无论他怎么安慰都无济于事。这时,他就会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爱抚,直到孩子睡着了才放手去做别的事情。他担心儿子没有妈妈陪伴会荒废学业,所以每天晚上都要趁机辅导孩子。
Thuy身上鲜红的印记是送给在外打工的母亲的礼物,也是他辛劳岁月的慰藉。自从妻子离开后,他什么事都得自己做。起初,他很不习惯,一切都乱糟糟的,他常常惊慌失措,不知道自己能否应付得了。在经历了多次烧焦的鱼和烧焦的饭之后,他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好主妇”。“每次打电话回家,我都又高兴又难过,想念孩子们,哭了起来。虽然我假装和孩子们在一起,但我的心也碎了。因为家里的情况,我把妻子送去了国外工作。无论我多么努力,我都无法代替母亲照顾孩子们……”Nhuan先生倾诉道。
![]() |
阮德润先生正在辅导孩子做作业。 |
妻子刚生完孩子一年多,就碰上马来西亚开展劳务输出活动,奖励丰厚,琼琉乡琼新乡的阮明春先生不得不让妻子出国。农村生活依然艰苦,一旦有机会改变生活,农民们就必须抓住。年幼的孩子远离母亲,年轻的妻子远离丈夫,他们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匮乏,但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克服。妻子出国的最初几天,是一场他永远无法言喻的悲喜剧。婚后,这对年轻夫妇搬出去分开居住,远离祖父母的家,因此他们无法依靠任何人。
每当想妈妈或者发烧的时候,孩子就会哭个不停,无论他怎么哄,孩子都停不下来。年轻的父亲无奈之下,只好抱着孩子到邻居家挨家挨户地问。为了学会唱催眠曲哄孩子入睡,他买了CD听,并向邻居老人请教经验。经过几个月的练习,他能唱出甜美温暖的催眠曲,孩子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哭闹了。“孩子健康的时候还好,生病的时候就很难受了。我作为一个男人,做什么事都笨手笨脚的,得慢慢适应,不像女人那样……”宣先生分享道。
由于家境困难,琼文乡(琼吕)的阮氏红女士虽然年过45岁,却仍远赴台湾打工。家中只有两个儿子,丈夫经常疏于家务,所以红女士临走前特意连夜指点孩子们一切。为了让母亲放心,安心工作,长子黄文统总是以身作则,给弟弟妹妹们做好榜样。除了教导他们学习,黄文统还会给每个弟弟妹妹分配家务,大的做大,小的做小,所以他们之间并不互相嫉妒。但是,没有母亲的帮助,很多时候全家只能吃糊饭、糊饭,加上集市又远,所以有时候很乱,有时候很乱。除了耕种两英亩稻田自给自足外,他们四个人还种植其他作物,养猪养鸡。“我们习惯了母亲的操心和照顾,所以一开始我和父亲过得很辛苦,我们笨手笨脚,什么都不会做。但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大家都恢复了‘正常’生活,尤其是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好让远在异乡的母亲安心工作。”——黄文通说道。
这些故事只是成千上万个姐妹在国外工作的家庭故事中的一个。因为生活的原因,她们不得不远离丈夫和孩子,忍受着许多艰辛和匮乏。她们挣的钱寄回家,帮助许多家庭建造新房、购买昂贵的物品,并送孩子上学。为了应对这些艰辛,在家乡,丈夫和孩子们努力工作、学习,共同建立家庭。
琼新乡妇女联合会主席胡氏清女士表示:“出国务工的妇女大多务农,没有技术或资质,主要从事保姆、酒店和餐馆清洁工作,也有少数人接受培训成为服装工人、组装电子配件工人。女性是弱势群体,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丈夫和孩子必须理解妻子和母亲在异国他乡的艰辛和不易,努力工作,好好学习,远离社会弊病。”
文章及照片:Trieu Du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