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里有一颗心……”

April 24, 2009 11:20

当我们与这位在“无玻璃卡车队”待了12年的人——过去长山路线勇敢司机的指挥官之一——交谈时,诗人范进德的诗句一直在我们脑海中回响:

“由于南方在前面,所以汽车仍在行驶。

只要有一颗心在车里”

Dang Xuan Thu先生(右)
在队友旁边

邓春秋先生1933年出生于春山省(杜良县)。1958年,他志愿入伍,加入太原省312师。1963年,他完成了后勤军官培训,主修军用运输车辆驾驶。之后,他被分配到559团指挥部,担任技术助理和车辆管理员。两年后,邓春秋调到第33站第61营,负责管理一个拥有80多辆车辆的连队(每辆车配备一名主驾驶员和一名副驾驶员),以及一个由10人组成的维修队。


车辆连的日常任务是按照上级命令运输物资,主要是武器、弹药、军服、军需品和粮食。起初,他的车队全部是苏联原装三轴Z157和CA30(中国红河车辆公司),70年代又增加了一辆苏联单轴Z130。白天休息,夜间行驶,互相跟随……长山公路“日晒尘土飞扬,雨水泥泞”,司机们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判断和经验。行军路线必须在敌人的炸弹、枪弹和照明弹的雨点中穿越许多凶猛的要塞,但司机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位置——驾驶舱。没有窗户、没有车灯、没有车顶的车辆仍然笔直前进。当时的口号是“爱护车辆如爱护孩子,珍惜汽油如爱护鲜血”,“一切为了亲爱的南方”。


1969年,第61车辆大队奉命从西邦贤江以南沿128号军路运送物资到芒农路口34号军站,但一次由于任务要求,36辆车的车队必须继续前往北江长山口,到沙湾机场35号军站运送物资。当8辆车刚到达山口时,敌机0V10投掷照明弹探测目标并发射信号弹。3分钟后,F4和F5飞机盘旋投掷炸弹。5辆车被击伤,一名来自河北的司机当场身亡,他当时紧紧握着方向盘。在长山公路服役的12年里,他的车辆连队牺牲了近20人。


1975年,邓春秋离开第559大队,加入驻丹江省总后勤部运输局联络车辆团,继续执行1979年边境战争期间的军事运输任务,并在7号和8号公路上为老挝提供援助。1983年,他在荣市宜富乡9村退役。虽然他已是四分之三残疾,1967年在印度支那路口执勤时,他的车队被敌机投下的炸弹发现,身体因炸弹压力而受损,但这位老兵仍然保持着当年在长山路上行军的坚韧品质、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他热心参与地方社会工作,是模范支部书记,深受9村群众爱戴和尊敬。他还是老战士协会委员、长山部队驻荣市联络委员会委员和宜富乡联络委员会委员。战友、队友以及在长山路上驰骋的岁月,在他心中始终萦绕不去。


他说,他对长山有很多回忆,但最难忘的是1968年的那次。那次,他的车队停在位于泰美河南岸,瑟邦贤山口的第33军营。八连的车辆修理班长阮文上(来自荣市)像往常一样,小心翼翼地拿着工具检查车辆。天空一片寂静,突然听到B52轰炸机轰隆隆的轰鸣声。五分钟后,炸弹投下,炸毁了八连聚集的整个停车场。躲过B52轰炸后,他猛地跳起来,看到阮文上捂着断掉的右臂,只剩下一根血淋淋的肌腱。他赶紧跑去拿绷带,紧紧地包扎住战友的手臂,但鲜血仍在往外涌。阮文上说:“砍掉我的胳膊吧。”他知道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救他的战友,于是他告诉 Thuong,“如果上帝让我们活下去,我们就结拜兄弟”,然后咬紧牙关,按照朋友的话去做了。


十二年青春岁月奉献在长山路上——荣获三等军功勋章、竞赛士兵奖章、一、二、三等解放士兵勋章;一级光荣士兵勋章、一级抵抗勋章……辉煌的过去,但邓春秋依然非常谦虚。他说:“不要写我,写那些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为了独立自由,在长山路上牺牲的人们。他们才是值得被尊敬的人。”


庆利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当“车里有一颗心……”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