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会干部“输出”难

November 25, 2013 18:30

(Baonghean)-中央青年团书记处2010年2月8日第289-QD/T.Ư号决定,规定了公社乡镇团干部任职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标准。对照此规定,据省团委初步统计,全省约有70名超龄尚未转岗的团干部,其中多数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

多名小组长超过年龄

兴原县是目前基层工会干部年龄超龄比例最高的县之一。全县目前23名社团书记中,有13名年龄在35岁至43岁之间,其中4名拥有大学学历,9名拥有中级学历。在政治理论方面,13名中有5名拥有中级学历,13名中有8名拥有小学学历。在几十年的奉献之后,大多数年长的工会干部都希望调动到更合适的岗位。

1970年出生的兴仁乡党委委员、青年团书记何文和先生,从小在村团委书记岗位上成长,拥有近15年的青年工作经验,目前是团委最资深的干部之一。他分享道:“虽然热情和干劲依然如故,但活力和主动性与年轻一代无法相比。我真心希望能够换到适合自己年龄的工作,也希望年轻人能有更多机会,既能激励他们努力奋斗,又能提升团委工作的质量,促进地方青年运动的发展。” 和何文和先生一样,1971年出生的兴美乡黎青同先生,由于没有合适的岗位轮换,虽然虽然已经超过法定年龄,但他仍然要担任基层青年团委书记的工作。

Anh Hoa Văn Hòa - Bí thư Đoàn xã Hưng Nhân, trao đổi với cán bộ Huyện đoàn Hưng Nguyên
兴仁乡青年联合会书记何文和与兴原县青年联合会干部交谈

不仅平原县,在一些山区,工会干部年龄限制已放宽至37岁,也面临类似的“出路”。奇山县工会书记夏氏西说,除了芒龙公社刘月虎刚调任公社农会副主席外,目前该县工会干部年龄超标的有6人,其中还有1人是县工会执委会委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奇山县南坎公社工会书记梁文战,他出生于1972年,从事工会工作已有十余年,如今他的大孩子上高中,而他的父亲仍然是“工会同志”。青章县还有6名7X代超龄工会干部,其中包括多年来奉献精神、出色履行工会领导职责、受到各级表彰的干部,如青汝乡青年联盟书记黄仲雄先生、同文乡青年联盟书记陈文友先生等……

目前,一些工会干部已经进行了改组,但还需要等一两年原有干部退休,或者2015年底任期结束,各级党代会召开后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超过年龄限制且尚未调任的工会书记中,虽然仍有一些人能够胜任,但也有很多人无法克服年龄的“惰性”,导致地方工会成员难以聚集和吸引。此外,他们与目前9X一代工会成员的差距也很大,难以找到共同的声音。

许多县团委书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担心,因为根据中央团委第289号条例关于团委干部队伍年轻化、规范化的要求,如果不尽快解决目前团委干部超龄输出问题,就会出现“拥挤”现象,使即将提拔的团委干部难以胜任下一届团委领导职务。雄原县团委书记高英德说:过去一段时间,团委积极向县委提意见,建议解决团委干部超龄输出问题,县委也印发了关于基层团委干部工作的606号公函,指示和分工内务部门、地方重视给乡镇团委书记转岗。事实上,过去已有一批工会干部转任与其专业资格相适应的公务员职务和其他一些职务,如:公社军长、农会副主席、前线主席……但目前仍有13名工会干部因年龄超标而未转任工作,阻碍了基层工会干部年轻化和素质提升目标的实现。

原因在于,公社级工作人员数量有限,而公社运行机构的岗位却已满,安排这些人员必须等到退休或有空缺职位“填补”。另一方面,许多地方基层工会干部的“投入”质量仍然较低,因为工会干部的选拔主要看积极性和活力,而没有注重专业资格。在工作过程中,工会干部没有安排时间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以达到公社、坊或镇公务员的任职标准,从而失去了调动、调任或参加录用、公务员考试的机会。

目前,按照规定,要成为公社专业公务员,必须通过考试。即使能获得加分,年龄超标的公社团委书记,主要是中级以上或在职人员,想要超越刚毕业的年轻学生,难度很大,除非被考虑录用。不少观点认为,在目前年龄结构快速更替的形势下,团委干部很难实现“稳妥”的输出。因为,如果结构过于年轻,一些地方就没有足够的人员来满足工作任务的要求;相反,如果年龄恰到好处,一届之后可能就要轮换,而公社的名额有限,团委干部并非总能“保”到输出。

“输入式”招聘解决“输出”问题?

雄原县委书记黄文飞表示,为解决当前工会干部队伍超龄输出问题,该县已确定具体措施:对具备专业资格、适合担任乡镇公务员职位、有能力的干部,将优先考虑录用或优先录用(针对公务员岗位空缺的单位)。对具备专业资格和政治条件、工作期间没有合适岗位的干部,县委常委会将在代表大会期间(不迟于2015年)安排其担任工会重要岗位或专业干部。

省青年联合会书记阮廷雄表示:“年轻化是巩固和提高各级青年联合会队伍素质的必要任务,既要满足新形势下干部工作的实际要求,也要顺应青年人的心理。但要‘年轻化’,首先要解决青年联合会干部队伍的输出问题。在这方面,青年联合会只起着顾问的作用。地方领导必须明确,青年联合会干部必须纳入规划范畴,因为这是补充基层骨干力量的来源。实际上,从基层到省级,许多部门、支部、工会的领导,以及县、市、镇的领导,都出身于青年联合会干部。因此,这项规划工作需要定期开展,不能等到代表大会任期结束才开展。实现团干部队伍年轻化,就是要增强党的责任感,培养能够担负起党委和政府赋予的重任的下一代团干部,避免出现“规划不定”、“形式主义”的局面,影响团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和积极性。

一位曾担任过青年干部的公社党委书记同志说:“公社、镇长一级的工会干部大多是从基层运动中培养出来的,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和政治方面的训练。因此,从一开始就选拔、培养和培养他们的素质能力,是解决当前基层工会干部输出问题的根本途径。如果他们将来有志于成为专业公务员,就应该以学习贴近当地实际需求的专业为导向。如果他们走的是选举专职干部的方向,由党组织推荐参选,那么工会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就必须靠自己的实际能力‘成长’,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政治素质,敢想、敢做,懂得适时表达,才能得到集体的认可和信任,并在实践中与大家建立信任。”换言之,工会干部必须未雨绸缪,发挥自身年轻化、活力化、快速上岗的特点,积极尝试不同领域的工作,否则当前的“产出难”现象还会不断重演。

不少观点认为,工会干部“输出”难,部分原因在于“输入”少。因此,为了适应年轻化的要求,确保输出,应该大胆吸纳高校毕业生,优先选择与青年工作相关的专业,担任社团书记,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基层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文章和照片:庆利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基层工会干部“输出”难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