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洲岛清洁盐生产模式复制困难
奠州农业推广站以加大科技进步在生产中的应用为基础,旨在改变盐农的传统耕作方式,成功推广了清洁盐生产工艺,初步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提高产量、减轻盐农劳动强度开辟了新途径。然而,该模式的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
(Baonghean.vn)奠州农业推广站以加大科技进步在生产中的应用为基础,旨在改变盐农的传统耕作方式,成功推广了清洁盐生产工艺,初步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提高产量、减轻盐农劳动强度开辟了新途径。然而,该模式的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
雨后返回奠云(奠洲)。在文南合作社的盐田里,下地干活的人寥寥无几。一些村民正准备去其他地方卖盐。文台村的黎氏莺女士趁着雨天清理盐田,为晴天制盐做准备。莺女士说:“制盐业非常依赖天气,所以有很多额外的成本。下雨后,每块盐田都必须抽干水分,重新清理。清理干净后,如果能见到阳光,一切都好;但如果晴天持续两三天,然后又下雨,那就什么都没剩下了。”

文泰村的黎氏莺女士正在利用雨后的机会清理田地。
Oanh女士还说:她家建了4个用塑料布盖住的结晶池。以前,在这片区域耕作需要好几个工人用手推车把土运过来,但现在只需要一个工人就够了。制盐过程中最费力的就是运土,但现在,由于采用了新的生产工艺,将土运到干燥场,用塑料管道将浓缩盐水从过滤区输送到沉淀池进行盐的干燥,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连续生产流程。
根据用户反馈,改用过滤方式后,无需使用手推车,晾晒场地面孔隙率增加,盐度更高,盐分结晶速度更快。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连续晾晒,不会像传统石灰罐那样出现汁液残留物凝固的现象。此外,过滤装置均匀分布在晾晒场上,有助于减少约40-50%的劳动力,妇女仍可继续生产,从而可以重新分配劳动力。
文南盐业合作社副主席武鸿宣先生表示:采用塑料篷布覆盖结晶槽,取代以往传统的石灰干燥场,改进了生产工艺,不仅防止了水分流失,还避免了干燥过程中混入杂质,从而确保了清洁盐生产过程的安全。该项目由国家农业推广中心支持,在区农业推广中心的指导下开展。目前,该项目已在文南盐业合作社(位于奠云乡)应用一年多,取得了积极成效。由于一些困难,目前塑料篷布覆盖模式仅在文南盐业合作社推广,尚未广泛复制。
奠洲县拥有超过170公顷的制盐用地,主要集中在奠云乡(70公顷)、奠金乡(45公顷)、奠奇乡(16公顷)、奠碧乡(45公顷)和奠玉乡(26公顷)。然而,奠奇乡仅有约10公顷的盐田有人耕作。奠玉乡由于奠城泄洪道的影响而废弃,因此制盐效率低下。该县计划转向集中式制盐,但目前尚未吸引到投资者。

文南合作社的成员们正在准备出售用盐。
奠州省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官员范氏道女士表示:省人民委员会出台政策,为盐农提供100万越南盾的补贴,用于将一套过滤设备升级为三套改良设备;同时,为盐农提供塑料篷布补贴,每套(60平方米)补贴300万越南盾;此外,根据总理关于减免盐农灌溉费的第115号决议,盐生产合作社仍可获得支持。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盐产量和清洁盐的质量,奠州省计划到2015年实现100%的盐田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工艺。然而,即使在被选为试点地区的文南合作社,推广推广也仍然困难重重,更遑论其他乡镇了。
众所周知,在当前的盐价环境下,每个晾晒槽的投入成本是盐农们关注的焦点。范氏秀女士住在文泰村,她正在准备盐,准备运往奠碧乡出售。她告诉我们,她家有200平方米的晾晒槽,但她没有采用铺篷布晾晒的方式,因为她认为这种方式产量并没有提高,反而增加了成本。秀女士指着旁边岸边一堆废弃的篷布说,自今年1月以来,有一户人家采用这种方式晾晒,但因为篷布质量无法保证,已经拆除了4次。此外,过去改造一个晾晒槽可以获得100万越南盾的补贴,但现在材料价格上涨了,补贴却没有增加,所以人们都不愿意尝试。
此外,在奠金乡,土地并未分配给居民用于长期盐业生产(每3-5年重新分配一次),因此人们不愿投资。当局需要重视这个问题,以帮助盐农在当地推广清洁盐生产模式时感到安心。
秋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