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找到没有完成任务的公务员来精简工资单。

October 1, 2017 06:44

多个地方部委和部门均表示,很难找到不履行职责的公务员将其列入工资精简名单。

我国行政机构预算负担的故事直到现在才被提及。专家们曾多次警告:没有任何预算来源能够支撑如今如此庞大而繁琐的行政机构。

公众对2016年海阳省劳动荣军与社会部的情况记忆犹新,该部共有46个职位,其中副厅级以上职位竟有44人,堪称当前行政机构臃肿臃肿的典型案例。这种臃肿的机构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果,那就是政府必须从预算中拿出巨额资金来支付这支队伍的工资。职位过剩还导致一批公务员“早上打伞上班,下午打伞下班”,有观点认为,这类人数高达30%。

Nhiều bộ, ngành địa phương nêu thực tế khó tìm ra công chức không hoàn thành nhiệm vụ để đưa vào diện tinh giản biên chế.  (Ảnh minh họa, nguồn Dân Trí)
许多部门和地方机构表示,很难找到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公务员,并将其列入精简工资的​​名单。(插图,来源:Dan Tri)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后果,来自于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问题:“公务员工资低,但很多人还是想挤进去”。现实中,精简行政机构是否可能?

前国会法律委员会主席潘忠利先生评论道:“减员幅度很小,基本是增加,根本无法精简。现在我们一直在说精简工资,但实际上非常困难。政府关于精简和重组人员的第108号令能落实吗?几乎没有哪个机构能做到。被解雇的大多是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但如果不进行重组,干部数量仍然相同,那些无法胜任工作的人仍然留在机构里。如果我们不改变,如果我们不转型,机构就会老化、变得无效、低效。”

回顾过去十年,从中央到地方,已进行过三次精简工资。然而,现实中,工资总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一些地方显得臃肿低效。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布了关于精简工资、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和公务员队伍结构的第39号决议,提出到2021年至少减少10%的工资总额。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全国工资总额却增加了1.1万多人。要求削减工资单的只有2个部委,分别是工贸部和内政部,而在63个省市中,有11个地方不仅没有精简,而且还比分配的工资单多使用了7951个工资单,这些地方通常是胡志明市、岘港市、海阳省、广宁省、清化省、平顺省……

那么,为什么精简后工资反而增加呢?不少专家认为,是因为干部公务员的选拔比较随意,没有按照计划进行。此外,作为精简工资重要前提的干部公务员考核,目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岗位设置工作没有做好,考核缺乏量化的内容,无法准确计算出哪个岗位需要多少干部,具体的工作量该如何计算才能保证。不少部委和地方部门指出,很难找到没有完成任务的公务员纳入工资精简对象,导致对精简对象的认识出现偏差。86.25%的工资精简对象,实际上是距离退休只剩2至3年工作时间的干部。

河内市国会代表吴维孝表示:“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确定哪些部门需要精简。因为现实情况是,有些人来到政府部门却无能为力,甚至可能造成破坏、破坏和损害。与此同时,许多干部虽然积极工作,但却游离于机构之外。”

精简工资单是一个敏感问题,关系到目前350多万公务员和公共雇员的利益。为了确保这一进程有效,需要各级和各部门之间同步协调。从长远来看,有必要推进社会化,减少从国家预算中领取工资的人数,并为社会工作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目前,为落实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精简人员、调整机构编制的第39号决议,各部委和地方分支机构的部分公务单位已向精简方向调整。内政部长黎永新表示:“创新管理和财政机制,改组公务单位体系,包括推进管理和财政权力下放;建议由收费制改为价格制,使公务单位实现财政自主;研究逐步取消对公务单位的补贴;平等对待公务单位和私营服务单位,鼓励竞争;同时,制定公务单位发展规划,规划发展标准和条件,指导国家逐步减少对公务单位的支出,走向社会化,赋予公务单位自主权。”

为了避免机构精简、臃肿的后顾之忧,或许是时候采取更强有力、更有效、更同步的措施了。创新管理机制、财务机制,重组公务员队伍的政策至关重要。此外,鼓励社会化,赋予公务员自主权,发挥领导作用,精简人员队伍,有效使用干部,这些都应被视为一项特别重要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精简人员队伍、提高干部和公务员素质的重大政策。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很难找到没有完成任务的公务员来精简工资单。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