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山高收入
(Baonghean) - 山芋又称山芋或芋头。这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粮食作物,比在山区种植旱稻能带来更稳定、更高的收入。
在奇山山区,芋头种植在会图乡、芒隆乡、杜梅乡、纳艾乡和西山乡。芋头不仅是一种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珍贵粮食作物,在中医药学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可用于治疗胃痛、健脾、补虚、强身、肾炎、痢疾、肌肉疼痛和骨痛等病症。目前,整个奇山县芋头种植面积达数百公顷,年总产量近千吨,为山区人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种植技术:
常种植于山区省份,具有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功效。平均产量为每公顷5-6吨,土壤肥沃时可达每公顷12-13吨。
选择品种:
有白色直立品种和紫色直立品种2种,白色直立品种株高较高,每丛块茎平均重量较大,块茎产量较高。
种植时,选择白色直立种子,主块茎选择健康、无病虫害、圆形、约50克的块茎。不要使用已经长出芽的块茎和幼苗(幼苗是从幼苗长出的块茎)作为种子。种植前,将种子块茎在阳光下暴晒2-3天,以促进发芽。
马铃薯种植时间为农历一、二月份,最好在春季左右种植,这样种植后,春雨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土地准备:
土地已彻底犁过并除草。挖一个20 x 20 x 20厘米的坑。
根据各地气候、土壤条件,可按如下间距和密度种植:间距70×80厘米,密度20,400株/公顷;80×80厘米,密度15,600株/公顷;90×90厘米,密度12,300株/公顷。
每公顷施用有机肥8-10吨,平均每穴0.5-0.8公斤。施用氮、磷、钾肥。北方1亩地施肥量:厩肥4-7公担,尿素2-3公斤,熔融磷肥10-12公斤,硫酸钾2-4公斤。播种前将厩肥和磷肥全部撒入土壤,氮肥和钾肥各占一半,拌匀。剩余的氮肥和钾肥可在播种后3-6个月追肥1-2次。播种时,将种薯置于7-8厘米深的土中,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并覆盖土壤。播种后,用稻草或干草覆盖,保持土壤湿润,限制杂草生长。
芋头喜湿润,但积水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种植后,气温不高,植株尚未生长,只需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土壤湿度65-75%)。块茎形成期,植株生长旺盛,需大量水分。
因此,此期间要注意浇水,避免干旱。
平地栽植2~3个月后,待植株长势良好时,可堆高15~20厘米、宽40~50厘米的畦,以利于不定根生长,增强植株抗旱能力,限制抽生芽,为母株生长创造条件。坡地则需在基部堆畦。
要注意防治几种病虫害:蚜虫、红蜘蛛、叶枯病、块茎腐烂病;其中晚疫病常在高温、高湿时期发生。
当叶片变黄干燥时,块茎已经成熟,淀粉含量高,味道鲜美。主要的收获期是在九月中旬。如果块茎用作种子,则必须待其成熟后再收获。收获后,块茎无需清洗,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农民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山芋的生长期较长(约8个月),为了增加单位面积的收入,应该与花生、大豆或一些叶菜类蔬菜间作。
对于低地平原,种植芋头时,需要制作高架床。
富香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