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勇敢的穷人”的意志,持续摆脱贫困
(Baonghean.vn)——贫困人口希望被列为贫困户,享受国家政策的现实仍然存在。目前,地方政府将贫困人口从扶贫对象转变为扶贫主体的做法,正在激发民众自身的脱贫意愿。
脱贫攻坚主题
在琼林乡(Quynh Luu),胡士甲先生独自抚养孩子,身体健康也毫无保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县乡祖国阵线的宣传动员和支持下,胡士甲先生获得了3000万越南盾的三年期无息贷款,并确定了发展生计的指导方向,决心脱贫致富。2022年3月底,他出售了第一批700只鸭子,收入超过5500万越南盾;第二批鸭子预计将于2022年6月初出售。为了持续减少贫困,他还表示希望获得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养殖母牛的贷款。
![]() |
琼吕县琼林乡的养鸭生计模式已初步显现成效。图片:Mai Hoa |
同样在琼林乡,阮氏轮家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丈夫和孩子都实行“二零二”制,常年生病住院。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顶梁柱”——她,她时而下地干活,时而做泥瓦匠。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四层的房子是几十年前建的,但现在根本不具备重建的条件。阮氏轮坦言:“人生最难的莫过于建房。现在,我们还要支持区、乡的祖国阵线,还要依靠亲戚和村民;有了房子,我们就开始养牲畜,并在淡季找些活计。而且,我们的二儿子明年也要高中毕业,这意味着家里的劳动力会更多,所以2023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
何士甲和阮氏伦两家人是琼琉县500多户贫困户中的两户,他们在2020年至今越南祖国阵线的陪伴和支持下,“勇敢”登记并决心脱贫致富。
琼琉县党委群众动员委员会主任、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范氏海燕同志表示:“‘勇敢的穷人’项目由县祖国阵线于2020年2月初启动。在对贫困户和近贫户进行调查、分析每户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在乡一级召开座谈会或深入贫困户走访,宣传、动员和提高贫困户的自尊心,不依赖国家的机制和政策。在县一级,召开了‘可持续减贫解决方案’会议,汇集了各领域、各类型、拥有完善、切实可行的减贫计划和解决方案的贫困户,共同探讨,寻找在实践中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
琼吕县祖国阵线领导班子深入群众,切实落实民生援助。图片:梅花 |
上述活动改变了贫困户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他们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在祖国阵线的陪伴和支持下,做好了登记脱贫攻坚的准备,并决心脱贫致富。区、乡祖国阵线根据贫困户的生产计划申请、扶持需求和脱贫致富的决心,开展帮扶工作。例如,结合职业培训引进支持,结合资金支持,帮助贫困户完成职业培训后开办生产经营机构;支持提供无息贷款,用于畜牧养殖或贸易投资;对缺乏生产资料的,支持开展养牛、养鹿、养鸭等生计模式;支持建设“大团结”房屋……
通过《勇敢的穷人》节目,为改变穷人自身的贫困意识、思想和脱贫意志做出了贡献。
贫困人口渴望被列为贫困户,享受国家政策,这种现实在该省各地由来已久。近年来,琼琉县实施“勇敢扶贫”计划,将贫困人口从脱贫对象转变为脱贫主体,这意味着贫困人口必须真正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地努力脱贫,而不是成为各级、部门和社会用免费政策照顾的对象,从而产生被动等待和依赖的心理。
![]() |
琼良乡(Quynh Luu)的菜地。图片来源:文件 |
清章县还设立了“牲畜养殖银行”,旨在扶持具有养殖条件和经验的贫困户和近贫户,特别是那些有意愿和意愿摆脱贫困,并承诺至少在2025年之前继续养殖的贫困户和近贫户,以支持养殖业发展。具体来说,每户贫困户和近贫户将获得1头种牛、2-5头种羊或2-5头母猪的资助;养牛户在2.5年后,养羊户和养猪户在20个月后,必须上缴该品种价值的50%,以便祖国阵线将其转用于支持其他农户。
组织和社区的支持只是引导,贫困人口和近贫人口才是脱贫致富的决定性、主角。
除了“牲畜种子库”之外,清章县还支持贫困户和近贫户购买开办食品杂货生意、摩托车清洗、抽水和摩托车及自行车维修等工具和设备;为拥有自家菜园且可种植20棵或以上果树的家庭提供果树种子;支持绿色蔬菜和香料的灌溉系统;为贫困户和近贫户提供一年生作物肥料。除了物质支持外,清章县还动员越南祖国阵线和政治组织为贫困户提供建议和帮助,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生计方式,并在种植技术或经营产品策略方面持续陪伴和支持他们实施生计模式……
![]() |
清章县加大对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造福人民。图片来源:Mai Hoa |
县委群众动员委员会主任、清章县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潘廷河同志认为,祖国阵线、各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一切支持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贫困户、近贫户在脱贫攻坚中起着决定性、主体性的作用。
在创造性地转变扶贫方式,把贫困人口作为地方扶贫工作的主体的同时,省祖国阵线委员会还制定了通过“奶牛银行”扶持贫困人口生计的计划,以购买种畜的费用扶持贫困人口和近贫人口,平均每户1500万越南盾,结合县、乡两级的对口支援,人民群众自己也有对口支援,投资建设牛棚、进行饲养管理,确保畜牧业发展。
受扶持的贫困、近贫户3年后,有义务返还扶持金额的50%,使其他贫困户有扶持来源。这一方式使对贫困户的扶持由给予变为有条件的扶持,逐步改变贫困、近贫户等着、依赖贫困户、非要成为贫困户才能享受国家政策的观念。
2021年,省祖国阵线委员会从扶贫基金中拨付近100亿越南盾,用于帮助全省19个县市的1000户贫困和近贫家庭,并通过省农民协会提供支持,为生计计划下的贫困农民成员打造生计模式。
![]() |
清章县领导了解群众生产需求。图片来源:Mai Hoa |
整合扶贫资源
扶贫开发是一项重大而持久的政策,具有深远的社会政治意义,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不让一个人掉队”是近年来党委、政府以及从省级到基层的全系统扶贫工作的有力行动口号。
当前,新时期扶贫工作要求高效、可持续。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越共十三大和全省各级党代会的作用,结合落实中央政治局第01-KL/TW号决议和“学习践行胡志明自力更生、建设富强幸福国家的思想道德作风”专题学习班,继续向全系统展示扶贫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使贫困和近贫群众不依赖国家和社会的制度和政策,始终保持强烈的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愿望。
要整合资源,支持贫困、近贫人口脱贫致富,遏制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
![]() |
支持民众发展生产经营,创造就业机会,是可持续的减贫解决方案。图片:Mai Hoa |
除了通过整个政治系统开展宣传、动员和说服活动来满足贫困人口的意愿外,省祖国阵线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黎文玉表示,各级各部门还应携手在关键问题上为贫困和近贫人口提供援助,如有效支持与创造就业机会有关的职业培训;特别是支持贷款,支持包括土地、牲畜、苗木等在内的生产资料。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资源。除了通过“扶贫”基金调动社会资源外,省祖国阵线委员会还积极配合省人民委员会、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和组织整合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支持贫困人口和近贫人口脱贫致富,防止返贫和脱贫;为完成2021-2025年期间全省可持续减贫国家目标计划的目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