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栽桑养蚕

DNUM_BEZBCZCABB 18:17

(Baonghean)- 上世纪70年代,桑树种植业的发展使庆山公社(南丹)成为全省桑园之都,桑树种植面积达130公顷,共有2个养蚕合作社,近700户农户从事桑园业。然而,由于义安桑蚕丝绸公司经营不善,加上桑树“退化”,导致桑树产量停滞不前。到1995年,庆山地区几乎已无桑树,农户不得不放弃“立地”桑园……但从2010年初至今,全省蚕茧价格持续上涨,许多农户重返传统桑园,桑园面积逐渐恢复并发展良好。

庆山一村9村长胡德先生是该社桑树种植面积较大的户(桑树面积超过5亩),他说:“从2011年养第一批蚕开始,工人们都很兴奋,因为蚕茧既应季又卖得好,平均产茧量为18-20公斤/卵周期,当地蚕茧消费价格为9.5万-10万越南盾/公斤。蚕是短期动物,虽然一次性收益不如其他动物高,但能带来稳定收入(一年8-9茬)。特别是蚕生病产不高或者蚕受损伤不结茧的时候,只是白费力气,并不值多少钱。”胡德先生算了一下:蚕的生长周期是25天左右,可以收获一批蚕茧。每棵桑树通常平均能产出6批蚕茧,每年可养殖并出口9批蚕茧。因此,每棵桑树每年可产茧约130公斤。按平均每公斤蚕茧9万越南盾计算,每棵桑树每年可创收约1000万越南盾(平均净利润700万越南盾/棵)。此外,人们还能收获大量的副产品,例如蚕粪,这些副产品对农业生产非常有益。



发展种桑养蚕,需要种子、技术、产品等方面的支持。

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职业,庆山桑树种植者积累了其他桑树种植区所不具备的宝贵经验。桑蚕种植户兼蚕农阮氏文女士(10村)说:“养蚕不容易,也不容易。从蚕孵化到结茧,最多也就30天。在蚕的整个生长周期中,最辛苦的就是蚕闲着的时候,每天要喂6-7次蚕食;而蚕闲着的时候,正是蚕吐丝好坏的关键时期,如果任其挨饿,蚕就个头小,吐丝量少。由于蚕的寿命短,所以从蚕卵带回家养的时候就开始进行防病。蚕卵容易患上臌胀病、钙化病、透明头等疾病……简单的防病方法是保持清洁,把蚕卵放在阴凉处;桑叶要保持绿色、干净、干燥、无污染。以前我们经常从义安蚕业公司购买蚕卵,质量很好。”蚕种质量始终有保证。后来,人们只能依赖私人贸易,从中国进口的白蚕种经常影响蚕茧的质量,导致售价低或蚕季放缓。通常情况下,每个蚕种周期可以分成15个蚕盘。蚕种质量并不总是有保证。我家最近养了3个蚕种周期,但孵化率很低,不得不丢弃。

庆山乡农业部副部长阮德惠带我们到Soi Bu海滩参观新栽桑园,他说:“作为一个拥有大面积沿河冲积地、年均冲积土面积达300-400公顷的地方,桑树确实是重要作物,发展桑蚕产业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还能解决各年龄段劳动力的就业。自2010年以来,随着全省桑树市场行情向好,配合南丹县恢复和发展传统桑蚕产业的政策,庆山乡积极参与建设“恢复和发展传统桑蚕产业”项目,成立了南山桑蚕合作社,吸引了100多户农户加入。对于新种植区,除享受省政府政策(种植沙一峦桑树每株扶持100越南盾,每公顷480万越南盾)外,县政府还额外扶持每株50越南盾,同时乡政府对种植桑树的地区两年内减免50%的服务费。根据项目要求,2010年至2015年,该乡政府将恢复100公顷桑树,但不种植在密集的土地上,而是种植在河边和沙地上;仅2010年和2011年就种植了42公顷桑树,主要种植来自中国的沙一峦桑树和来自太平的宝庄桑树,年产蚕茧近15吨。今年桑农和蚕农都非常兴奋,因为从年初开始,蚕就吐出了漂亮的茧,卖出了好价钱。如果没有风险,桑树种植户养蚕的平均年收入可达1000万越南盾,有些家庭的收入甚至超过1400万越南盾,例如8村的范越南一家和9村的何方一家……目前,全乡有4户专门负责供应蚕种、防病药品,并在当地收购蚕茧,销往杜良、清章等地,因此人们对产量比较放心。但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桑树种子的供应和产品的产出都通过个体商贩,难免会存在价格压力的情况;漂浮的蚕种没有经过主管部门的检验,质量难以保证……

庆山乡恢复养蚕业是值得高兴的事,这不仅意味着传统工艺村的复兴,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宜举措。


玉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恢复栽桑养蚕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