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农村蓬勃发展
(Baonghean)- 关于宜风县宜禄县在历史性的八月里,真切感受到富有革命传统的农村正在崛起。如今,宜风县正逐步发生着变化,快速、全面、稳步发展。
通往宜风乡的道路如今宽阔无比,两旁是稻田,宽敞的高楼瓦房若隐若现。昔日的革命乡村如今已面目全非。我们在方强寺(国家级历史文化遗址)驻足,聆听着宜风乡引以为豪的历史成就。宜风乡人民有着炽热的爱国情怀,对革命的热情也早早被唤醒。
1930年6月,美占党的第一个支部在芳强寺成立,有6名党员。芳强寺也是许多干部、党员和中央区党委工作的场所。当30-31苏维埃战鼓敲响时,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宜风农村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宜风人民奋起要求减税、反抗压迫和剥削,最终在1945年八月革命中取得胜利。1953年12月12日,根据第四区联署行政抵抗委员会关于行政单位划分的决议,宜禄县五海公社被划分为三个行政单位:宜风、宜海、宜春,从此,宜风公社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
在抗法抗美两次战争中,宜风人民动员一切力量,随时准备为前线提供一切人力、物力支援,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贡献。
如今,宜风乡继承革命传统,克服困难,发挥地方优势,不断突破,建设出崭新的面貌。通过调整种植结构、适时调整种植季节、将科技应用于生产等政策,宜风乡的土地从一年两季作物种植发展到现在主要种植三种作物,并大力发展高产高价作物。宜风乡还在丰和村和丰田村建设了水稻高收入示范田,面积为3公顷;在丰美村和丰安村建设了两块彩稻生产田,面积为2公顷。
竹藤编织——义风正在推广的传统工艺。
与此同时,以商品为主的畜禽养殖业也蓬勃发展。目前,全乡共有28个中小型养殖场。宜风乡拥有4个省级认定的手工艺村:丰景村、丰英村、丰田村(出口藤竹编织)和丰富村(生产造纸)。此外,还形成了电子维修、机械制造、运输等许多新兴产业,为众多劳动者创造了就业机会。得益于此,到2012年底,宜风乡的贫困率已降至9%,人均年收入达2100万越南盾;年均经济增长率达11-12%。
得益于经济发展和人民团结,党调动资源,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农村生活日益富裕。近年来,宜风县已建成多项基础设施项目。农村交通体系已投入实物量,基本达到新农村标准。目前,该社正重点投资村内、田间交通建设。
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2013年上半年,全社捐建园地3435平方米修建乡村道路,拆除围墙200多米,征用农田1600平方米扩建校园和村文化馆;修建高层学校,其中小学和幼儿园达到国家标准,力争2013年底建成一所达到国家标准的中学;全社卫生达到国家标准;22个村中有12个、3所学校和卫生站被评为文化村、文化单位。
在引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同时,公社党委也始终关注并致力于建设强大的政治体系。政治安全形势和社会治安秩序得到维护和稳定,各宗教、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建设祖国。党委连续7年保持廉洁坚强,连续4年被宜禄县委评为模范党委……
清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