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区未有“拯救”土豆的呼吁
(Baonghean.vn)——3月6日上午,一些个人Facebook页面上出现了一条帖子,内容是“为Tuong Duong的人们拯救土豆”。此事的真相究竟如何?

2023-2024年冬春作物季,Tuong Duong省Thach Giam镇Chan村与越南农业生物研究所合作种植商品马铃薯。合作面积5公顷,共有38户农户参与。参与该模式的农户将获得种子和肥料的延期付款支持,并接受从种植到收获的技术培训。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保证马铃薯的产量,确保块茎符合规定的标准。
到2024年2月底,将收获5公顷马铃薯。预计单产为14-15吨/公顷。收获后,符合商业品质的马铃薯将由企业按约定价格在田间收购。每公斤商业品质的马铃薯售价为7500越南盾,不符合公司标准的马铃薯将按市场价格自由出售。

经过分拣,陈村符合标准、被公司收购的马铃薯总产量为20吨;其余不符合标准的马铃薯(块头过大、过小、皮绿、有疤痕等)则由群众拿到市场上销售。
为支持陈村农民食用土豆,石监镇镇工会和农民协会在个人脸书页面和群组中发布如下内容:“石监镇农民在农业生物研究所、企业的配合和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已向相关单位出口了数十吨商品土豆。但目前群众手中仍有15吨以上土豆,直径有4.8厘米以下,也有9厘米以上的。土豆均为大西洋品种,大小不一,味道鲜美,口感丰富,酥脆可口,比市面上的土豆好太多了……土豆可常温保存8-9个月,可作种子,腌制后逐渐食用,还可加工成多种菜肴……如果您或您的朋友感兴趣,欢迎联系石监镇农民品尝。”

然而,3月6日上午,一个个人Facebook页面发布了“救援”的呼吁。对此,石阶镇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梁氏贤女士确认:“石阶镇居民呼吁‘救援’土豆根本不存在。经商家称重,不符合食用标准的土豆约有20吨。其中,居民选择保留约10吨用于下一季种植。居民剩余的土豆数量不多,最大的一户人家也只有不到100公斤。土豆保质期长,很少损坏,所以没有必要‘抛售’或呼吁‘救援’。”
据石宪镇农民协会主席梁氏文英女士介绍,为了支持民众消费土豆,镇政府官员和民众在Facebook上发布了土豆销售信息。但这只是销售内容,并非呼吁救援。石宪镇居民的零售价为每公斤1万越南盾,送货上门的价格为每公斤1.5万越南盾。

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呼吁拯救土豆。“新模式刚刚收获了第一批作物,根据初步评估,它比之前的作物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发布拯救土豆的信息本质上是错误的,会造成人们的困惑,并使该模式难以复制,”Hien女士肯定地说。
近期,个人脸书、协会、群组等平台纷纷发帖呼吁救市,例如红葱、红薯、土豆、糯玉米等农产品,但现实中,各地从未出现农产品滞销到需要救市的情况。

这无形中造成农产品贬值,给地方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也给实施挂钩的企业和投资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可悲的是,有些人把发“求救电话”当成“促进消费”的手段,但这是一种短视的思维方式。因为很多消费者或许会“喜爱”农民、支持农民、购买农民的农产品,但这只是短期利益,却损害了农产品的价值和品牌。按照合作社模式生产,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流程和技术,生产出符合商业标准的农产品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