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买房”时不要忽视两条规则
要购买在建公寓,客户需要要求企业出示由建设部和银行颁发的两份法律依据。
Him Lam 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 Ngo Quang Phuc 表示,目前法律已经规定了许多法律依据来保护未来的购房者。
在这个法律丛林中,最简单、最有效的两类文件是建设部签发的、符合房屋出售资格的项目通知书和银行担保证明。客户有权要求检查这两类被视为现行标准的文件。如果缺少这两份“护照”中的一份,客户在决定是否投资购房时就需要谨慎了。
建设部公布的项目符合未来住房出售条件的文件,意味着该项目已完成所有法律文件并完成地基工程。这是项目投资者可以向客户筹集资金的合法时间(法律规定)。对于买家来说,额外的安全保障是,建设部公布的项目进度通常符合筹集资金的条件,这意味着项目即将进入主体工程的施工阶段。
![]() |
法律规定,要出售纸面上的房屋(未来形成的项目),投资者必须拥有银行担保证明,并获得建设部的通知,证明该项目符合条件。 |
同时,银行出具的担保证明也意义非凡,如果投资者未能按时交付房屋,信贷机构将代表投资者向客户赔偿损失。担保证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无抵押贷款(基于对企业信誉的评估),另一种是有抵押品(抵押财产)的贷款。如果客户将来买房,凭借此证明,可以放心,该项目的合法性已经经过信贷机构多道严格的审核。这也是法律规定的一项条款。
根据2015年修订生效的《房地产经营法》第56条,项目投资者在出售或出租未来住房前,必须获得商业银行的财务担保。如投资者未能按承诺的时间表交付住房,买方或承租人有权要求银行按照已签订的合同退还预付款及其他款项。
该规定已实施近两年,有助于提高透明度、保障项目安全,并规避购房者风险。该规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未来房屋的出售或出租必须由商业银行担保。二是,如果企业希望避免担保流程,则必须在出售前完成项目建设。
Phuc先生补充说,除了上述两个简单易查的法律依据外,为了规避风险,购买项目房屋的投资者和客户还可以使用一些人工方法来筛选信息。
例如,在大众媒体上查找项目的成立和运营历史。另一个同样有效的方法是花几个小时在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坐在项目附近的餐馆里听当地人介绍情况,或者在该地区进行随机采访,以掌握房地产经纪人广告之外的新闻,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多依据。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