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吃苦,就怕失去学生
(Baonghean.vn)2018-2019 学年,当阮氏秋贤女士来到芒提普 1 小学门口准备举行开学典礼时,看到暴风雨和洪水造成的严重破坏,她泪流满面。
1. 十年前,她来到义安省奇山县芒提普一号学校工作时也哭了。一位来自荣市的女青年教师,跋涉250多公里,来到最偏远的地区教书,不哭才怪!她第一次来到“边境地区”,走在陡峭崎岖的石路上。眼前只有连绵起伏的群山,一边是河,河对岸就是老挝。她第一次体会到与世隔绝的滋味: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电,甚至无法与任何人交流,周围都是少数民族,只有极少数人会说京语。
之后,她不再哭泣。她逐渐适应了简朴的生活,没有那么多便利设施。她读懂了村子的名字,并逐渐记住了它们,区分了泰族、克木族和蒙族的村庄。她也逐渐习惯了学生们的面孔。孩子们勤奋刻苦,皮肤黝黑,满身泥土。他们笑的时候,露出缺失的牙齿,眼神清澈。
她的双脚已经习惯了陡峭的林间小路,习惯了去田野接孩子们上学。她乐于教孩子们读书写字、礼貌地打招呼,享受上学的乐趣。每当一个班的孩子们完成学业,升入下一个年级,最终进入中学,她都感到无比兴奋。她觉得自己为这些高地孩子们带来了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帮助他们在这个偏远的村庄之外,拥有更远的梦想。每个新学年,她都充满期待和希望。她从低地带回纸、笔、书和衣服送给学生们。
但今年,她一回到学校,又一次放声大哭。她哭的不是像十年前二十多岁的女孩那样,因为恐惧、困惑或自怜,而是因为她为学生们感到难过,也为这场山洪造成的惨重损失感到难过。“眼前的一切都被卷走,淹没在厚厚的泥浆里。学校大门被一米多高的山体滑坡堵住了。学生们的教室被冲走,损毁严重。低地老师们上课的房子现在只剩下空地……我快要窒息了……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们该怎么办?新学年即将到来。全国的学校都在热切地迎接新学年,我们却哽咽着,无言以对。”
2. 阮氏秋贤女士吐露心声:有些人,就那么几个人,说我们在山区、边境地区教书,工资很高,有什么好抱怨的?他们在社交网络上说,当她谈到最近特大洪灾时,当她想呼吁善良的心,分享和帮助艾提普地区的老师、学生和人民时,她却沉默不语,不想解释什么。因为有很多人真正理解和同情,最重要的是,同事之间互相理解,家长和学生都爱老师,这就足够了。
“想赚钱,有很多方法。去低地,去城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这是我选择的职业。真的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学生们,不仅仅是我,我们学校的其他老师也一样。就像我生的孩子一样,我必须爱他们,我选择的教书育人的工作,我怎么能放弃呢?”她哽咽着说道。
Hien女士的丈夫是一名军人,前几年驻扎在金瓯省最南端。近年来,他被派往北方执行任务。妻子身处一地,丈夫则身处异地,他们一年到头都无法见面。他们的两个女儿,一个今年6岁,一个3岁,被分成两组:一组和外祖母住在荣市,另一组和祖父母住在昆强县。
她没法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奇山的芒提普。她住的地方只是个临时宿舍,丈夫又住得很远。她一个人怎么能同时教书育人、照顾两个孩子呢?所以,她每个月都要来回奔波看望孩子们,但一个孩子在,另一个就不在家。只有暑假或节假日,孩子们才能团聚。
今年,她的大女儿也上了一年级。她和奶奶住在一起,非常听话,不哭不闹,因为如果住得远,妈妈会难过。但开学第一天,也就是女儿上学的第一天,奶奶没能送她去学校,因为她要为山里的学生做准备。学校位于通往河内的路上,所以她必须早点到才能准时到校。所以前几天,我带孩子去了荣市雄勇一小学,给他看了“这就是你要上学的学校”,然后介绍教室在哪里,洗手间在哪里,哪里是干净的洗手间。在教室里,我告诉他这是黑板,这是粉笔,让他好好地坐好,打开笔记本,练习阅读、练习写字……然后我让他自己走回家,熟悉一下路况。我假装先骑摩托车回家。但他自己走回家了。我心里很难过,但我没敢哭。我也是一名小学老师,但我不会教我的孩子。所以我只能依靠其他老师和同事来教和照顾我的孩子。
3. 阮氏秋贤女士虽然早有预料,但她没想到通往学校的道路会被切断,许多路段完全被冲毁。“我们不得不步行去学校,不敢独自一人,只能结伴而行,”她说。洪水来袭时,从芒森经塔卡到芒艾、芒提普的唯一道路,沿着南提普河,被彻底摧毁并切断。有些路段,一半以上的山坡都塌陷在河里,我们不得不爬到山顶才能过去。有些路段,我们不得不互相扶持才能穿过湍急的河水。
她的双腿疲惫不堪,衣服上沾满了泥土。到达Xop Phong村时,Hien女士掉进了深渊。她抓住一棵树根,一点点往上爬,走在前面的同事们赶紧折返,把她拉了上来。她掉落的地方正是Xop Phong村,那里的一座小山崩塌,卷走了两名村民。“当我们从深渊里出来,知道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兄弟姐妹们都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既高兴又难过,也害怕。我们也很害怕,很危险,很艰难,但当我们‘清醒过来’后,就站起来继续往前走,互相提醒要小心。”她回忆道,声音仍在颤抖。
两天后,Hien老师和其他老师终于抵达了芒提普一小学。“我们感觉自己做了一件非凡的事,事后也筋疲力尽。看到学校一片狼藉,有些地方甚至被夷为平地,大家都流下了眼泪。但不知何故,那一刻,我们感觉自己更加坚强,仿佛有一股动力在激励我们继续工作。每个人都伸出了援手,打扫、消毒,把校园里的泥土清理干净。”
阮氏秋贤女士目前在位于溪流边的那美村任教。但两次洪水过后,教室、教师的临时住所和社区文化馆都被洪水冲毁。教师们转移到了旺坡村的主要教学点。那里没有电,没有干净的水,也没有食物。如今,教师们的伙食只有鱼干和竹笋。米饭上也长满了绿色的霉斑,用盐反复搓揉也无法使其变白。
在芒迪普教了十年书,她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艰苦的生活,什么都不怕了。她也经历过2011年那场史无前例的洪灾,但今年的洪水从未像现在这么猛烈。老师们辛勤劳作,但刚清理完毕,山上的泥浆就被洪水冲刷下来,淹没了校园和教室。他们只能互相鼓励:今天做不完,明天或后天再继续。
她问村民们,他们茫然地摇头:“老师,今年我们肯定要饿肚子了。田里的米仓不是被洪水冲走了,就是泡在水里毁掉了。还没收割的芋头也毁了。” 百姓挨饿,教育就会直接受到影响。所以,无论多么艰难,多么痛苦,老师们都会尽力而为。Hien老师和全校师生唯一担心的,就是失去学生。
4. 芒提普小学校长阮国智表示:“本学年,纳美小学共有31名学生,一、二、三年级学生将暂时安排在幼儿园教室上课。四、五年级学生将转至2公里外的旺普村主校区。然而,目前从纳美到旺普村的道路损毁严重,学生上学不安全。”
目前,所有老师都在学校迎接学生并组织课程。如有学生缺课,老师会前往学生家中劝导和鼓励他们返校。在仍然危险的地区,学校接受学生缺课。但当交通和课程恢复稳定后,学校将立即开始教学,弥补之前缺课的情况。
Hien女士坦言:“无论如何,学生的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 困难有时会让我们感到沮丧,但我们应该因此而放弃吗?要像以前一样继续努力。要有足够的力量让学生们继续上学,而不是中途辍学。要等洪水过去,要让曾经拿着粉笔、锄头和铲子清理和整理一切的双手还在。因为没有老师们,学校就会变成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