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友还没回来,就不能安心。
(Baonghean.vn)——尽管已年过七旬,老兵陈大义(居住于荣市黎利坊7号街区)多年来一直思念着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值此荣军荣民节75周年之际,《义安报》采访了他,请他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一旦我们成为特种部队成员,我们就决心永不回头。”
PV:先生,您出生时国家正处于战争时期,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自愿参军。您一定还没有忘记当初入伍的那些日子吧?
老将陈大义:我成长于荣市第二坊永新坊。虽然身处城市,但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家境十分贫寒。他们一共生育了11个孩子,但其中8个夭折,只养大了3个。我是最小的,排行第九,却成了家里的长子,一家之主。
![]() |
| 老兵陈大义目前担任荣市黎利坊橙剂受害者协会主席。照片:美霞 |
当时我家的情况比较特殊,按规定不必上战场。然而,1968年,抗美战争进入“南方呼唤北方回应”的激烈阶段时,我还是自愿扎破手臂,写上血书,报名参战。入伍时我才20岁,带着兴高采烈的心情前往南方与敌人作战。我离开的那天,父母也很担心,但由于国家当时仍处于分裂状态,他们把个人的担忧隐藏起来,好让孩子们安心参军。
PV:入伍后,他成为了一名特种部队士兵。那么,与其他部队相比,他的任务有何特殊之处?
老将陈大义:我入伍后被分配到特种部队,在正式上战场前,我和队友在第四军区(隶属D31特种部队)接受了一年的训练。训练结束后,我们被调往第33特种部队营,支援广治-承天顺化战场。
当时我们营由5个连组成,包括一个预备连,每个连64人。由于任务特殊,特种部队训练有素,选拔极其严格。战斗中,特种部队经常深入敌军腹地,直捣敌军要害,因此危险性往往更高。为了确保安全,出征前我们都会进行伪装,用芋头叶拌上烟灰涂抹在脸上,以迷惑敌人。抗美战争期间,我们D33营经历过许多著名战役,在溪山、郎威、昆仙、独庙、白山、241高地、544高地等地都给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 1969年,游击队联合当地军队和民众起义,袭击敌方军事区域,夺取了广治省焦灵县的控制权。照片:档案 |
PV:在你参与过的战役中,关岗(广治省焦灵)战役似乎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伤亡最惨重的战役?
老将陈大义:1969年4月,我们进入广治省;同年6月,我们奉命摧毁位于广治省滘岭(Gio Linh)的敌军炮兵营。当时的滘岭是一个大型行政军事基地,是入侵北方的“跳板”。在基地运作的几年里,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致力于扩大行动范围,并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技术装备、现代化武器和强大的火力,以防御、支援、清剿和摧毁该地区的革命运动。
此外,他们还在C1哨所、军事分区和行政区等地驻扎了大量兵力,包括顾问、步兵、美军炮兵等。西贡政府将来自Gio Ha、Gio My、Gio Le、Gio An、Gio Son五个乡的民众集中到关岗基地,在非军事区以南地区推行“农村绥靖”政策和“以水促鱼”计划。敌人企图从关岗基地向永灵防线倾泻炮火,镇压我军人民的斗争。为阻止这一阴谋,我军调集了一个特种营突袭敌军巢穴。
![]() |
陈大义先生与照片摄于广治省特种部队联络委员会会议。摄影:美霞 |
那时我只是个普通士兵,参加了第一场战斗。沿着滨海河,从永灵方向传来隆隆的炮声,震耳欲聋,令人毛骨悚然。双方激战正酣,特种部队深入敌后。敌方阵地外布满了层层铁丝网,足足有九道,我们只攻到了第七道。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但敌人的火力实在太强,我们只能控制部分战场。这场战斗也是伤亡最惨重的一场,近百名特种部队士兵牺牲。
这场战役之后,1969年9月底,我们又经历了一场令人难忘的战斗,那就是锦露县的豆茅桥之战。我记得,当时胡志明主席刚刚逝世,我们部队决心“化悲痛为力量”。那时我是一名B40机枪手,携带4发子弹,渡过锦露河加入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后来我获得了一枚勋章。
PV:先生,广治是战况最为惨烈的战场之一。面对敌人,您曾有过退缩吗?
老将陈大义:正如我所说,特种部队就是特种部队,深入敌后腹地执行任务,所以他们总是面临危险。我记得有一次战斗结束后,我们8名特种兵被困在了滨海河边。当我们试图渡河返回后方时,发现有13辆敌军坦克正在逼近。当时我是连长,我告诉战友们,如果被敌人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用剩下的少量武器战斗到最后一刻。如果不幸被敌人包围,我们必须做好牺牲的准备,绝不让任何人落入敌人之手。凭借我们伪装和隐蔽的经验,我们最终智取了敌人,保住了我们的队伍。
![]() |
在广治战场上受伤的士兵。照片:档案 |
在多年的战斗中,我们面临过许多危险。1971年,在参加288高地战役时,我在路上进行侦察时被敌人发现并遭到伏击,头部和手部受伤。伤愈后,我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直到南方彻底解放的那一天。
作为军人,我们都曾无数次直面生死,无数次目睹战友牺牲,但我们从未动摇,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击败敌人,为国家赢得独立和自由。而且,当我们成为特种部队成员时,我们便下定决心,要赴汤蹈火,永不回头。
队友的痛苦
PV:先生,战争已经结束40多年了,但每当我回想起您和您的战友们经历的那场战争,您最担心的是什么?
以前的武士陈大义正如我所说,我和我的战友们经历过许多战斗。有胜利,也有失败,还有许多牺牲。就连我的营长,也曾在一瞬间被子弹击穿身体,倒在了我的眼前。
后来,我的许多战友也留在了战场上。我曾多次陪同战友家属前往旧战场寻找他们的遗骸,但都无功而返。现在,每年7月27日,我都会去武光(河静省)一些战友的家中烧香,缅怀他们。
![]() |
陈大义先生(中)及其同志在全权纪念碑落成典礼上。照片:越南人民解放军中央委员会 |
2014年,尽管条件依然十分艰苦,我还是设法联系上了第33营的所有特种部队官兵,并在荣市组织了一次聚会。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我们时隔多年再次相聚。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热泪盈眶。那些年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让我们有机会回顾当年抗美战争中为拯救祖国所付出的牺牲和取得的成就。
PV:据悉,三年前,人民武装力量英雄张德海与他及昔日战友们一起在关港开始修建纪念碑,如今已竣工。您能否分享一下这个意义非凡的项目?
老将陈大义:秉持着对生者的责任感和对战友的深厚情谊,在国家统一后,武装部队英雄张德海提议修建一座纪念碑或碑房,以缅怀在解放故土前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同时也为幸存的战士提供祭奠战友的场所,并向年轻一代传授革命传统。在张德海的构想下,历经九年从南到北的筹建,这座碑房终于在关港历史遗址落成,时间是2022年3月。
![]() |
这份阵亡战友名单由陈大义先生整理,他希望能够找到完整的信息,并在广治省烈士公墓设立纪念碑。照片:美霞 |
在施工过程中,多亏了我的队友们的牵线搭桥,我和张德海先生得以联系上,我向他提供了在关港炮兵基地战斗中英勇牺牲的120名烈士中的36名烈士的名单和姓名,以便举行纪念仪式并为这些英勇的烈士祈祷。
PV:近十年来,作为第33营联络官,您一直非常关心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您能分享一下您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吗?
老将陈大义:我于1988年以少校军衔退役,之后二十多年来一直投身于地方运动,担任过各种不同的职务。和平时期,尽管生活依然艰辛,但我始终惦记着我的老战友,特别是那些在关昂和广治省其他地方牺牲的战友。通过我了解到的信息,许多在广治省牺牲的战友遗体未能运回故乡。他们被埋葬在万人坑中,许多人没有名字,甚至连家乡的地址都没有。
想起我的战友们,在我70岁那年,我写信给区委和地方政府,辞去了所有职务。之后,我找到了以前的战友,收集资料,整理出120位在广治省牺牲的特种部队烈士名单。其中一部分名单已整理并镌刻在全能纪念碑上。至于其余的烈士,我最大的愿望是联系到所有烈士的家属,找到他们的照片,以便制作一块集体纪念碑,安放在濠灵县公墓的集体墓地。
PV:先生,这真不是一份容易的工作,对吧?
老将陈大义:自特种部队联络委员会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地投入人力物力,寻找烈士墓地,辨认已故战友的身份。这项工作极其艰辛,有些地方我们去了四五次仍然一无所获。时间紧迫,寻找遗骸的难度必将更大。因此,尽管我们的工作微不足道,但我仍然希望这项工作能够尽快完成,让烈士家属返回广治省焦灵县时能够得到些许慰藉,也让我们在缅怀战友时能够感到一丝慰藉……
P.V:感谢您参与本次讨论,希望您的愿望早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