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东南经济区迎来新发展动力
新工业园区增多,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吸引优质投资。一些项目已初步建成投产,对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解决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财政收入。这些因素为东南义安经济区继续坚定不移地实现既定目标提供了积极动力。

黎先智
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
东南义安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将东南经济区发展壮大为2021-2025年阶段义安省经济增长引擎的过程与政府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2030年建设和发展义安省、展望2045年的第39-NQ/TW号决议的行动计划相契合。截至目前,东南经济区和该省各工业园区已建成7个工业园区,总面积达2388.2公顷,入驻率达56%以上;其中,2021-2024年阶段已新建4个工业园区,总面积达1454公顷,占全省工业园区面积的60%以上。

2024年,尽管国际、地区和国内形势面临诸多困难,但凭借巨大的努力和专注,秉持“陪伴并给予投资者和企业最大支持”的宗旨,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增长:新批项目20个,注册资本总额达19.875万亿越南盾;增资项目20个,增资总额达21.891万亿越南盾。新批和增资总额达41.766万亿越南盾,达既定目标(15万亿-20万亿越南盾)的208%,占全省注册投资总额的68%。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继续成为亮点,新批项目15个,增资项目14个。新批和增资总额近17.5亿美元。凭借这一成绩,义安省连续三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位列全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十大省市之列。

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南经济区工业园区,共98个项目,占项目数量的66%以上,注册资金53.6亿美元,占全省投资总额的92%以上。2024年将新增16家企业投入运营,累计运营企业157家,营业额达77.219万亿越南盾,比2023年增长30%。出口额达18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62%,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6%;进口额达21.3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129%,占全省进口总额的96%。上缴国家预算金额约2.208万亿越南盾。创造近4.65万个就业机会。工人平均收入达819.8万越南盾/月,比2023年增长6.0%。
上述成果的取得,是全省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地方在东南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关键作用下不断努力的结果。落实该省“五项准备”(规划、投资地点、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改革、推广和积极支持)的方针,来义安投资的企业和投资者从调研、项目提出、办理投资手续到项目实施和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得到热情支持和高度负责。


2025年,东南义安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将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完成2021-2025年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省党部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关于2020-2025年任期决议的最高目标。要实现的一些关键任务和主要目标是:根据2040年东南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的全面调整,完成5-7个工业园区和功能区分区规划项目的审批;新建2-4个工业园区,面积约900公顷;吸引投资项目约20-25个,注册投资资金约20-25万亿越盾,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资金10亿美元以上;经济区、工业园区预算收入达3万至3.5万亿越南盾;创造约4万个就业岗位。
扩大东南义安经济区的项目正在由相关部门进行评估,以在2025年初提交总理批准;据此,东南义安经济区的总面积将扩大到104,270公顷(陆地93,320公顷和海面10,950公顷),涵盖10个县、镇和城市(拥有30至32个工业园区)。


东南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将与各部门、行业和地方同步实施招商引资措施,有效配合企业和投资者。总体目标是集中精力建设和发展东南义安经济区,使其成为该省经济增长的真正推动力。
招商引资重点已从传统合作伙伴(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转向中国市场(包括香港、台湾)的新合作伙伴,重点关注电子产品、光学器件、汽车零部件以及一些绿色产品(太阳能电池板、高性能电池等)的生产。一批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科技企业已在东南经济区投资建厂,例如:立讯精密、歌尔、富士康、顺宇、长盈、巨腾、瑞仪、创新精密、润纳瑞……投资价值高、产能大、市场规模丰富多样。

东南经济区管委会着力调动各方资源,加快招商引资进度,完善技术基础设施体系,吸引二次投资项目,力争快速提高工业园区入驻率。积极配合地方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切实落实“五个准备”方针,推动“一个重点、一个现场”招商引资模式取得实效。
在此基础上,东南义安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继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和运营,实现经济区和工业园区规划、投资、土地、环境、劳动力等数据库的数字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但要坚持本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原则,优先吸引高新技术、高技术领域的投资,这些领域能够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创造高附加值,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溢出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