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导弹驱逐舰将返回岘港

September 26, 2016 15:17

由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7驱逐舰中队司令黎伯雄上校率领的导弹驱逐舰“约翰·S·麦凯恩”号(DDG56)及其280名官兵即将第三次返回岘港。

9月26日,岘港市新闻通信部宣布,9月28日至10月1日,由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7驱逐舰中队司令黎伯雄上校(越裔美国人)率领的导弹驱逐舰“约翰·S·麦凯恩”号(DDG56)将携280名官兵对岘港进行友好访问。

美国海军的导弹驱逐舰“约翰·S·麦凯恩”号(DDG56)……

这是“约翰·S·麦凯恩”号驱逐舰第三次访问岘港。此前,在2010年,“约翰·S·麦凯恩”号曾到访岘港,当时“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CVN 73)停泊在近海,迎接越南官员代表团。2014年4月,“约翰·S·麦凯恩”号与救援船“安全卫士”号一同返回岘港。

此次访问岘港期间,驱逐舰“约翰·S·麦凯恩”号将在天沙码头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此次访问情况;交换海上意外遭遇行为准则,并在第三海军区司令部举办海洋法研讨会;交流医疗、舰艇损管和出海准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约翰·S·麦凯恩”号驱逐舰……)。同时,10月1日上午还将与越南海军举行海上联合演习。

驱逐舰舰长、官兵还将礼节性拜访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和第三海军区领导;欢迎来宾和媒体代表团参观舰艇;与天际线学校进行语言交流;与东亚大学进行体育交流;与慈善职业指导中心进行交流;并在白藤街人行道上进行音乐表演……

导弹驱逐舰“约翰·S·麦凯恩”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驱逐舰”。这是一艘阿利·伯克级重型驱逐舰,于1992年9月下水,隶属于第七舰队“明星”——超级航母“乔治·华盛顿”号(CVN-73)的护航舰队。

“约翰·S·麦凯恩”号驱逐舰的设计旨在通过陡峭的倾斜表面最大限度地减少雷达反射面积。舰体主要采用钢材建造,天线桅杆则使用铝合金。舰上一些重要区域还使用了肯瓦尔装甲。该舰尤其具备在放射性、生物化学(NBC)环境下作战的能力。舰员活动范围仅限于船体内部。

约翰·S·麦凯恩号驱逐舰排水量约8900吨,长154米,宽20米,配备4台通用电气LM2500-30燃气轮机,航速可达30海里/小时,续航里程达8100公里(以平均航速20海里/小时计算)。该舰采用新型造船技术建造,配备先进的宙斯盾系统和极其强大的防御武器系统,具备反舰、反潜、防空和攻击对地目标的能力……

即将第三次返回岘港(图片:HC)

“约翰·S·麦凯恩”号航空母舰配备了先进的宙斯盾作战系统,旨在应对空中威胁(反舰导弹、敌方战斗机),该系统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部署。宙斯盾系统的核心是AN/SPY-1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它与AN/UYK-1高速计算机系统相连。AN/SPY-1雷达可自动搜索、探测并跟踪100个目标,并引导防空导弹进行拦截。该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约为160公里。

除了综合作战指挥系统外,“约翰·S·麦凯恩”号航空母舰还配备了一系列其他支援雷达,如 AN/SPS-67(V)2、AN/SPS-73(V)12 海上搜索雷达、AN/SQS-53C 声呐系统、AN/SLQ-32(V)2 电子战系统以及许多其他支援设备。

“约翰·S·麦凯恩”号航空母舰上最强大的三种武器均安装在Mk41垂直发射系统中,包括:RIM-156SM-2防空导弹系统、BGM-109“战斧”陆攻巡航导弹和RUM-139反潜导弹。其中,RIM-156SM-2防空导弹系统是一款结合了宙斯盾作战系统的防御性武器,射程240公里,飞行高度33000米,巡航速度3.5马赫。该导弹配备破片战斗部,飞行末段采用惯性导航系统和主动导引头。

BGM-109“战斧”远程陆攻巡航导弹射程1104公里,巡航速度880公里/小时,采用高精度导航系统(GPS、TERCOM、DSMAC)制导。“战斧”导弹常被比作无人机,但它并非用于侦察,而是以强大的破坏力攻击目标。

RUM-139反潜导弹采用惯性制导系统,射程约22公里,同样由Mk41发射系统发射。该导弹最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携带爆炸性弹头,而是携带Mk46或Mk54自导鱼雷。当RUM-139在特定位置发射后,导弹会自动“释放”鱼雷以寻找目标。

为了支援反舰和近程防空作战,约翰·S·麦凯恩号驱逐舰还配备了一门127毫米舰炮、一套“密集阵”防空系统、一门25毫米舰炮、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和一套Mk32鱼雷发射器。此外,该舰甲板上还设有直升机机库和起降平台,供SH-60反潜直升机部队使用。

然而,要评估一艘舰艇的真正实力,除了装备和武器之外,我们还必须提及舰上军官、水兵和工作人员的行动。约翰·S·麦凯恩号驱逐舰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驱逐舰舰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据Infonet报道

相关新闻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美国导弹驱逐舰将返回岘港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