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泰孙的低语

Le Trang - 技术:Hong Toai October 31, 2025 18:39

尽管外表高大浪漫,诗人黎泰山的性格却像一位安静真诚的老农。他过着简朴的乡村生活,甚至连摩托车都不会骑。由于经常步行,他得以细致观察穷人的生活,并将之真挚地融入诗歌,吟唱“无声的歌谣”……

tieude-ngang.png

尽管外表高大浪漫,诗人黎泰山的性格却像一位安静真诚的老农。他过着简朴的乡村生活,甚至连摩托车都不会骑。由于经常步行,他得以细致观察穷人的生活,并将之真挚地融入诗歌,吟唱“无声的歌谣”……

pngtree-classic-decoration-frame-border-png-image_14438663.png
titphu1.png

诗人黎泰山出生并成长于以优雅风韵和文学才华著称的义安省奠州县奠和乡东派村(旧称)。学生时代,他擅长自然科学,尤其精通物理。然而,由于他生活在一个诗歌创作氛围浓厚的乡村,文学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的生活。长大后,由于身体原因,他无法像同龄人一样参军,于是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河内大学文学系。从此,诗歌便伴随他一生。

nen1.png

那个村庄在他的诗歌中留下了印记,成为朴实却永恒的见证:楚阿市场、桥井、邦河、海瓦崖……——这些熟悉的名字成为了记忆、情感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的坐标。评论家哈光在《走进当代诗歌》一书中,对诗人黎泰山给予了深情的评价:“孙的诗歌不是那种辞藻堆砌、意象繁复、故弄玄虚的当代诗歌。他的诗歌真挚动人,仿佛是从心底深处、灵魂深处迸发出来……”也许正是如此,读者很容易在黎泰山的诗歌中辨认出一种值得信赖的声音:不喧闹,不矫揉造作,诗歌技巧也不复杂,而是安静、真诚,就像一个乡下人倾诉自己的人生故事一样:我家喝的是考井里的水/用陶筐提着水,用棕榈叶舀水。(井桥)

nhathoghep.png

阅读黎泰山的诗歌,读者会因其丰富的民间元素而感到饶有趣味。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在乂安省民间文化中的体验,使他的诗歌真正成为乂安人的诗歌。诗人阮仲涛——黎泰山的同乡、同学兼知己——在为诗集《绿色的一月》撰写序言时,曾肯定地写道:“我发现你身上浓厚的乡村气息非常强烈。你几乎所有的情感都与乡村息息相关,只要轻轻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某个弦,你诗意的琴弦就会奏出共鸣的音符。”这些音调虽然很容易发出,却被包裹在作者无声的歌声之中:黑色衬衫,黑色帽子和围巾,还有那双湿漉漉的黑眼睛,以及终生沉溺其中的痛苦。(多方面的)

nhathothaison1.png

titphu2.png
nen2.png

与通常的粗粝外表不同,黎泰山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社会底层穷人的深切关怀。他的诗中描绘了乞丐孩童、三轮车夫、掘墓人、泥瓦匠、搬运工,甚至囚犯……他的文友们毫不犹豫地将他比作“穷人的诗人”。在金钱残酷无情的世道中,这首诗也是诗人黎泰山的一首饱含个人情感的赞歌。《给三轮车夫朋友的快乐诗》如同轻拍肩膀般温暖,如同驱散疲惫的微笑:“对道路了如指掌/ 熟悉这条小巷和那条小道/ 睡得像竖起耳朵聆听/ 火车进站的汽笛声。

在儿童诗歌领域,黎泰山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为身处特殊境遇或被置于生活安全轨道之外的孩子们创作诗歌。《故乡》这首诗充满了一个从未回过父家的“私生子”孙子的情感:我对家乡的了解仅限于父亲的描述。诗中有两节“白鸡蛋花盛开的季节/木鱼的鸣叫声似乎也带着芬芳”2003年越南诗歌节那天,他的诗作升空,二十年后,它依然在升龙皇城的诗歌街上展出。或许是因为在那里,人们能闻到一种气息:善良的气息,古老寺庙钟声的气息,以及他诗歌旅程中所蕴含的宽容的气息。

诗人黎泰山一生为人温和,待友甚深。1997年至2005年担任义安文学艺术协会会长期间,他的办公室总是敞开大门,欢迎人们前来交流诗歌,分享友谊的喜悦。无论老幼、贫富、来自低地山川、城市乡村,无论领导还是职员,只要能倾诉诗歌,他都一视同仁。许多年轻作家后来都从这样的“文学茶话会”中崭露头角。在那里,这位看似世故老练的诗人,宛如一位既质朴又优雅的“文艺老农”。

taptho.png
诗人黎泰山的诗集。
nen3.png
titphu3.png

诗人黎泰山向诗人提出了“五十岁的问号”:谁会为谁写诗?谁会读诗?当诗人双目失明、步履蹒跚时,他又将何去何从?当我的双眼不再清澈/我的背影像天空下的一个问号/我仍然不知道我是谁/阳光黯淡,乌云翻滚即使在自我质疑的时候,他也意识到,他生命中那些零只是为了表达比“爱”这个词更深沉的爱,是为了感谢生命让他能够与诗歌相伴而不求任何回报:“我像一块剩肉/ 无缘无故被宠爱/ 无缘无故成了受过教育的人/ 我的命运就系在我的脖子上”(合唱团零)

z7171661046429_a8c8b5902989b73f02b37517884dae48.jpg
(方平的油画作品)

关于情诗,诗人阮仲涛曾谈到黎泰山的清新之美:黎泰山诗歌中老少两代人的特质已融入他的诗文之中,使他的作品如同他永不消逝的爱一般,始终保持着新鲜感。许多人写情诗,但黎泰山的情诗却常常揭示灵魂深处的秘密。

tho1.png

像黎泰山这样具有浓厚民间气息的人,自然会对诸如“乐巴”(luc bat)、“乐巴之歌”(song that luc bat)之类的传统诗歌形式感兴趣,他也凭借这种诗歌形式获得了多项专业奖项。人们曾认为,在他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他很容易变得老派,但奇怪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却在自由诗方面展现出创新精神,令朋友们感到惊讶。他的自由诗并不冗长繁复,却依然保持着那个充满爱与细腻情感的黎泰山,诗歌中蕴含着微妙的意境。你的诗/如同闪电/从那闪电的光芒中/显现/柔软的青草/绚丽的花朵/多汁的果实(闪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黎泰山的创作愈发青春活力,无论在审美对象还是诗歌形式上都如此。此外,即便身患重病,他依然乐观地写作,热爱生命,感恩生命。他珍惜每一刻,聆听每一种情感,珍视每一个字……在生命仅剩三天,依靠机器维持生命之际,他仍然对他的二女儿说:“孩子,我刚刚写了几行诗,请帮我写下来。”说着,两行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他缓缓地朗读着:“汇集一生的诗篇/这本书成了一座坟墓/我的孩子们,每一页/都包裹着我父亲​​的灵魂”。

作为一个忠于义安文化的人,一个热爱诗歌胜过热爱自己的人,即便他已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和秘密的诗歌,仍然有人在阅读和书写黎泰山的诗歌,这便是他创作之旅的最终归宿:感谢诗歌/ 给了我又一次幸运的机会/ 让我/ 如闪电般出现/ 然后消失……

box.png
pngtree-classic-decoration-frame-border-png-image_14438663.png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泰孙的低语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