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支管制——美国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

October 4, 2017 09:43

关于枪支管制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也是美国分裂的原因之一。

» 美国历史上最恐怖的枪击事件

最近在拉斯维加斯发生的致命枪击事件再次引发了美国数十年来关于枪支管制的争论。

kiem soat sung dan van de gay tranh cai lau dai tai my hinh 1
枪支在美国很受欢迎。图片来源:新华社

美国人口约3.15亿,但社会流通的枪支却超过3.1亿支,没有受到管控。目前,美国许多州的武器购买和使用仍然没有经过任何背景或心理历史审查。

枪支暴力档案网站(gunviolencearchive.org)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国已发生近250起枪击事件,造成1万多人死亡,2万多人受伤,伤亡者中包括480名12岁以下儿童。

前总统奥巴马执政期间,曾多次试图推动美国枪支管控法案,但在共和党占据国会多数席位的背景下未能成功。目前,许多观点呼吁美国议员采取具体行动,控制美国枪支暴力。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实施的问题。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后美国舆论

每次大规模枪击事件发生后,枪支管控政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争论都会激烈爆发。10月1日晚发生在拉斯维加斯的这起被认为是美国现代史上最血腥的枪击案也不例外。一系列国会议员、官员和严格枪支管控的支持者纷纷发声,要求制定有效的法律,防止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然而,由于最近这起屠杀的野蛮性质,以及行凶者拥有庞大的武器库,包括40多支各类枪支和数千发子弹,许多之前支持持枪的人士正在改变观点。

在报刊、媒体和社交网络上,成千上万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士,从官员、国会议员到演员和普通民众,自10月1日晚以来纷纷宣布改变观点,呼吁限制枪支。许多人持续表达对死亡正在成为美国生活一部分的失望。可以看出,拉斯维加斯事件之后,美国民众对枪支权利和管控的看法和评估似乎正在发生强烈转变。

政府T特朗普总统谈枪支管制

10月3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启程访问波多黎各前告诉记者,美国官员将在不久的将来讨论枪支管制法。这是特朗普第二次就上周末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发表声明。

此前,特朗普总统在惨案发生后的讲话中并未提及枪支管制问题,只是呼吁美国团结起来,共同应对类似近期发生的极其残酷的枪击事件。

回顾过去9个月的执政,特朗普总统面临的问题大多来自他自身的决策和政策。因此,上周日晚发生的枪击事件对这位白宫主人的领导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此外,以往的大多数屠杀事件常常使人们想到移民问题、恐怖主义或社会不满情绪。

在最近的大规模枪击案中,凶手没有明确的作案动机。接下来的时间里,不仅那些支持严格枪支管控的人会强烈发声,就连特朗普本人以及支持拥枪的官员们也不得不被迫将这个一直困扰美国舆论的痛点拿出来讨论。

无论双方辩论结果如何,特朗普政府都被迫明确表态枪支管制立场。

争议的核心问题

关于枪支管制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也是美国分裂的原因之一。

这些争议并不局限于某个阶层或某一代人,而是美国建国以来历史的产物,交织在美国各个阶层之间,从政客、政党、经济利益集团到美国这个多元而极其复杂的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地区。

回顾历史,美国宪法27条修正案中的第二修正案于1791年12月12日获得批准,保障了美国公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该修正案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支训练有素的民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州的安全是必要的;以及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

由于很难清楚地解释该修正案的内容,无论是两部分平行,还是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因此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论点来捍卫自己的观点。

从观点上看,共和党总统往往支持放松枪支管制,而民主党总统则不断提出限制枪支的提案,而支持哪种观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民的意愿,因此政府很难提出支持或限制的法案。

长期形成的爱好枪支的文化和心态、拉选票的政治操纵、巨大的经济利益,似乎是多年来引发枪支管制争论的主要因素。

美国人需要更严格的枪支管制

枪支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因此,美国民众对于枪支拥有,尤其是枪支管控的心理非常复杂。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6月的一项民意调查,近一半的美国人在至少拥有一把枪的家庭中长大,其中67%的现有枪支拥有者表示支持,而非枪支拥有者的比例仅为40%。拉斯维加斯大屠杀前进行的一些民意调查发现,80%至90%的受访者支持对枪支购买者进行背景调查。这一趋势不仅在美国公众中日益增长,也得到了许多共和党人的支持。

然而,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52%的非枪支拥有者和71%的前枪支拥有者表示,他们将来可能会购买枪支。保持枪支所有权并采取措施限制与枪支相关的屠杀,可能是大多数美国人现在的愿望。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枪支管制——美国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