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虾养殖消毒剂的使用经验
使用消毒剂对池塘水环境的准备和管理,对虾的良好生长至关重要。但如果药物使用不当,则会对池塘环境和虾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虾死亡。因此,养虾户需要注意。
在池塘准备阶段,虾农通常使用碘、高锰酸钾和氯对池塘水进行消毒。然而,消毒剂的使用必须在虾苗投放前3-5天进行,以尽量减少水中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病原体。在此期间,虾农必须利用残留消毒剂分解蒸发的时间(通常在48小时之前),快速给水着色,接种微生物,并投放虾苗。
在幼虾阶段,从放流到45天,虾感染弧菌的情况较多,虾蜕皮快(1.5-4天/次),免疫系统较弱,易感染病毒性疾病(白点、黄头)和细菌性疾病(肝胰腺坏死)。另一方面,消毒剂也会杀死藻类和浮游动物,导致底藻滋生,使虾缺乏食物来源。此时虾体质虚弱,对消毒剂非常敏感,尤其是在虾生病的时候。因此,养殖户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消毒剂。
从虾放流到收获的45天,这个阶段虾对消毒剂的抵抗力较高。然而,养殖户仍然需要谨慎使用氯、高锰酸钾和碘等消毒剂,因为它们会杀死池塘中的藻类和浮游动物,影响虾的健康,甚至导致体弱的虾或正在接受疾病治疗的虾死亡。当周围有疫情、虾塘水环境较脏或接近收获期时,应该使用消毒剂。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个月绝对不能使用氯。
在咸水虾养殖中,养殖户往往只关注消毒剂的价格和效果,而忽略了其负面影响。许多消毒剂具有杀藻作用,而藻类死亡后会消耗大量氧气进行分解,导致池塘pH值下降,有毒气体增加,最终导致虾的进食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化学冲击、免疫系统减弱以及易感疾病,虾在施用消毒剂后通常会立即停止进食。因此,消毒剂被认为对虾塘有益,因为它们对有益微生物和浮游动物的危害很小,并且不会影响虾的健康,尤其是在虾体型较小、正在蜕皮或患病时。
需要注意的是,水体消毒后,有害细菌会迅速再次滋生。因此,养殖户需要在使用48小时后立即接种微生物,以帮助有益芽孢杆菌首先形成优势种群,从而将致病菌的密度控制在危险水平以下。在正常情况下,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抑制池塘水中的有害细菌。在疾病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使用消毒剂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助于将有害细菌的密度控制在危险水平以下。
消毒剂的一些有害影响:
- 氯:当pH值较高时,效果会下降,尤其是pH值高于8时;当池塘中有机碎屑较多时(因为部分氯会氧化有机物),必须增加用量,会对虾造成毒性,而且成本较高;只有在改造池塘时才使用氯;使用氯很难使水体着色,会杀死藻类,而且长期使用会使池底失去活性,使有益菌系统变差。
- 高锰酸钾(KMnO4):不稳定,在阳光或高温下会降低杀菌能力,因此需要存放在深棕色瓶中,避免阳光直射,应在凉爽的天气使用;在水中,KMnO4 会与水结合生成对虾有毒的 MnO2。
- 福尔马林: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产生不利影响。
- 碘:如果使用量超过允许水平,池塘就会缺氧,导致虾漂浮并大量死亡。
据Thuysanvietnam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