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购买水牛肉和牛肉时要小心
(Baonghean)-在多良和安城的家庭式水牛和奶牛屠宰场,我们目睹了为了让牛肉新鲜美味而使用的各种骇人听闻的“伎俩”。许多屠宰场会在水牛和奶牛的肉中注水,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抵制”牛肉
春城-安城乡的阮氏玄女士透露:“前几天,我去忠城-安城乡的Roc市场买了1公斤牛肉,花了14万越南盾。带回家煮的时候,味道很臭,吃不下,只好拿去喂猪了。”
后来听人说,那家店是自己在家宰牛,专门在宰杀前给牛注水。把这种肉带回家,真是“浪费钱,负担重”。“安城镇”的阮氏泰太太很不爽:牛肉本来就是一道美味佳肴,价格也不便宜,但他们总是骗我们往肉里注水,吃起来颜色发白,一点牛肉味都没有。最近,我们不得不改吃鱼虾鸡,因为我们很怕……牛肉。
在安城县和清乡丁市场卖牛肉7年多的T女士解释说:“最近很多顾客抱怨牛肉注水太多,没味道了。说实话,现在很多人为了赚钱,会注水。我的餐馆不注水,但是屠宰场老板会直接在牛还活着的时候给牛注水,让它增重。像我们这样的卖家最先吃亏,因为拿到肉后,我们会加水称重,零售的时候,水一天天地流出来,有时甚至会亏本。屠宰场老板宁愿把质量好的牛肉留下来,卖个高价,这样顾客还是会接受的。” T女士感叹道:“现在牛肉店的顾客越来越少了,这样的生意可能要停了,因为很多顾客都‘抵制’牛肉了。”
荣市市场出售的牛肉
在荣市的荣市市场,从清晨起,人们就随处可见挂着新鲜牛腿的景象。义莲义禄乡的居民陈文哲(Tran Van T)从事牛肉屠宰已有十年,现已退休,他“透露”道:“想知道哪块肉注了很多水,就得摸摸它,看看它干不干。如果它粘在手上,就说明这块肉没有注水。” T补充道:“别以为一块还呈鲜红色的牛肉就是‘真’的,很容易被化学药品浸泡过。我去多良县雇人宰杀水牛和奶牛时,宰杀后水牛和奶牛都病了,快要死了,屠夫就用中国的化学药品和冷水混合,把牛肉泡了大概十分钟,拿出来的时候,肉质鲜嫩可口。宰杀时生病的牛肉很少见,而且都是在烈日下晒着。不用这种‘技巧’把肉‘变红’,怎么骗人呢?不信你去多良县的几家店看看就知道了,他们有一套完整的水牛肉和牛肉冷冻系统。这种用化学药品浸泡过,再用冰块包装的肉,可以保存3个月以上。春节前后,牛肉需求量很大,从春节到一月以后,这里都有人在卖用冰块包装的牛肉。”
隔离措施仍然松懈
荣市关楼市场和荣市市场(荣市两大牛肉和水牛肉交易市场)。当时才凌晨5点半,摊位上就已经摆满了水牛肉和水牛肉,摊贩们正在忙着售卖。
卖水牛肉和牛肉的商户何女士说:“每天早上,他们(兽医官员,简称PV)都会来收钱,然后进行粗略检查。我从河静省宜春市的一家屠宰场进货,要经过几道检疫检查才能在这里销售。” 当我们想查看肉上的检疫章时,何女士说没有章。“牛肉怎么会盖章?而且我在这里卖了很多年,他们认识我,为什么还需要章呢?”何女士解释道。没有章,但大多数商户都没有证明肉已通过检疫的证书。
据悉,全楼市场每天都会向消费者供应数百公斤的水牛肉和牛肉。但这些肉绝对没有任何合法的证明来确保其没有感染疾病。“他们每次去检查都要收取2万越南盾。从肉从屠宰场送到消费者手中,他们还要支付3倍的检疫费。” 华女士说道。据荣市肉摊主赖女士介绍:“他们每天早上都会来检查,下午还会再来,如果发现肉变质,就不允许出售。” 然而,当我们问到是否需要盖章检疫章或出具证明肉已通过检疫的证明时,赖女士表示:“他们已经在屠宰场检查过了,我们只拿去卖,所以没有证明。”
事实上,在对屠宰后在市场上销售的生猪、水牛和奶牛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兽医技术人员很难判断畜禽是否患病(除了一些容易肉眼看到的疾病,如猪炭疽病、米猪肉……),因此畜禽之间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甚至存在由畜禽传播给人的风险。目前,荣市有大大小小的市场24个,此外还有市内道路上零星售卖的大量牲畜和禽肉……平均而言,荣市的屠宰场每晚要屠宰约100头水牛和母牛,加上各区平均涌入的30至35头水牛、母牛、小牛……同时,由于兽医人员过于单薄,检查工作如同“绑架后丢弃盘子”。
肉贩们并不关心有没有检疫标签。但消费者在购买水牛肉和牛肉时往往不会留意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是凭经验和肉眼来选择肉类。荣市长氏坊居民阮秋贤女士说,她每次买水牛肉和牛肉,通常都是凭经验来选择,并不在意有没有检疫标签。“只要肉色红亮、新鲜可口,我就买。我不知道有没有检疫标签。但我经常在同一家店买,所以我相信它。”她说。
据一些屠夫说,市面上有一种药,可以让肉保鲜5-7天不变质。我假装买了这种药来用,结果摊主们都摇头说不知道!
一位贸易商表示,目前牛肉和水牛肉的价格相差很大。为了追求利润,很多商家把牛肉和水牛肉混合在一起销售。并非所有消费者都知道牛肉和水牛肉的区别。 |
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