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集:持续的创造之旅
塑料碎片、薄尼龙袋和一次性用品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无处不在,对土地、河流、海洋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后果。减少塑料垃圾并非环保部门的专属责任,而是政府、企业和每个公民的共同责任。这场斗争没有立竿见影的终点,而是一场漫长的征程,需要强有力的政策、适宜的技术以及新的消费习惯。

作者:PV集团 - 出版日期:2025年11月1日

塑料碎片、薄尼龙袋和一次性用品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无处不在,对土地、河流、海洋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后果。减少塑料垃圾并非环保部门的专属责任,而是政府、企业和每个公民的共同责任。这场斗争没有立竿见影的终点,而是一场漫长的征程,需要强有力的政策、适宜的技术以及新的消费习惯。

在义安省,塑料垃圾治理工作从各机构和单位的日常工作到战略决策,都实现了同步推进。该省不仅喊口号,更将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各机构签署减少塑料垃圾的承诺书;将相关内容纳入村规;动员社区参与;并在源头推行多种垃圾分类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乱扔垃圾的习惯。
到2024年,该国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超过6.94万吨,其中约63%仍将采用填埋处理,而大部分填埋处理后的垃圾卫生状况堪忧。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垃圾源头分类政策被视为一项根本性解决方案,但仍存在诸多不足。省级合并前,63个地方政府中仅有34个小规模实施了垃圾源头分类;33个地方政府尚未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59个地方政府尚未出台技术经济规范;58个地方政府尚未制定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价格。
南丹县、琼柳县和荣市(老城区)的试点项目表明:通过指导和社区参与,生活垃圾中混杂的塑料垃圾量可以显著减少。超市、商场和连锁店正逐步更加重视用环保包装替代塑料袋;一些企业大胆投资于纸袋、甘蔗渣盒、竹杯、木勺等替代产品;高校食堂也已停止使用一次性杯子和塑料制品。

关于指导性文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发布了许多法律文件,体现了政治决心:例如,2022年3月2日省委关于加强2022-2030年环境保护工作领导的第08-NQ/TU号决议;2023年执行总理关于加强塑料废弃物管理、再利用、回收、处理和减量的第33/CT-TTg号指示的第751/KH-UBND号计划;以及2019年12月4日关于2030年前海洋塑料废弃物管理国家行动计划的第1746/QD-TTg号决定……这些文件不仅是行政清单,也是实施、控制和评估废物管理成效的框架。
这些举措在现实中也显而易见:许多机构在会议和研讨会上使用不锈钢、玻璃和陶瓷杯瓶等替代塑料杯;横幅和标语正逐渐被电子显示屏取代;针对公务员、公共部门员工、组织和相关人员开展了关于2020年《环境保护法》及其指导文件的宣传活动。“拒绝塑料垃圾”运动和“女性自主管理环境”项目在社区广泛开展,为行为改变奠定了基础。

然而,目前的努力仍然不足以应对挑战。按照规定进行源头垃圾分类的生活垃圾比例仅为2%左右,这表明政策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据义安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阮氏仙女士介绍:部分政府部门、企业和民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仍然有限;用于垃圾管理(尤其是塑料垃圾处理)的资源投入远未达到要求;居民缴纳的垃圾收集费远低于实际成本;此外,调动非国有企业资金投资垃圾处理系统仍然面临诸多障碍。各地收费标准和处理成本的差异也使得企业不愿投资现代技术。
“农业与环境厅目前正建议省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经济技术标准条例。一旦该价格框架获得批准,污染者将根据产生的垃圾量付费,从而为维护处理系统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田女士补充道。
10月28日,在审议监督代表团报告和国会关于“2020年环境保护法生效以来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实施情况”专题监督成果的决议草案的会议上,义安省常驻国会代表陈日明指出了落实源头垃圾分类政策的根本性解决方案。他强调,必须确保垃圾收集和处理同步进行,避免分类垃圾混装的情况。关键在于落实“污染者付费”(PAYT)原则,根据垃圾量收取费用,从而激励人们改变习惯。同时,必须加强处罚力度,并制定符合各地基础设施和经济状况的实施路线图,确保2020年环境保护法真正有效实施。

如果说社区运动是变革的源泉,那么经济手段和法律机制则是实现可持续变革的关键。义安省正朝着一个整体模式迈进,将优惠政策、生产者责任、沟通和商业举措联系起来,从而为循环经济奠定基础。
为了有效且可持续地应对塑料垃圾问题,需要通过经济手段和相应的政策机制来加强社区运动。这意味着,在鼓励人们改变习惯的同时,国家必须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征收更高的环境税,并相应调整收集和处理费用,使其反映实际成本。此外,还应通过优惠贷款、税收减免或土地支持等方式扶持替代材料生产企业,以扩大环保产品的生产规模并降低成本。

义安省不仅致力于环境管理,还着眼于发展循环经济。在介绍未来计划时,义安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冯清荣强调,义安省将着重落实根本性解决方案。首先,该省将依据2020年《环境保护法》和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的指示,制定并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计划。这被认为是减少塑料垃圾的“关键”,因为只有从一开始就对垃圾进行分类,才能有效回收利用,并充分利用二次资源。
与此同时,根据总理2025年1月23日第222/QD-TTg号决定,该省将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实施计划至2035年。为此,该省将同步投资并升级固体废物收集、运输和处理基础设施,并根据废物来源进行分类。事实上,位于新岐县的黄嘉泉废物处理厂就是这一方向的鲜明例证,该厂已安装了一条利用塑料废物生产再生塑料颗粒的生产线。
《环境保护法》实施近四年后,越南环境保护工作在制度建设、公众意识提升和环境保护执行三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极大地提升了越南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版图上的地位。越南的排名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在166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54名,较2016年上升了34位,并在东盟地区排名第二。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该省还将加强宣传、动员和沟通协调,推广绿色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可持续消费习惯,减少并最终完全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循环经济,推动生产和消费可回收利用的环保产品,顺应现代发展趋势。
为有效解决塑料垃圾问题,除了管理机构的领导作用外,还需要民众和企业界的同步参与。本着这一精神,将实施一系列关键措施。首先,全省将完善激励机制,包括税收、土地和信贷支持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塑料回收再利用技术。目前,省人民委员会已责成农业和环境厅牵头开展关于制定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经济技术规范的咨询工作。届时,将确保资金充足,并贯彻“污染者须承担与其产生量相称的费用”的原则。

其次,要严格执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EPR)。据此,生产和进口塑料制品及包装的企业必须依法参与回收利用,从而减轻最终加工环节的负担。
与此同时,该省将发起一场广泛的社会运动,开展“拒绝塑料垃圾”、“绿色星期六”、“以垃圾换礼物”等贴近实际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在社区内传播,还有助于养成绿色消费习惯,逐步限制和消除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我们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减少、回收和处理塑料垃圾将取得显著成效,为建设绿色、清洁、美丽的义安省,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冯清荣
“最后,义安省将与社区和企业携手推进绿色创新。该省鼓励将塑料垃圾转化为有用的建筑材料和家居用品的倡议和创业模式;同时,为企业开发可回收利用的环保产品创造条件,朝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义安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冯清荣表示。
对抗塑料垃圾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场需要几代人长期努力的征程。当政府下定决心,企业率先行动,民众积极参与时,“塑料祸害”终将逐渐消退,迎来一个更加绿色、清洁、可持续的未来——一个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创造和享受的未来。
越南的政策和机制与许多发达国家类似,但执行力度仍然有限。大多数民众的环保意识不高,这种意识的改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管理也较为松散。只有国家真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彻底解决这两个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很多环境污染事件被曝光。希望媒体能够做好警示工作,帮助人们认识到污染(包括塑料污染)的严重后果,以便他们在为时过晚之前及时采取行动。
潘功玉博士 - 生物化学技术研究所 -
环境,荣大学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