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软技能:无法集体学习

April 26, 2012 17:19

学生的软技能无法通过集体学习获得,但只要存在不足,就应该学习。“学习并不意味着拥有生活技能”——丁先皇中学校长阮忠林博士评论道。他认为,软技能,也称为生活技能,其范围更广,它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拥有生活勇气,明确未来方向,是成功的关键。

软技能不能作为一门学科来教授。

为什么近年来学生自杀的案例如此之多?这些案例并非被暴力逼上绝路,而仅仅是因为沮丧和对生活的失去信心。显然,这些学生缺乏生活技能,也就是所谓的软技能。近十年前,阮东林博士就研究并实践了学生软技能(即生活技能),他对此进行了探讨。



为学生培养软技能
必须通过经验和实际接触来具体化

生活技能如今比以往更被提及,也更受社会舆论关注。需要运用生活技能的主体是年轻一代,尤其是学生。一系列自杀悲剧发生后,人们才恍然意识到,年轻人被任由在生活的漩涡中自由漂泊,缺乏成年人的关爱,缺乏充分的能力、意识和生活技能,最终以错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当青少年对生活技能的关注和重视被紧急推高时,一系列生活技能中心和课程也随之广泛兴起。由此,家长们有时会产生一种相当错误的观念,认为送孩子去参加短期的“生活技能”课程或“成功”培训班,就意味着他们的孩子会立即掌握全面的生活技能。

林先生强调,软技能或生活技能本质上是一种渗透和经验,无法被大规模地学习、教授,也无法被当作一门学科来教授。如果缺乏这些技能,就必须自己去发现,必须有方向,必须装备自己。一个人不可能通过一门又一门的课程学习就“成功”。因此,认为只要上一门生活技能课就能立即掌握生活技能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另一方面,教师也必须具备充分的生活知识,必须拥有实践经验,必须懂得如何观察学生的不足之处,才能给出实用且富有创意的指导,并传授知识。

缺乏软技能将难以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议提出了21世纪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近年来,这一趋势在世界各地广泛发展,注重提升每个人的能力,通过面向未来在社会中展现自我。然而,在越南,学生的职业导向因素过于薄弱,大多数学生缺乏软技能和生活技能,导致他们缺乏自信,无法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教育培训部学生事务司副司长何氏勇女士表示,当今学生软技能的缺乏在就业导向阶段表现得非常明显。越南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37%的毕业生因缺乏社会实践技能而找不到工作,83%的毕业生被雇主评估为缺乏生活技能。

这印证了一个现实:缺乏生活技能的学生,思维和行动会过度偏差,容易导致消极、令人遗憾的行为;缺乏软技能的学生,难以在生活中取得成功,而没有未来目标的学生则难以实现目标。另一方面,学校里的知识仍然纯理论化,数据化程度较高,学生学习后容易遗忘或脱离实际。教育博士阮翠英就此问题表示,要想拥有良好的生活技能,必须从小持续不断地培养。这对家长、学校以及社会都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因此,目前广泛传播的、名为“生活技能”、为期1-2周的课程,实际上并不能立即让学生掌握所谓的技能。有时,这种学习方式缺乏标准,很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据 Daidoanket 报道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学生的软技能:无法集体学习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