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爱国人士潘佩珠逝世75周年

DNUM_BAZBBZCABF 11:38

(Baonghean.vn)——11月10日(农历九月二十九日)上午,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在南丹县潘佩珠纪念馆举行了纪念爱国人士潘佩珠逝世75周年上香仪式。

出席仪式的有:省委常委、民运部部长胡福合,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丁氏黎清,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代表,南丹县领导,潘佩珠中学和南星中学董事会、越日友好协会、潘佩珠中学校友会的代表。

123
出席追悼会的代表们。

潘佩珠本名潘文山,笔名绍南,1867年12月26日出生于越南义安省南丹县同列乡沙南村的一个儒家家庭。

自少年时代起,民歌便滋养了努桑的斗志。当他成为“文坛名将”的努桑首领后,这种斗志更是愈发强烈,促使潘佩珠“轻薄其名,国家必将回报”。

345
学者潘佩珠(1867-1940)。 图片来源:互联网

345
南丹镇潘佩珠的礼拜场所。

为了寻求救国之道,近三十年来,潘佩珠风雨兼程,足迹遍布各地:从北到南,东京、上海、桂越,有时在日本,有时又回到泰国……

潘佩珠奉行暴力救国政策,先后创建维新会、越南光福会、越南国党,聚集力量,用革命武器进行武装斗争,并向外求援。

在这些运动中,留下最深刻印记的当属同忧运动。尽管这场运动未能成功,但它为20世纪初我国的变革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批愿意接受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知识分子,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越南革命的关键人物,例如黎鸿山、胡同茂、王叔英、林德恕、胡学林、阮德功、阮叔阳……

特别是,这是越南与日本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友好关系的重要纽带和里程碑,至今同教运动在国家发展事业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567
胡福合同志、丁氏乐成同志向潘先生敬香悼念。

1925年6月30日,潘佩珠在中国上海被捕,并被法国殖民者押回越南,在河内刑事法庭受审,随后被流放至顺化。即使身为滨五老人,潘佩珠仍然对年轻一代以及革命的成功充满爱意、希望和信心。

1940年10月29日,即景辛年九月二十九日早晨,他在顺化边陲山上的茅草屋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潘佩珠不仅是一位革命家,也是一位爱国诗人和作家。他留给后世的诗歌遗产浩如烟海,涵盖散文、诗歌、散文体裁、骈文、碑刻、戏剧等各种体裁,为20世纪初越南文学的百花园增添了光彩。

潘佩珠一生致力于民族解放运动。虽然他的救亡事业尚未成功,但他的活动生涯却是20世纪初越南革命天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安仁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纪念爱国人士潘佩珠逝世75周年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