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平台士兵们对特殊面包的回忆
(Baonghean.vn)——除夕夜,我们坐在地上,伴着海浪的清香,剥着春饼。那是石油钻井平台上的士兵们第一次包春饼庆祝春节。那段记忆已经过去整整30年了,每当春天来临,春节来临,回想起那段记忆,我们的眼角依然会隐隐作痛。
我在河北政治军事军官学校(现属北宁省)学习了五年,1994年10月毕业后,被海军指派到DK1平台管理机构(现DK1营)任职,职位是“DK1/14平台副政治指挥员”。那年冬天,我踏上HQ624舰,在茫茫大海中,开始在异乡庆祝春节。
当时,很少有人知道DK1平台。很多人把DK1和长沙油田“混为一谈”。有人说DK1是“越南石油公司的油气开采者”,所以他们总是“钱多多”。1994年至2009年的DK1平台被称为“经济、科学、技术和服务站”。平台士兵被称为“参谋”,而为了“确保军事机密”,他们不能像现在这样被称为“参谋和士兵”。
当时,钻井平台上官兵的生活十分艰苦。为了在惊涛骇浪中度过一个传统的春节,钻井平台不得不提前两个月,也就是换班船的时间,向大陆“发电报”购买糯米、粉丝和竹笋。当时,还没有像今天这样专门有船载着大陆的春节祝福和礼物,为钻井平台送去新年祝福。

春节前一周,我们从636号舰的总部收到了2公斤糯米和一包冬菜。为了营造真正的除夕氛围,在除夕的最后一个下午,9个兄弟围坐在一起包冬菜。没有新鲜猪肉,我们用洋葱炖肉罐头做馅。为了公平起见,也为了“求好运”,9个人包了9个冬菜,“比赛谁做的冬菜最好”。阮文清中尉是一位专业的军事情报官员,他动作最快、技术最娴熟,被指派负责煮冬菜。其余的人则在初春时节到阳台上钓鱼。谁钓到大鱼就被认为是“海运”。
春节30日夜里,海面漆黑一片。东北季风袭来,海面波涛汹涌,狂风大作。DK1/14钻井平台随着每一道浪花摇晃不已。
站在渔台栏杆外,飘来阵阵飘香的板粿,飘来春节的香味。特勤战士们不时高呼:“板粿做好了,同志们,除夕夜到了。”还有年轻的战士们一边捕鱼,一边唱着:“板粿,板粿,板粿,板粿到了”、“我知道,今年春天,母亲在等我的消息,等她看到田野上杏花盛开”、“云台面朝西南,潮水涨起来,它就横在波涛上”。这动人的歌词,被除夕夜的海风“吞没”了。有的人眼含热泪,遥望大海,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1994年至2009年间,15个DK1平台不像现在这样配备舰船卫星电视系统。因此,在除夕夜,我们无法在电视上观看总统的新年祝福。我们整个平台都配备了一台比火柴盒稍大的晶体管收音机。为了接收信号,通讯兵用一根电线将一端连接到收音机的天线上,然后将电线的另一端悬在海中央“接收”信号。
时钟敲响前,我们站在祖国祭坛前,手捧香火,紧贴胸前。平台司令员阮文团上尉感慨地说:“今晚是农历新年30日。在这神圣的时刻,在胡志明主席遗像前和英勇牺牲的烈士英灵前,平台官兵把海军陆战队官兵的粽子敬献给祖国祭坛。”
我们宣誓对党、祖国和人民绝对忠诚。新年期间,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的职责,决心坚定捍卫祖国的海洋、岛屿和神圣大陆架主权,让全国人民平安幸福地过新年。在那感人的时刻,我看到了段队长红肿的眼睛和战士平静的面容。
凌晨两点,发电机依然轰鸣,仿佛要击碎拍打在站台基座上的海浪。风从门缝吹进来,发出清冷的呼啸声。除夕夜的春雾笼罩着海面。我们席地而坐,采摘民主之花,吟诵诗歌,吃着自己亲手烹制的板粽。报告此事的士兵说:“这是我第一次吃带罐头肉的板粽,真是稀奇古怪。” 而Thanh中尉则说:“在距离大陆600公里的大海中央,除夕夜能吃上板粽,真是幸福。”
除夕之夜很快过去,官兵们的心情却难掩激动。有的回到包间,翻看妻儿的照片。有的拿出父母的照片,陷入沉思。回想起在家乡与父母妻儿欢聚一堂的除夕之夜,他们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感动不已。

30年过去了,风云变幻的30年。DK1平台官兵的生活早已不再像刚成立时那般艰苦。每年春节来临,15个DK1平台依然按照传统习俗,在春节前夕的30号下午包好板粽子,欢度佳节。不同的是,饱含海军陆战队官兵爱心的板粽子,馅料不再是罐头肉,而是青豆夹着鲜猪肉。
值此2024年春节之际,15/15 DK1平台将于春节30日下午举办包青饼比赛。茫茫大海中,咸咸的青饼不仅印证了官兵生活的巨大改变,也展现了在最艰苦地区战士们克服困难、掌控生活的风采。
绿色的板粿饱含着钻井平台士兵的爱,也浸润着大海的咸香。这将成为我海军生涯中永远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