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毕业考试:采用20分制,取代毕业考核方式
根据教育部12月18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2015年全国高中阶段考试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5年全国高中阶段考试将组织数学、文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外语8个科目。
为了获得高中毕业认可,考生必须选修 4 门科目,包括 3 门必修科目(数学、文学和外语)和 1 门从考试科目中选择的科目。
无法选修外语或学习条件不能保证质量的考生,可以在选修科目中选择外语科目的替代考试科目。
2015年全国高中考试将改变考生毕业成绩的计算方式。
《2015年全国高中阶段考试组织条例草案》的新内容是,教育培训部将采用20分制评分标准。
教育培训部考试与教育质量评估司司长梅文桢副教授表示,采用20分制有两个目的:一是考量高中毕业率,二是作为高校招生的依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对通过考试科目成绩区分考生水平的要求必须比往年单独考试更高。
为了帮助高校选出适合其现有多元化资源、培养质量、声誉和档次的考生,考试结果必须具有较高的差异化程度。
要实现差异化,考试质量至关重要,同时监考和评分也是直接影响考生成绩的因素。因此,将10分制扩展到20分制,将有助于评分工作更细致地区分考生的考试成绩,从而支持学校的招生工作。基于上述原因,教育培训部提倡在全国高中统一考试中采用20分制。
《2015年全国高中毕业考试组织条例草案》的另一个新内容是,教育培训部提出了以下高中毕业成绩计算方法:
毕业成绩=4门考试总成绩+总奖励分数(如有)/8+12年级平均成绩。毕业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计算。/
据VOV报道